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铝箔做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2022-05-30向刚
向刚
摘要: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是初中化学实验的难点,前期准备较复杂,实验效果不明显,一线教师对该实验弃做的比例非常高。巧用生活材料铝箔,可以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操作更加简单,利于该实验的开展,也更利于初中化学教学。
关键词:木炭;氧化铜:铝箔
文章编号:1008-0546( 2022 )09x-0096-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 .issn.1008-0546.2022.09x.026
一、问题的提出
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要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实现突破。[1]确定实验产物的两个现象,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特别明显,而有红色物质生成,则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了让生成红色物质的现象明显,教材对该实验的条件要求是十分苛刻和消耗时间的:(1)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2)要充分碾细和混合均匀,(3)酒精灯加网罩,最好使用酒精喷灯,(4)加热混合物几分钟,实际时间一般都超过了5分钟,(5)冷却后再把粉末倒在纸上观察。[2]在这样的条件下,不说实验条件能否达到,光是准备就需要较长时间,很多初中化学老师往往直接放弃做该实验,改为讲实验或者播放有关视频。为改变这一现状,不少老师从反应物比例、反应的温度和反应物来源三个方面进行了改进,取得了一定的实验效果,但离老师们的心理预期还有不少距离。[3-7]从实验操作简单化和实验时间有效性的角度,该实验仍然有改进的余地。
二、巧用铝箔做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1.实验仪器及药品
木炭粉(活性炭粉)、氧化銅、酒精灯、小烧杯(100 mL)、坩埚钳、镊子、药匙、火柴、铝箔、电子天平等。
2.实验原理
铝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热性,用铝箔将反应物包裹起来,对反应物进行直接加热,而不用考虑加热玻璃仪器的热量损失问题,反应放热使铝箔熔化,可以判断反应进行是否完全。
3.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图1。
4.实验步骤及现象
(1)将超市买回的加厚型铝箔,裁为约8x8 cm的小正方形备用。
(2)将碳粉和氧化铜粉末按照1:13的质量比在小烧杯中混合(不用充分研磨,不用烘干)。
(3)用天平称取约0.5 g混合药品(或半药匙药品),放在铝箔上,按包抄手的方式收口,无药品部分的铝箔完全紧贴在一起。
(4)用烧杯准备约80 mL水,备用。点燃酒精灯,用坩埚钳夹持铝箔加热。加热约20 s后,药品部位明显红热。等药品部位完全红热后2s,立刻将铝箔包插入冷水中。在烧杯中直接观察,用镊子打开铝箔包可以看到有很多红色物质。
5.实验结论
烧杯中看到红色固体,在初中阶段,根据刚学习不久的质量守恒定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快速判断出该反应中有铜生成。
6.该实验的几点讨论
(1)取用混合药品的质量
实验中炭粉和氧化铜粉末按照1:13的质量比混合,在不同实验环境条件下,根据药品的干燥程度,炭粉和氧化铜的比例应可1:15-1: 10间调整。该实验混合物的用量为0.5 g,笔者在实验时,0.3 g-1.0 g都有明显的现象。因为反应放热,药品取用越多,易导致药品部位的铝箔熔化,使混合物形成高温小球,烧坏桌面造成安全事故。
(2)用活性炭粉代替木炭粉
在实验中,用活性炭粉代替木炭粉,因为活性炭粉更细,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实验效果更好。
三、实验创新点
(1)实验准备简单。在实验时,药品不需要烘干,不需要反复研磨到很细,药品混合,可在烧杯中进行。
(2)实验仪器和操作都更加简单。该实验,只需要用铝箔包裹住混合药品,并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加热即可。
(3)实验现象明显,便于观察。注意控制好铝箔包的入水时间,使得到的产物全是红色物质。可以和教材实验一起来验证碳还原氧化铜反应的产物。
(4)实验耗时短。整个实验不到1分钟,和教材实验相比较,大大节约了时间,增强了课堂实验的有效性。
(5)该实验使用的是生活中的铝箔,材料易寻易得,同时加强了学生对化学与生活联系的认识。
(6)该改进实验还可以证明碳还原氧化铜是放热反应。
参考文献
[1]吴海建,李俊主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6(2019.6重印).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蔡贞,陈莉,演示实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研究与改进[J].化学教与学,2021(03):84-87.
[4]叶兰,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改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07):49.
[5] 刘车,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分析与改进[J].化学教与学,2020(05):96-97.
[6]马郦珏,丁伟.巧用滤纸创新实验[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1):58-60.
[7]吴著章,也谈用长柄V型管做碳还原氧化铜实验[J].化学教与学,2017(1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