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新疆建设成为世界绿色能源“海湾地区”

2022-05-30王俊峰

经济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海湾地区排放量能源

王俊峰

新疆自治区的绿色能源发展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地区性问题,而且是一个国家战略性问题,更是一个影响未来世界能源经济地缘战略格局的大问题。

实现“双碳”目标我国面临的内外压力

工业化越早的国家,温室气体累积的时间越长,历史负债就越重。但欧美先进国家多已完成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入后工业社会。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它们把大规模的高耗能、高污染、高碳排放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进程中也进入工业化进程。

相对来说,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比重越高,单位GDP碳排放的数值相对越大。各国所处工业化阶段不同,产业结构各异,单位GDP碳排放值也存在差距。在解决事关人类生存命运的减排问题时,发达国家的态度一方面是尽量推卸责任包括历史责任;另一方面又要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要他们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因此,碳减排问题的背后,不仅隐藏着历史上人均碳排放的人权问题,也隐藏着国家和地区未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问题;也就是从生态环境问题演变为国际责任承担的问题。随着20多年来联合国气候大会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重视,各项共识和国际性协定逐渐达成,许多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等一系列碳排放規划逐步落地。

21世纪以来,全球碳排放量增长迅速,2000-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40%。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第70版)》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全球碳排放量保持持续增长,至2019年已达343.6亿吨,创历史新高。2020年,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各地区碳排放量普遍减少,全球碳排放量下降至322.8亿吨,同比下降6.3%。

从世界主要国家碳达峰情况看我国外部压力

目前,在全球233个国家和地区中,有54个国家已经实现了碳达峰,其排放总规模占全球排放总量的40%。这些国家大部分是发达国家。2020年排名前15位的碳排放国家中,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亚、德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和法国已经实现碳排放达峰。中国、马绍尔群岛、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承诺在2030年以前实现达峰。届时全球将有58个国家实现碳排放达峰,占全球碳排放量的60%。

对中国最具参考意义的碳达峰经济体是美国和欧盟。

(1)美国。1949年-2007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稳步增长,2007年是其碳达峰年,2007年之后碳排放量逐步下降。美国GDP增速与温室气体排放在一定程度上已脱钩,经济驱动力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是其单位GDP排放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2)欧盟。在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方面,欧盟是国际上的有力倡导者。欧盟的27个成员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碳达峰,这得益于气候政策严规和地区经济发展成熟。

从各地区排放情况来看,目前亚太地区碳排放量在全球占比较大。据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第70版)》数据,2020年,亚太地区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52%,其中中国占比30.7%,远超其他地区;北美地区碳排放量占比为16.6%;欧洲地区碳排放量占比为11.1%。近十年中国碳排放持续增长,美国2020年大幅下降。

具体到各个国家碳排放量,中国和美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家,排放量远超其他国家,但两国碳排放走势有所不同。

目前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仍需要大量的煤炭化石能源,碳排放量仍在增长;而美国逐渐调整能源结构,2007年便实现碳达峰,碳排放量已进入下降通道。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世界各国经济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打击,高碳工业发展或长或短有所停滞。我国由于疫情防控得当,经济复苏较快,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为112.9亿吨,同比增长0.6%,再创历史新高,占全球碳排放量的比重也提升至30.7%。在此期间,全球主要国家与地区中,除了中国,所有国家地区均出现下滑,只有中国的碳排放量在持续增加。

美国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二大国,碳排放量在最近几年呈整体显著下降趋势。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碳排放量大幅降至44.57亿吨,同比下降 11.6%,碳排放占全球比重也由2013年的15.9%下降至2020年的13.8%。

可见,我国面临全球碳减排的巨大国际压力。

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看我国碳减排内部压力

从近年结构数据看,我国煤炭消费占全部能源消费之比呈下降趋势,2018年已降至60%以下;清洁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从2011年的13%上升到2020年的24.3%,几近翻番。总体看,我国能源构成中,煤炭处于主体性地位,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在持续提升。

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同时,实现双碳目标,我国将长期面临能源消费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巨大内部压力。

实现“双碳”目标的整体布局与关键突破口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统筹谋划,配套改革,久久为功

第一,要有全国“一盘棋”的整体思维。各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各不相同,能源消费结构都要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碳减排任务指标分解要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碳减排不能搞运动,一哄而上。

