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视听语言价值探析
2022-05-30肖润泽冯菊香
肖润泽 冯菊香
摘要: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聚焦脱贫攻坚战中的真实故事,讲述了我国精准扶贫,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成就。专题片以艺术优化故事与政策内容,基于此,文章尝试探究其视听语言价值,以期为我国重大题材争论型专题片的创作和传播提供借鉴。
关键词: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视听语言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2)18-00-03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原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了如《辉煌中国》《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大国外交》《法治中国》等优秀政论专题片,记录了近年来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领域的重大成就,对展现我国当下社会样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将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将政治意识形态、思想价值观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视听形式传播给观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传播学、记录美学等视域出发,以《摆脱贫困》政论专题片为研究对象,探究与分析该片形成的多重视听语言价值,以期在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下,推动纪录片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价值构建,促使专题片更加重视乡村传播等影像的制作与价值实现。
1 《摆脫贫困》纪录片概述
《摆脱贫困》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并播出的大型政论专题片,为庆祝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全面胜利而拍摄制成。全片共分为八集,分别是《庄严承诺》《精准施策》《使命在肩》《合力攻坚》《咬定青山》《家国情怀》《命运与共》《再启新程》。该片以政论和纪实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全面阐释了中国是如何取得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的。从2012年到2020年,历经八年的艰苦奋斗,让现行标准下的近一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八年时间,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足以见证我国带领全国人民脱贫攻坚,改变贫困人口整体状态的光辉历程。艰苦奋斗的八年时间承载着光荣与梦想,标示着成就与荣耀[1]。扶贫路上,任何一个贫困家庭都不能被落下,任何一个贫困群众都不能被丢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片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摆脱贫困,将庄严的承诺写在中国大地上,写在新时代奋斗的歌声中,写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里,离不开切实的行动。
2 《摆脱贫困》的视觉语言价值
2.1 宏观壮阔的航拍镜头
航拍由于具备独到的“上帝”视角,能够使观众获得全新的视觉体验。宏大的全景镜头富有象征意义,非常适合表达政论片中的宏大思想与价值取向,如在《摆脱贫困》中,就利用全景镜头体现了脱贫攻坚的宏大思想和全面小康的价值取向[2]。与此同时,作为视觉展示中宏观表达的一部分,在航拍镜头和远景景别的配合下,不仅能够展现贫困地区的真实样貌,还能给观众带来更深一层的意蕴。
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中,多次使用航拍镜头和远景景别组合拍摄贫困地区的样貌,一方面展现了贫困地区群众居住的环境,另一方面则是在向观众传达贫困地区的地理环境是其发展最大的障碍之一。例如,在第二集《精准施策》中,专题片首先通过航拍的方式,分别拍摄了浩浩荡荡的车队在山区行驶的画面和山区公路周围全是悬崖峭壁的景象。其次,航拍镜头后紧跟大量的远景画面:在车队行驶的过程中,公路两旁的山坡上不断有飞石坠落。此处航拍镜头和远景镜头的混合使用,一方面体现了贫困地区孩子求学之路的艰辛,另一方面反衬出壮观秀丽的山区环境严重阻碍了当地人民脱贫摘帽的进程[3]。对因地致贫的群众而言,易地搬迁是实现山区群众脱贫摘帽的重要途径之一。
2.2 不言而喻的对比镜头
制作者尝试以动画形式《摆脱贫困》开场,在这短短几十秒的开场动画中,观众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量的对比镜头,这也为全篇奠定了一种拍摄基调[4]。开场动画里,从农民与耕牛在田野辛勤劳作,到富含高科技的农业生产大棚;从贫困地区的学生们只能伏在矮板凳上刻苦学习,到现在孩子们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书声琅琅;从以往村民需要挂钩锁渡江,到如今一座又一座的大桥横跨贫困山区之间,打通了山区与外界的联系。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出现了三组对比镜头,这不仅能让观众对贫困有更加直观的认知,还能让观众感受到贫困群众脱贫后幸福生活的新样貌[5]。
