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和加勒比国家开启合作50年

2022-05-30步少华

世界知识 2022年18期
关键词:加勒比中加

步少华

2022年7月6日,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揭牌仪式暨中国—加勒比发展交流会在山东济南举行。

1972年6月,中国和圭亚那合作共和国建交,正式拉开了中国同加勒比国家友好交往的大幕。50年来,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简称“特多”)、苏里南、巴巴多斯、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简称“安巴”)、多米尼克、格林纳达等八个加勒比国家又先后同中国建交。经过50年的发展,中国和加勒比国家的合作之路越走越宽,中加合作已经成为中拉合作乃至中国整体外交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当前双方合作仍存在区域合作机制稍显滞后、经贸合作仍待深化等问题,但在中国和加勒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双方关系一定能行稳致远,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合作成果丰硕

政治互信历久弥坚。中国和加勒比国家建交以来,双方高层交往频密。特别是习近平主席2013年历史性访问加勒比地区以来,中加合作水平大幅提升,伙伴关系网络不断扩容。其中,苏里南、牙买加、特多作为“佼佼者”,已分别同中国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战略伙伴关系和全面合作伙伴关系。50年来,中加始终尊重照顾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加方不仅坚定奉行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更是几乎全员(除巴哈马)加入“一带一路”倡议,踊跃参加中国主办的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中方则始终高度重视帮助加方防灾减灾等加方的重大关切,总是在第一时间伸出援手。近年来,双方整体合作水平显著提高,中加建交国外长会、中加反腐败执法合作会议等机制已较为完备。

务实合作硕果累累。在贸易上,与自有数据统计以来的贸易量相比,当前中加建交国间货物贸易总量已暴涨近500倍,2021年突破38亿美元。在金融投资上,截至2020年末,中国在该地区投资存量达到约24.13亿美元;中国作为正式成员加入加勒比开发银行;苏里南两次同中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在发展合作上,中国在加勒比各国援建了一系列标志性基础设施项目,如圭亚那国际会议中心、特多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多米尼克国家板球场等。此外,中国与格林纳达、多米尼克等国在“小而美”的农业合作上也搞得有声有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加双方的发展理念交流大幅深化,中方受邀帮助格林纳达规划了国家战略,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也于近期成立。在气候变化上,中方近期决定设立中国—加勒比防灾减灾资金,助力加方提升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民意基础更加牢固。一是中加双方始终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上世纪90年代,中国派出首批援助圭亚那医疗队。这也是中国政府向西半球派出的第一支医疗队。30年间,中国除向圭亚那、苏里南、特多、巴巴多斯、多米尼克等国派出数十批次医疗队外,还多次向本地区派遣短期的眼科专家组、医疗船,给当地人民送去急需的医疗资源,受到热烈欢迎。在此次新冠疫情中,双方更是在第一时间互施援手。早在2020年2月疫情刚刚在中国暴发之际,苏里南、特多即向中国捐赠抗疫物资。而中方则在加勒比地区出现疫情后毫无保留地向其分享了抗疫经验,提供多批次疫苗和防疫物资,实现了对地区建交国的“全覆盖”。

二是人文交流持续深化。在人员交流上,50年来,已有成千上万名加勒比留学生和政府官员来华学习培训,成为中加友好的使者。加方运动员积极参与中国主办的奥运会、冬奥会等大型国际赛事。目前,中国已与巴巴多斯、巴哈马等多国达成全面互免签证协议。在文化互鉴上,中国春节在苏里南等国成为法定假日;加勒比地区已建成七所孔子学院和三所孔子课堂,汉语教学在加勒比全面铺开;加勒比最高学府西印度大学与中国部分高校等建立起机制性联系。

问题挑戰仍存

随着中加各领域合作逐步深化,一系列内外挑战也随之浮出水面。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更是为双方合作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区域合作机制仍待强化。2005年,在中国政府倡议下,中国—加勒比经贸论坛成立。该论坛是近年来中加间级别最高的区域层面合作机制,然而,论坛却在2011年召开第三届会议后停开至今。部分加勒比国家的官员学者甚至对该机制闻所未闻。近年来,中方虽已在苏里南领导人访华、中拉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以及中加建交国外长会等多个场合提及将适时重启第四届中加经贸论坛,但至今仍未提上日程。在论坛中断11年后,中国—加勒比经贸合作——这一中国“次区域整体合作”的“先行者”,已明显落后于中国和其他一些地区的合作机制。