第二,能源市场化改革要与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结合推进。在传统电力体制下,中国的电力发展规划多以“计划”方式实现,从电源到电量再到电价,均受政府的管制,以保障市场供需平衡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计划内发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国家规定以上网电价购买,超计划的发电部分,电网企业则可能采取降价收购。由于价格受到严格管控,各发电机组的收益具有明确的预期,然而市场机制的缺乏制约了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限制了高效机组发电空间,也无法实现优胜劣汰,不利于节能减排;同时,当前的计划体制导致了供给与需求不协调、清洁能源消纳受限、发电设备成本回收困难等问题;此外,电力规划的无序还体现在未能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环保要求和改革政策,部门间缺乏协同、行业间无法统一。中国电力市场建设已步入深水区,全面深化电力市场改革,将以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为抓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破解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建设目标是:(1)推进资源优化配置。中国能源资源具有种类多样但分布不均、电源与需求逆向分布的特点,如东北、西北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弃风弃光,而东南沿海地区在负荷高峰时又拉闸限电。应通过顶层设计形成统一市场规划和科学布局,破除省间壁垒,解决能源消纳问题,优化资源配置范围。(2)通过构建统一的市场模式和规范管理方式,实现省间与省内市场的交互、中长期和现货的协同、系统运行与市场交易的融合,进而支撑中国电力市场有序运作。(3)在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市场体系建设。统一市场的建设要兼容系统运行的传统方式并响应市场化需求,向包含分布式电源、储能、电动汽车等各类新型市场主体的能源互联网转型,推动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促进多方协调运作,确保电力市场平稳运行。

第三,要把碳配额交易市场、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碳汇交易市场和绿证交易市场都建立起来,完全打通。我国已经确立了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双碳目标的总体方略,市场化手段需要尽快建立。2021年7月,碳交易期货市场已经开通,但仅仅开通了火电领域,尚待全面铺开。碳汇补偿机制与确权交易市场要尽快建设。绿证市场要重新规范,尽快开市。后两个市场需要尽快对接打通欧盟市场和国际大市场,争取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补偿。

第四,把双碳目标的实现与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布局重心调整结合起来。大力发展能源绿色低碳技术,通过科技创新和绿色低碳产业转型升级,重塑我国能源经济和产业经济;把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能源技术作为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

把新疆建设成世界绿色能源“海湾地区”,作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一大突破口

第一,新疆的自然禀赋具备大规模发展绿色能源的条件。新疆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6,大面积的闲置土地多为石漠化荒废的平地,具有世界级的日照强度与时间,风能资源充裕,具备超低成本建设规模化光伏发电厂的天然条件。

第二,新疆处于欧亚大陆桥的偏中心位置,位于世界两大电力市场——东亚经济带和欧洲经济带的中间。

第三,我国具备成熟超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和光伏发电材料的产能与低成本光伏发电站建设能力等优势。

第四,新疆有能力发展成为我国西北绿色能源基地内输外送的领头羊。

第五,新疆地区光伏发电对欧洲光伏发电具备时差优势。

綠色能源外部(欧洲)需求分析

(1)欧洲已经形成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大格局。欧洲跨国电力市场已实现了从多个国家/区域市场到统一运行的发展历程。其市场融合自1996年开始,先后发布了3次电力改革法案,并提出了容量分配法规(capacity allocation and congestion management,CACM),确定了市场改革的路径和办法。欧洲每两年制定一次电网10年发展规划(TYNDP),该规划包含了对发电充裕性的评估,并确定了未来5-15年的输电网络项目。输电项目若想取得欧洲基础设施基金“连通欧洲设施”(CEF)的支持,就必须包含在10年发展规划中。

(2)欧洲能源绿色电力市场空间巨大。欧盟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计划每年新增44GW光伏发电能力,到2050年,光电将占欧洲总供电量的60%。

(3)欧盟绿色能源投资资金充裕,投资积极性高。2019年,欧盟发布《欧洲绿色协议》,提出三大重要愿景:一是尽快拟定发布《欧洲气候法》,将欧盟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正式载入欧盟法律。二是拟定《欧洲气候公约》,旨在吸引公民和社会各界关注并参与气候行动。三是更新《2030年气候目标规划》,将此前203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0%的目标提升至55%。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盟预计未来每年需增加2600亿欧元的投资。

(4)未来中东欧电力需求增长强劲。预计2030年该地区能源需求总量接近3.5亿吨标油,电力需求总量超过6500亿千瓦时;届时能源消费结构中非化石能源消费将达到30%。预计该地区2020-2030年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超过6000万千瓦。

(5)欧盟碳交易系统鼓励国际合作。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European Union Emissions Trade System,下文简称欧盟ETS)主要交易能源、工业和航空行业产生的碳排放,这类气体主要通过交易实现其减排目标。欧盟ETS在交易过程中可与国际接轨,这一机制主要与《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挂钩。一方面是清洁发展机制,如果加入协定的工业化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节能减排项目,就可以在本国获得额外的碳排放配额,另一方面是联合实施机制,如果工业化国家为其他工业化国家的节能减排项目支付运营费用,也可以在本国获得额外的排放配额。

(6)中国和欧盟能源的合作意向。2019年4月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在布鲁塞尔举行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双方签署了《关于落实中欧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批准启动实施新成立的中欧能源合作平台项目。中欧能源合作平台(ECECP)旨在加强中欧在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开创能源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为清洁能源转型做出贡献。

