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作业 减负增效

2022-05-30蒋月红

新课程·上旬 2022年18期
关键词:增效双减作业

蒋月红

摘 要:从写作背景、理论依据、作业设计三方面来论述“双减”政策背景下语文学科如何优化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关键词:“双减”;作业;增效

一、写作背景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得布置超过国家课标难度的作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要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

一石激起千重浪,一系列“双减”政策的颁布,在学校、家长和学生中引起极大反响。如何让“双减”政策落地,真正减轻学生的过重负担?本文从语文学科的角度谈一谈如何改革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做到减负增效。

二、理论依据

(一)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

202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进行重新界定。2019年开始,全国中小学生都要使用国家统一编撰的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总理念的语文教科书。而作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巩固的作业也要秉承这一理念。

核心素养目标,不仅仅是指向课内知识,更多的是面对生活、综合性的、指向于人的全面发展的领域。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知识积累、学习方法、态度和习惯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如语文能力不是看会不会解题,而是关注能否应对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知识积累,不只是机械地抄写、记忆,更多的是考虑能否灵活运用;人文素养不是会回答题目中的“中心思想”,而是要具备做人的基本品质和态度;态度和习惯体现在能否在后续的学习甚至一生成长中延续。

(二)以学情分析为出发点

语文学科素养是布置作业的指导思想,那么学生的实际情况则是作业布置要充分考虑的变量。首先,要了解群体学生对作业整体难度的感受,教师依据相关情况对作业内容与要求进行调整。其次,在每个单元练习后进行班级学生的学情分析,学生掌握得不够好但又是课标要求必须掌握的内容,作为作业的重点。最后,根据成绩对学生个体进行学情分析,分析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学习内容上存在的困难,在作业设计时有的放矢,让作业更有针对性、时效性。

三、“双减”政策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一)作业设计的几点原则

1.尊重学生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态度、自我约束力都不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关于作业量的问题,很难找到适合每个学生的作业量,可能同样是一个小时的作业,对于自我约束力强、喜爱学习的学生来说合适,而对于一个贪玩、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来说就多了。美国的库伯曾经建议作业设计量的原则为每个年级的年级数的十倍,即四年级学生每天做作業的时间以四十分钟为宜,比我国规定的作业时长还要短二十分钟。所以我们要考虑作业分层的问题,让学生可以在几个作业层级之间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这样分层布置作业解决了日常教学中所说的“吃不饱”“吃不了”的两头难问题。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2.把握课程、教学与作业的关系

我们为什么要布置作业?作业与课程、教学是什么关系?如何科学把握?以往我们认为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为了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学生是否感兴趣、负担重不重似乎不在考虑范围。而新课程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构建对世界的认识,体验构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因此布置作业的目的是运用课堂上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在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中重新构建、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因此作业的内容、完成途径、呈现方式更加丰富多元。作业的功能不再是评价。

3.体现自主和归属感

科尔诺的研究表明,作业必须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更加乐意去完成一些能够表达自己观点的任务和作业,或者去解决一些他们认为很重要的问题。学生不愿意做作业的主要原因就是感受不到作业对自己的重要性。另外,布置作业从始至终都是教师在扮演主角,学生一直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性和归属感,很容易造成兴趣缺失,从而应付老师,作业的效果就大打

折扣。

让学生具有归属感的高质量的作业如何设计?瓦特洛特在2007年提出具有归属感的作业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允许选择;(2)给学生提供展示他们如何个性化完成任务的机会;(3)允许学生形成创造性的成果或者创造性的呈现。如让学生用本周学习的15个词语写一个故事,或者写一篇报道来展示自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或让学生自己撰写一份药品的说明书,使之能够指导其他人如何使用等。这样的作业兼顾了选择、个性、创造的元素,学生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主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作业的时间

“双减”政策要求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按照语、数、英三科都布置作业的情况计算,平均到语文学科完成书面作业的时间要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这有限的时间可以说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考虑教材的知识,又要兼顾语文素养的提升;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夯实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与关键能力,又要关注阅读积累、拓展实践等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三)设计作业的难度

从学生个体来讲,作业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但作业的难度因人而异,很难适合所有学生。因此就要考虑分层布置作业,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做简单的。此外,我们在日常教学和设计作业过程中也要不断观察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问题,并作为后续作业设计、评价的依据,这也有助于教师随时调整作业难度。

(四)设计作业的形式

基于以上对作业设计的分析,我尝试设计了以下几种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培养学科素养的、体现学生自主能力的作业形式。

1.重视书写背诵,夯实基础

不管如何减负,我们语文学科依然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瞄准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与关键能力设计作业,改变以往机械抄写的做法。比如,很多语文教师会布置抄写、背诵类的作业,以往只是简单要求学生抄写几遍。学生做这类作业的时候,往往是以简单的重复劳动为主。如果我们改变一下机械的抄写、背诵作业,设计有一定思维含量的作业,让学生真正进行理解性记忆,就能提高做作业的自主性和成就感。