经贸合作韧性仍待提升。在货物贸易领域,加勒比国家对华贸易长期存在逆差。据笔者统计,2012~2021年这十年间,中国出口在中加贸易总值中的占比始终高于70%。如果从具体商品分类来看,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在年度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0%以上,个别年份甚至高达到约90%。相比之下,加方对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贸易额则呈连年下降趋势。这暴露出加勒比国家经济体系“去工业化”的问题依旧严峻。在投融资领域,加勒比日渐高企的债务水平成为中国的银行在当地开展业务的障碍。据统计,目前加勒比国家的平均公共债务水平已高达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90.1%,远高于发展中国家77%的平均水平。其中,苏里南于2020年宣告违约,巴巴多斯、巴哈马、多米尼克、安巴、牙买加的债务水平都超过或是非常接近GDP 的100%。加勒比国家高企的债务水平对长期以来以优惠贷款为主要融资形式的中加发展合作构成冲击。此外,疫情背景下的全球供应链紧张对该地区中国企业的运营也造成一定冲击。今年1月,承建特多西班牙港总医院的上海建工集团即要求特多政府提高项目支付金额,以弥补供应链危机导致的项目成本上升。

域外干扰因素始终存在。近年来,美国对中加合作的污蔑、打压从未止歇。美国部分鹰派人物认为,相对于拉美其他地区而言,中国对加勒比有着“特殊关注”。受其影响,美政府不断将正常的中加合作“泛安全化”,持续加大遏华力度。在台湾问题上,美国通过召回驻多米尼加等与中国新建交国的拉美国家大使,以及制定“2019年台北法案”等方式维护台湾在该地区的所谓“邦交关系”。在经贸领域,美国重点阻挠中加的5G合作。比如,美驻牙买加大使曾发出“从中国获取5G技术将严重打击牙金融业”等奇谈怪论,美还就中国在巴哈马、牙买加、圭亚那等国承建港口项目指手画脚。在人文交流领域,美国指责该地区成立的孔子学院(课堂)数量超出加勒比人口和规模所需。美国为了破坏中加合作,可谓无所不用其极。

中国援建的圭亚那国际会议中心。

进一步深化中加关系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加关系也进入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双方应牢牢把握历史机遇,进一步释放合作潜力,助力中加友谊航船再度扬帆起航。

密切政策沟通。中加双方应加强高层交往和双方代表与领导人在多边场合的会晤及其他形式的交流,扩大各层级交往。当前,拉美地区政治生态正在发生变化,地区一体化合作再趋活跃。中方应在用好用足同加勒比建交国已有的双边合作机制的基础上,着力强化中加区域层面的合作机制建设,为中加合作再加一把劲,夯实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建设。

深化互利合作。双方应携手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将发展置于中加合作宏观政策框架的突出位置,加强双方发展战略对接,汇聚发展合力,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中加发展伙伴关系。中方应在继续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着力解决加方在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数字经济、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等领域的发展诉求,更好发挥中国—加勒比发展中心、中国—加勒比防灾减灾资金等新机制的作用,继续加强对地区国家和加勒比共同体的抗疫物资援助力度,积极拓展双方在“蓝色经济”、数字货币等领域合作的新业态,更好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大力推广菌草种植等“小而美”的民生项目,强化职业教育等能力建设合作,共促加勒比地区疫后经济复苏。

妥善处理域外干扰。中方应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中加互利共赢伙伴关系建设,以实实在在的合作消解美国的“零和”偏见。中方可尝试创新方式,探索与联合国组织、欧盟国家甚至是美国在该地区开展第三方国家合作的可能性,强化中加合作开放性,巩固多赢局面。但同时,中方对美国的无端指责和构陷行径应予坚决回击,正本清源,粉碎美国在加勒比地区散布错误叙事的邪恶企图。

猜你喜欢

加勒比中加
加勒比国家强烈呼吁美国遏制枪支外溢
皇家加勒比“海洋奇迹号”正式交付,刷新世界最大豪华游轮纪录
中加交流民间使者——吴融芳
加勒比松3个变种种源试验初报
以虚喻实 似幻还真
中加专利审查高速路(PPH)试点再延长三年
从北京故宫到渥太华历史博物馆:中加关系“快速升温”
3月26日我们在长沙中加学校等你
“门”中填字
加勒比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