2.3 意蕴深刻的镜头隐喻
在创作过程中,政论专题片会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政论专题片的创作通常以丰富的纪实影像作为影片结构主体,通过真实有力的画面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然而,这种缺失编排演绎、缺乏艺术美感的创作风格,是如今绝大多数政论专题系列片存在的短板[6]。《摆脱贫困》的摄像人员经过实地细致深入的考察,确保充分运用纪实影像,从而还原真实的扶贫一线的工作环境和扶贫干部开展工作时遇到的种种困难。同时,全片还包含了大量富有代指意蕴的镜头以及各类特写镜头,积淀了《摆脱贫困》作为政论专题片的人文关怀和艺术底蕴。例如,红日缓缓升起、翻滚的云海、人民大会堂前红旗飘扬、生长中的幼苗等具有很强的指代性和相关性的画面在全片当中反复出现。这些富含深意的象征性画面,不仅可以凸显政论专题片的艺术风格,还可以在不经意间给观众带来启迪。
第五集《咬定青山》在讲述凉山州悬崖村的村民脱贫摘帽的故事时,首先展现出悬崖村地理位置的险峻。紧接着,镜头中展现出悬崖村的村民们需要攀爬十三级藤梯,越过落差高达800米的悬崖才能到达村落的场景[7]。从影片中,观众可以清晰直观地感受到当地居民居住环境的恶劣、出行的不易,以及脱贫摘帽,奔向小康的困难。也正是这些画面,经由创作者的编排,很好地向观众传递出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只有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才可以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一核心主题。在本集中,凉山州阿布洛哈村作为全国唯一还未通路的建制村,在修建通村公路时遇到了许多困难。全长仅4千米的通村公路,因地理环境特殊,修路工程时常停滞不前,工程器械被掉落的山石砸毁的场景也多次在画面中出现。2019年11月,这条通村公路仍有最后1千米还未被修复。而这里似乎也是在暗示我国的脱贫攻坚战越是到了决胜时刻,就越会遇到“难啃的硬骨头”。
3 《摆脱贫困》中听觉语言的价值
3.1 揆情度理的旁白
解说词作为电视语言的一种,其好坏与纪录片能否获得成功存在极大的关联。传统纪录片解说词时常给人一种说教意味,而《摆脱贫困》的解说词高度贴近贫困地区群众的日常生活,在丰富了影片视觉表达效果的同时,给观众带来了一种强烈的代入感[8]。例如,在第三集《使命在肩》中,湖南省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在推动扶贫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村民们表现出种种担忧,纷纷拒绝接受扶贫干部的建议,使得当地的扶贫工作停滞不前。解说词在这里写道,“湘西的自然气候条件极为适宜猕猴桃生长,可当地群众却表示猕猴桃再好,位于山顶的十八洞也无地可种,谁也不愿意冒着险”,直截了当的解说风格,说出了村民的担忧,也道尽了村民面对恶劣地理环境时的无奈。就全片而言,《摆脱贫困》的解说风格多精短干练,在增强代入感的同时还能引发观众思考:贫困群众的担忧与无奈正是扶贫干部开展工作的重要推动力和严厉鞭策。
除此之外,解说词也是画面的延伸,恰当的解说词能够很好地整合不同画面的表现意义,同时又能增添画面的思想内涵[9]。例如,第四集《合力攻坚》中主要展现了如今我国已经迈进高铁时代,而在西南的贫困山区却保留了81对行驶速度缓慢、站站停靠的绿皮火车。作为交通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些绿皮火车经过改造,只保留了较少的座椅,其余的则被拆除以增加乘客的活动面积,方便贫困群众能够在火车上完成农产品交易。解说词在这里写道:“铁路延伸向远方,这抹绿色悠悠穿行于山水之间,将党和政府的温情传递给深山的百姓,也载着沿线乡亲们的渴望,驶向期待中的下一个站点。”这一辆辆低速行驶的绿皮火车既是我国脱贫工作中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实行不同扶贫政策的工作方法的一次优秀展示,也是我国为实现共同富裕,在脱贫攻坚战中“一个都不能少”所作出的重要承诺。
3.2 乡音浓厚的对白
在许多场合,声音无论在时间的再现上,还是在空间的表现上,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有时它甚至可以完成画面难以胜任的任务。在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中,除了解说词以外,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之间的对白也是推动剧情发展、传播核心价值取向的又一重要元素。在片中,对白多以同期声的形式呈现,且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群众发声和干部献言。
不同于以往的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中并没有为了贴合观众而将方言转译成普通话录制,而是原封不动地保留了方言素材,以平民化的视角将脱贫故事铺展开来[10]。群众只有通过自己熟悉的语言,才能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同时,方言素材的运用也增强了本片的真实性。例如,在第一集《庄严承诺》中,陕北梁家河村村支书在回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时候,便用陕北方言说道:“你看(习近平)给我们挖了知青井,建立铁業社、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所以我们梁家河村民都相信他,他说干什么我们就跟上干什么,准没错。”浓厚的乡音满怀感激之情,贫困群众朴实、真诚的形象油然而生。
3.3 婉转悠扬的音乐节奏
