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的系统性
2022-05-30姜有荣
姜有荣
作文训练虽说是一项系统工程,但也不能平均用力,对重点环节必须重点把握。
1.吃透题意,洞察意图
高考作文题对接新课程改革理念,架构起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注重考查思辨能力,特别是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情境创设等。考生必须精准把握作文题的核心概念、意旨和任务。新高考卷作文题在命制上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创设了情境,有“无情境不命题”之说。考生只有强化对情境的审读揣摩,才能吃透题意。那么,怎么审题呢?要逐字逐句地审。审到什么程度?要审清命题者的意图。只有这样,才能透过题面意思,明确潜在意图。
2.拓展思路,微观切入
“思维认知能力”是新高考要求考生必须具备的关键能力之一。有时考生限于既有的认知水平,往往对比较宏大或宽泛的主题或论题感到无从下手。对此,一个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搜寻一个小的切口,微观切入,讲清事理,从而融普遍性于特殊性之中,以“小视角”来演绎“大道理”,其好处在于化大为小,集中笔力。其基本的思辨维度有三:(1)是什么?界定概念内涵,表明自己的观点。(2)为什么?将事物的内部结构和关系、运行规律、发展逻辑等讲清说透。(3)怎么办?从“知”走向“行”,拿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方案等。
3.分层论述,符合逻辑
高考议论文是要讲“理”的,为了把“理”讲清说透,往往要将中心论点切分成几个分论点。在对中心论点进行切割、分解时,既要按照同一标准,互相不交叉,又要数量适中,以2~3个为宜。分论点的设置既要做到互不交叉、数量适中,还要呈现出如下三个特点:一是缘题而来。扣住题目展开思辨,纲举目张。二是符合逻辑。人们认识事物的基本规律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三个分论点排序要符合这一事理逻辑。三是要言不烦。每个分论点的字数尽量一致,且要高度凝练,结构整齐。
4.模塊建构,精选例子
为了增强论证的严谨性,一个论述层次内部往往要进行“分论点+事理阐释+举例论证”的模块建构。其中,“事理阐释”模块讲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事理,它是对事物共性的一种提炼概括。在论证结构上,它既对“分论点”进行了阐释,同时也领起下文的“举例论证”。高考作文所用的例子一定要精选,遴选的第一标准是新颖性,其样态有三:一是“全新”。此例无人用过。二是“夹新”。此例已有人用,但是你有新的“爆料”。三是“出新”。此料也有人用,但是你能从新的视角观照或捋出新的事理逻辑。
5.紧盯文题,句句扣题
考场作文在构思行文、遣词造句时,要时时、处处盯紧文题,千万不能“跑偏”或要素不全。须知,游离文题、存在缺陷是硬伤,会导致严重失分。考生在成文之后一定要回头检视一遍,及时纠偏转向,查漏补缺。(参见本期5版作文升格,点击“悦读在线”收听。)文中句句都要扣住题意,字字都要落在所演绎的主旨上,契合文题的材料意旨和写作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