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吝赞匠心精进,一眼青瓷醉人心
2022-05-30魏浩浩
魏浩浩
人们哼唱着:“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感受着歌词里最唯美的意境,殊不知这所谓的“天青色”自古便有着奇妙的来历。
传说当年宋徽宗一直想烧制出素雅的瓷盏,却苦于技术上难以实现。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中吟了一句诗:“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就像冥冥之中获得了神的指引,他要工匠去仿照雨后天空的颜色来烧制瓷器,经过百般尝试最终获得了想要的瓷器颜色——天青色。后来也有人说,这句天降灵感一般的句子,其实来自周世宗。无论源头在哪里,雨过天青的青瓷却悠然面世,以其美与净,质与型,而成为瓷中之宝,一美就美了千年。
无论时间如何流逝,美物终究都有喜爱它的人们,如青瓷这般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而今,当我们走进青岛天工龙泉青瓷博物馆,仿佛踏入了青瓷润泽儒雅的世界,正如眼见这样,美到极致便是无法取代的存在。龙泉青瓷,这份简约之美体现出中国人自古以来低调、内敛、卓尔不凡的品位与匠心,值得人们不断回味。
声名远播的龙泉青瓷
岭矿取土,粉碎淘洗;滤泥制坯,雕花缕刻;素烧施釉,装窑烧造。青瓷,集水土之灵气,显匠心之精技,传历史之底蕴,成一方之名器。
在中国制瓷史上,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时间最长、窑系范围最广、产品质量最佳、销售范围最广”的历史名窑。龙泉窑产出的龙泉青瓷,以“千峰翠色”的明丽和“如冰似玉”的晶莹著称于世,享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的“陶瓷之花”的美名。中国陶瓷研究之父、中国近代享誉世界的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陈万里先生曾经说过:“一部中国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龙泉。”
浙江龙泉的青瓷是中国瓷品中的一块瑰宝,史称中国五大名窑的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和钧窑中的哥窑 ,指的就是龙泉的青瓷。2006年5月20日,龙泉青瓷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从111项申报项目中审议并批准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76个项目,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榜上有名,是全球第一也是惟一入选的陶瓷类项目。龙泉青瓷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馆,只要收藏瓷器,几乎都会有龙泉青瓷,它契合了中国文人对美的追求:含蓄、内敛、优雅、深沉。它静默成景,却又意境深远。
把龙泉青瓷带到青岛
一色到底,绝无杂色,清白素雅,万千繁华里,青瓷的这一抹青翠,就像群山如墨中,突然升起一轮明月,秋夜浩渺,万里明净,心旷神怡。走进青岛天工龙泉青瓷博物馆,眼前的一幕幕既淡雅清新,又韵味十足,青瓷给予人的第一感觉或许正是如此。
据介绍,青岛天工龙泉青瓷博物馆于2016年10月投资建设,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投资人民币500余万元,是青岛惟一一家青瓷类博物馆。博物馆搜集、收藏、展示历代与龙泉青瓷相关的生产用具、工艺流程和现代艺术精品。对此,青岛天工龙泉青瓷博物馆总经理夏利说:“目前,我们博物馆内设有青瓷制作体验区、成品展示区、历代瓷窑碎片展示区、名家展示区、茶室等功能区,我们博物馆的宗旨是传播青瓷文化,传承青瓷技艺,鉴赏青瓷精品,创新青瓷艺术,通过收藏、非遗文化体验、传统技艺课堂、文创作品制作、文化艺术展览等多种形式,保护大量的瓷器资料,宣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进入名家展示区,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2016年献礼G20峰会的“G20双耳瓶”,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胡兆雄最满意的作品之一,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整体设计庄重古朴、落落大方,尤其那一对双耳,采用了中国传统玉雕中龙凤呈祥的样式,巧妙通过器形融入了“G20” 的字母和数字符号,形象生动诠释主题,敦厚典雅的造型也显示出了大国风范。它的器身高度达60厘米,釉层特别厚实,是釉色纯正的“梅子青”,整体烧制成功的难度是极大的。