例如,学完一个单元后的作业可以这样布置:

显然,同样是抄写、背诵类作业,这样设计却巧妙地让学生描易写错的字,把不同结构的字进行归类,既抄写了生字,又掌握了字的结构特点。这样不仅会让学生自己辨别比较不同的字,增加了思维含量,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形成各种字词的理解性记忆。从作业时间来看,同样的作业内容,这种思维含量的提升,没有增加作业时间,要求更加丰富,作业更加有效,写的过程更加有趣味。事实上,这种作业设计也是引导学生学会记忆字词的一种方法,本质上还是一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形式上可以采用“A+B或C”式的作业设计。将A作为基础类作业,必做,B作为综合类作业,C作为拓展、实践性作业,B、C二选一。学生从三类作业中自己组合,选择“A+B”或“A+C”。既进行了基础训练,又进行了语文拓展活动,同时又关注了学生本身,尊重了他们的选择。

2.阅读与写作作业

(1)仿写作业。小学阶段从低年级练习写话,三年级开始练习写段、篇,借助范文仿写是一条捷径,学生比较擅长模仿,就像书法中的临摹一样,可以让学生模仿各种写作方法和语言,既降低了写的难度,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的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仿写从短小精悍、难度适中的段落开始。如教学《走月亮》,课后布置了小练笔仿写的作业: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说说“我”的所见所想。你还记得月下的某个情景吗?仿照着写一写。学生要体会“我”和阿妈在月光下的村道上“走月亮”所看到的美丽景象,由这些景象引起的“我”的所思所想。打通课内和课外、书本和生活。

(2)续写作业。有些课文给学生留有想象空间,可以让学生根据原文合理推敲故事的发展。这样展开想象的练笔,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的想象引向纵深。如《滥竽充数》结尾写南郭先生只好偷偷地逃走,像这种滥竽充数的人逃跑后又会怎样呢?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学生可以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续写。只要想象符合逻辑能自圆其说即可。

3.课外阅读作业

新课标强调:培养小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立足课内,拓展性布置课外阅读作业,开阔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探究性的阅读。这样既可以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课文内容,又在阅读、加工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参与了阅读实践。与课文内容结合开展课外阅读,这种阅读是在学生学完课文后延伸性地阅读有关资料。如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以让学生查找周恩来的资料或者周恩来的书籍进行阅读。学习了神话单元,可以找来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进行阅读。还可以把中西神话故事进行对比阅读,发现异同点,渗透人类起源的知识,发现中外先民的共同特征,体会出不同的民族性格和价值取向。

4.体验探究型作业

新大纲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可以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类型的作业,我们看重的并不仅仅是结果,更看重的是体验、探究的过程。如为课文画插图,一般会选择课文内容丰富的、带有诗情画意的诗、写景状物的记叙文。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一幅或几幅画。《凉州词》这一课可以根据诗意通过画面把戍边将士视死如归的心态表达出来,画完后进行交流展示。

新课标倡导全学科育人,而语文是基础学科,与其他各科联系密切。因此,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可以与其他学科整合,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学完观察单元后,可以布置观察作业,对事物进行连续的观察。可以常规地写觀察日记;可以与科学学科融合,设计观察记录表格;可以与美术学科融合,用图画表现事物的变化。学生兴趣盎然,写作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再如,在教学古诗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印象,更能理解古诗的精髓,可以把古诗配上音乐,用唱的形式表现出来,或是给古诗配上图画,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5.合作交流型作业,学习表达

传统的作业大多是学生独立完成,或者是在家长的辅助下完成。为了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可以通过小组学习汇报的形式完成作业,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流和表达。例如,在教学《西门豹治邺》等故事性较强的文章后,可以布置课文剧排演的作业,学生自由组合,撰写策划书,准备服装道具,安排角色分工,自制海报。这样的作业让学生既锻炼了表达能力,又懂得了合作交流。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同时,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自布作业,让学生主动参与

平时的作业一般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为了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在作业上张扬个性,我们不妨让学生自己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互相布置作业,也可以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然后开展互评。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竞争意识,又促进了个性特长的发展。如学完了两个单元,进行单元复习的时候,我让学生设计一份单元练习卷,学生积极性很高,钻研课本,相互讨论,主体性得到有效激发,最后把“优秀练习卷”贴在板报上。出卷的过程成了学生复习巩固知识的过程。

语文教学只有超越课本、超越课堂,引导学生走向现实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能力的提高。通过语文作业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展现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能力素养在完成每天的作业中得到提高。语文作业设计的方法还有很多,在“双减”政策落地的当下,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语文教师要敢于创新、博采众长,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以更好地减负增效,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王月芬.重构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06:84-174.

猜你喜欢

增效双减作业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快来写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仿生耦合风机叶片模型降噪与增效分析
实施棉田测土配方施肥 促进棉花节本增效
作业
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研究
为英语作业增添快乐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