一部优秀的纪录片离不开音乐的配合,音乐可以含蓄委婉地表达出画面无法直接传达的情感态度。在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当中,音乐多以画外音的形式显现,在激起观众情感、渲染气氛、奠定主题风格、声画组接,表现时代感和地方特色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1]。例如,第一集《庄严承诺》中首次展现了世界的贫困形势,整体画面亮度偏低,色彩偏暗,营造了一种严肃荒凉的气氛。同时,运用了低沉缓慢的交响乐作为本片段的背景音乐,而沉郁顿挫的旋律更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从而烘托出当前世界贫困形势的严峻。紧接着,在介绍我国对世界脱贫脱困事业的贡献时,背景音乐由原先的压抑、低沉瞬间激昂了起来,画面也从原先的昏暗、黯然无色变得鲜亮多彩。这是在向观众传达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取得了多项实质性的胜利,尽管当前的形势严峻,但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也必须取得胜利。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群众为脱贫攻坚事业付出的努力是我国实现共同富裕、全民脱贫的重要基础。本片中,民族音乐在表现鲜明的地方特色的同时,还体现出我国脱贫攻坚的全民族性。例如,湘西土家族激昂高亢的民歌、贵州山区彝族人民嘹亮的山歌、蒙古草原上悠扬的马头琴声……本片在展现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记录少数民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时,独特的民族音乐具有鲜明的辨识度。这不仅增强了本片的观赏性,还体现了我国少数民族群体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检验了我国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战略定位。
4 结语
新时期,新环境,政论专题片如何结合党和国家的重要思想、方针政策,如何结合媒介传播理念、构建艺术审美,并将此转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乐于接受的价值内容实现更加广泛的传播,是当前媒体工作者面对的重大难题。《摆脱贫困》真实生动地讲述了中国脱贫攻坚故事,弘扬了脱贫攻坚精神,为我国今后工作乃至全球减贫扶贫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智慧和经验,具有重要的传播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伟哲,刘永宁.脱贫攻坚专题片《摆脱贫困》的多重价值探析[J].新闻潮,2021(11):46-49.
[2] 傅君君.《摆脱贫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观的价值彰显[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1):52-53.
[3] 孔孟剑.发展传播视域下的民族共同体建构:以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为例[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22,31(1):7-13.
[4] 孟昭章.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的突破与创新[J].视听,2022(9):70-72.
[5] 冯菊香,刘俊怡.抖音短视频中农村青年女性媒介形象建构[J].新媒体研究,2021,7(6):81-84.
[6] 霍煜芝.涉农电视剧中农村形象建构及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意义:以《山海情》为例[J].艺术科技,2021,34(17):110-112.
[7] 徐彦青.动因与应对:新媒体语境下的群体焦虑[J].艺术科技,2021,34(15):29-30,52.
[8] 王志鹏,胡玮.网络文学到影视文学的跨媒介传播:以《陈情令》为例[J].东南传播,2021(9):43-46.
[9] 周瑞锋.脱贫题材纪录片的创新路径探究:以《摆脱贫困》为例[J].视听,2021(11):116-117.
[10] 顾陶淘.乡村振兴语境下社交媒体为农民群体赋能的路径探究[J].东南传播,2021(8):120-122.
[11] 张步中,刘博闻.政论片创新的中国路径:以央视十九大系列献礼政论片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12):106-109.
作者简介:肖润泽(2001—),男,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纪录片传播。
冯菊香(1972—),女,安徽全椒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乡村传播、新媒体传播。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现代传播体系构建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5BXW051;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后疫情时代乡村传播的现实困境与模式重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1ZDXW01;江苏省南京林业大学2021年度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政论性纪录片的特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1029808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