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光措施对草莓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
2022-05-30任苗张小转
任苗 张小转
摘 要 以“红颜”草莓为试材,研究了补光对拱棚种植草莓植株长势及病害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光条件下草莓植株长势、株高、茎粗、开花率均有显著提高,明显控制了病虫害发生,尤其在连续阴天时,补光栽培的草莓表现出很强的抗病力。
关键词 补光;草莓;植株生长;病害
北方冬季气温低、光照时间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作物生长。在设施栽培中,朱涛等认为,由于冬季光照强度与光照时间的不足,可以采用人为补光的方法改善栽培环境,促进作物生长。有研究表明,不同波长的光质对植物影响广泛,不同比例的红、蓝光配比不仅影响植物种子的萌发,植株根、茎、叶的生长,还会影响植物的果实产量与品质。
我国北部一些地区冬季雾霾严重,光照不足,严重限制草莓植株正常生长,而且草莓极易发生病虫害,限制了设施草莓的优质高产栽培。我们以红颜草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相同设施环境条件下LED补光处理对设施草莓生理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北方设施草莓冬季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地点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三渠镇武寨府村。供试草莓品种为红颜。补光设备为杭州小太阳农业有限公司提供的 22 W果蔬杀菌补光灯。该补光灯光谱中还含有中波紫外线UV-B,可以增强叶绿体活动,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对提高果实品质和发植株抗病性、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能够促进植株生长,增加产量。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环境
1)试验时间及天气。2018年10月7日至11月11日,共36天,其中17天为晴天或多云天气,19天为阴雨天气。
2)试验园环境。试验在咸阳市泾阳县欣悦蔬菜示范园草莓拱棚进行,棚长70 m、宽8 m、高3.8 m。拱棚内土壤为壤土,高垄大小行种植,种植行×操作行×垄高=30 cm×60 cm×35 cm,株距20 cm,补光区采取化肥农药减量管理方法,对照区采取常规管理办法。补光区浇水4次,施肥2次;对照区浇水4次,施肥4次。其他操作一致。
3)补光环境。补光灯安装呈“Z”字排布,距植株顶端800 mm(见图1)。补光时间安排在每天早上6:00—8:00,傍晚17:00—19:00,阴雨天不变。
1.2.2 试验安排 试验在2个相邻拱棚内开展,1座棚安装补光灯,选择中部3个区域,设为重复1、重复2、重复3,每个重复植株200~220株,保证有3盏补光灯照射;1座不安装补光灯,选择中部1个区域作为对照区,保证对照区植株200~220株。数据采集选择随机抽样法,对照小区抽样10个,每个测定项采集3次数据,重复小组总共采集10个,每个测定项采集3次数据。
1.2.3 试验项目测定方法
1)株高。从地表主根开始,用卷尺延主茎测至植株最高处,单位“厘米”。
2)茎粗。地表根颈处植株直径,单位“厘米”。
3)平均单片叶面积。长乘宽系数法,用直尺测量草莓叶片着生叶柄的凹陷处至叶尖长度,测量叶片最大宽度;矫正系数为0.78。叶片随机选择,共测定6片叶,求平均值,计算单片叶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4)增长速度。以第1次采集数据为基准,逐次递减,得出每阶段增长速度。
5)开花率。开花株数与小区平均总株数的比值。
6)发病率。发病植株数与小区平均总株数的比值。
7)直观评价。专业技术人员直接观测记录。
2 结果与分析
2.1 补光措施对草莓株高的影响 从表1可看出,补光处理与对照存在明显差异,补光14天植株生长矮于对照,补光22天后明显超过对照,至补光36天后高出对照5.43 cm,由此可知补光能够有效促进植株生长。见表1。
2.2 补光措施对草莓茎粗的影响 从表2可看出,补光处理有利于草莓根茎成长,但29天补光增长速度较对照低,分析原因:补光22天后棚主在浇两水同时未给补光区追施肥料,而对照区在浇两水的同时追施了肥料,从而出现对照区生长优于补光区的情况。由此可以认为,补光有促进植株生长健壮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应配合追施肥料。见表2。
2.3 补光措施对草莓开花的影响 从表3可看出,补光处理与对照存在明显差异,补光22天开花率低于对照1%,但22天后开花率明显超过对照,至補光36天高出对照18%,由此可知补光能够促进植株集中开花,开花率大幅提高。见表3。
2.4 补光措施对草莓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 表4可看出,补光处理与对照在补光29天前发病情况不存在明显差异。随温度下降,至补光36天,补光灯杀菌、抑菌、控制病虫害发生效果凸显,植株发病率较对照低5%。由此可知,补光灯在低温寡照天气能够有效降低草莓病害发生,起到一定杀菌防病作用。见表4。
2.5 补光措施对草莓叶面积的影响 从表5可看出,补光处理平均叶面积一直大于对照,补光22~29天叶面积增长速度逐渐大于对照。由此可以认为,补光能够加快植株生长,且连续补光22天以上效果明显。见表5。
2.6 补光措施对草莓植株生长的直观影响 从表6直观评价可以看出,补光处理和对照均生长稳定,生长逐渐从弱到强,补光生长势较对照强。对照叶片一直浓绿,补光叶片29天观测新叶发黄徒长,补光36天整株叶片发黄徒长,分析原因:一是缺肥,与减少施肥有关;二是草莓喜冷凉,由于长期下午补光,补光灯释放热量在棚内蓄集,导致昼夜温差降低,植株徒长。建议及时补充植株养分,增加早晨补光时间,减少晚间补光时间,降低温差对植株的影响,促进植株生殖生长。见表6。
3 小结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拱棚草莓应用集UV-B、红光、蓝光于一体的补光灯可加快植株生长,促进植株生长健壮,有利于植株集中开花,大幅提高开花率。同时在低温寡照天气,补光措施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拱棚草莓病害发生,起到杀菌防病作用。建议在草莓补光过程中及时补充养分,增加早晨补光时间,减少晚间补光时间,降低温差对植株的影响,并坚持连续补光20天以上。
参考文献
[1] 朱涛,臧壮望.光照对保护地蔬菜的影响及调控[J].农技服务,2007,24(3):26.
[2] 崔瑾,徐志刚,邸秀茹.LED在植物设施栽培中的应用和前景[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8):249-253.
[3] 郑亮,邢文鑫,董海泉,等.LED苗期暗期补光对茄果类蔬菜发育和生理的影响[J].中国蔬菜,2012(18):111-115.
任苗,陕西省泾阳县蔬菜产业服务中心,邮编713700;张小转,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农业农村局。
收稿日期: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