绿色能源的内部需求分析

(1)新能源建设是今后我国电力发展的主要选择。《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0》聚焦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力图从电力需求、电源发展、电网建设、电力体制机制等方面,回答新型电力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十四五”时期,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箭在弦上。

(2)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促使各省能源消费进行绿色低碳转型,为新能源绿色电力提供了庞大的消纳空间。

(3)过去10年,我国西电东输的电力大通道建设,初步奠定了新疆在全国的能源基地地位。2010-202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年发电量从679亿千瓦时上升至4032亿千瓦时,增长至5.94倍,年均发电增长率达到19.5%,其中本区用电消费增长至4.53倍,年均增长率16.3%。最近5年区内自用电量增长率逐步放缓,平均增长率只有2.4%;但外输电量增长了近60倍,年增长率达50.6%。2020年,外输比例占新疆发电量的25.6%,而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2.56%。这一方面体现了新疆国家能源基地的地位基本确立;另一方面则说明,近10年电力通道建设为新疆电力发展和疆电外输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建设“一带一路”的绿色能源丝绸之路

建设“一带一路”的绿色能源丝绸之路——欧亚电力大通道,战略上有利于我国经略欧亚大陆,密切绑紧欧盟协同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集聚力和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也是开发欧洲电力市场,把新疆建成世界绿色能源基地的先决条件。

(1)中欧电网企业牵头,发动欧亚沿线国家出资参股,利用我国超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工程管理,共建共管共享欧亚电力大通道。

(2)我国和欧洲相互对等开放我国西北地区和中东欧新能源发电准入市场,鼓励共同投资建设“一带一路”沿线新能源发电企业和市场。

(3)鼓励我国企业进军欧洲配售电电力市场,建立绿色疆电在欧洲市场的分销网络。

(4)建立输欧绿色发电企业的碳排放配额的补偿机制和变现交易通道。欧洲碳价在2021年12月15日达到了10年来的最高点,突破32欧元/吨。

(5)以欧亚电力大通道建设和沿线新能源电力开发为纽带,充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经济合作内容,形成共建共享利益同盟,加大我国超高压直流输电和新能源電力制造业产能输出力度和国际市场占有率。

(6)未来可以考虑中欧氢能源合作,规划建设欧亚绿色低碳能源大通道,充分发挥新疆绿色煤化工制气制氢的优势。为达到2050年欧洲实现碳中和目标,欧盟承诺提供超过2000亿欧元的绿色刺激资金,各成员国也纷纷提出氢气发展路线,并承诺出资发展氢能产业。欧洲计划到2040年将建立起4万公里的氢气运输管道。

通过新能源基地建设实现富民稳疆

发挥新疆绿色能源基地对我国西北各省的头部带动作用,创新体制机制与运营管理模式,把光伏发电作为西部脱贫致富、稳疆富民的民生政治工程和国家战略工程。

(1)把光伏发电建设到新疆千村万户,吸收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经验,建立投资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利益共享互助机制,全面提高新疆农民收入,实现富民稳疆。

(2)发展多产业共生共荣的循环经济,实行“绿色发电+生态修复+畜牧业”同园多业协同发展模式,养殖更多“光伏羊”,把绿色发电降到全世界平均最低成本,全面提高新疆光伏发电绿色能源产业的价格竞争优势。

(3)大力加强东西双向电力通道建设,对内作为国家绿色能源基地支持国家内陆省份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对欧洲开展绿色能源电力出口赚取外汇,减轻国家援疆财政压力。

大力发展能源绿色低碳技术和产业

(1)把能源绿色低碳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放到国家科技政策扶持的头等重要位置,努力抢占世界绿色能源技术知识产权高地。大力扶持吸引国内外能源绿色低碳技术科研机构在新疆建设产学研平台。

(2)积极迎接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和产业革命,在新一轮的绿色电气化(电器化、燃气化、氢气化、能源化工绿色化)和能源产业组织模式变革(规模集约化、小型分布化、循环经济化)中抢占先机,积极探索在新疆建设世界第一个能源互联网(这将成为世界绿色能源产业革命的一个里程碑成果)。

(3)大力扶持西部地区世界级绿色低碳能源产业集聚发展。鼓励新疆和西北各省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装备制造产业,鼓励国内外企业落地大西北新能源基地形成产业集聚。

猜你喜欢

海湾地区排放量能源
天然气输配系统甲烷排放量化方法
黑龙江省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研究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海湾地区安全形势: 分析与评估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一带一路”背景下海湾国家投资环境综合评价
浅谈海湾地区女性教育与就业
出口海湾地区玩具4月1日起需强制加贴GCTS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全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量
——《2013年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第Ⅱ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