据夏利介绍,龙泉青瓷模具灌浆工艺烧制的器物中,一次性灌浆成型很少有超过50公分的,现在也只有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等国外的博物馆里有几件珍藏,因为模具灌浆工艺的器型上下的厚度是一样的,没有支撑点,高温烧制特别容易变形,很多大的器型会采用分体式灌浆后再拼接起来,而这一件G20双耳瓶是一体成型的。为打造好这件作品,胡兆雄率领他的设计和制作团队将设计稿改了10余次,只为让双耳瓶的颈部线条趋于完美;一次次不惜血本地调试烧制,只为能给作品配制出最完美的釉色……历时1年,他的团队烧制了200窑、共300多件作品才烧出了10件精品,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这件作品终于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理想效果,成功入选G20峰会元首礼,赢得了业内专家和国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这也是一件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在历史展示区,我们能够看到龙泉青瓷完整的发展史,从东汉时期中国的青瓷烧造技术,到北宋早期龙泉窑业的初具规模,再到因全国政治、经济中心南移,龙泉窑进入鼎盛阶段……龙泉青瓷的历史在这个区域展示无疑。在瓷土釉土展示区,完整展示了龙泉青瓷的成型过程,以及瓷土釉土的介绍。据了解,由于龙泉青瓷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3次上釉、两次烧制等过程,所以烧制难度非常大;以前用龙窑烧制的时候,成品率只有10%到20%左右,现在采用液化气窑烧制也只有70%至80%的成品率——经过层层历练,龙泉青瓷才有了“雨过天青云破处,梅子流酸泛青时”的魅力。在手工体验区,共有20台拉坯机供体验者使用,并且配备了专业老师指导,拉坯、修坯、捏塑、刻花、青瓷课堂、研学课堂等项目齐全,即可以团队指导,也可以一对一指导,来这里便能沉浸式体验手工青瓷的快乐。在收藏品展示区,展柜里摆放着历经千年历史的古瓷片,南宋時期的一大成就,是梅子青与粉青的烧制成功,使得青瓷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这一片片碎片都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关于青瓷的故事。
把愛好当事业,除了热爱还要有坚持
博物馆的所在位置正是风景秀丽的石老人观光园附近,这就决定了它坐拥依山傍海的美景,同时青瓷所独有的韵味和素雅,让博物馆这一方天地别有风情。而打造这一空间的人们,除了有对龙泉青瓷的热爱,更有着对这份艺术的执着和坚持。
谈到最初筹建博物馆的初衷,馆长刘泉生说道:“最初是因为喜欢,喜欢瓷,也喜欢青瓷背后的这些传统文化。我和同为创始人的郑旭东是好朋友,他是地地道道的龙泉人,家传技艺,四代烧窑,也是非遗传承人。让龙泉青瓷落户到美丽的青岛,使其与青岛的山海文化相结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龙泉青瓷烧制技艺,让青岛的市民也能在家门口领略世界非遗的魅力。”
博物馆开放的几年间,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里,领略了青瓷的魅力、体验制作过程中所带来的等待和专注,以及失败的沮丧和成功的欣喜,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天青色”“梅子青”这些颜色背后的历史传承和故事。谈及收获,刘泉生感慨,办博物馆辛苦,但收获也超出了想象。“在办博物馆的整个过程中,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接触了不同年龄段的游客,他们都对青瓷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从部队退休,原本就对传统文化很热爱,现如今,博物馆让在将热爱的事情变成了一种分享和传承的事业,我很荣幸也很高兴。通过瓷器还可以了解一些传统文化的历史,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文化、艺术、美学方面都是一个重新学习的过程,这是一个逐步深入、逐渐提高的过程,对我个人艺术素养的提升是无形的。”
青瓷如玉,恰如持有者谦谦温润的君子之风,持一点诗情,秉一份初心,不激烈,也不退缩,不偏执,也不放弃,前行中有谦和,后退时有温度,保持清白,也保持诗意。有人说,做瓷要耐得住寂寞,有匠心、有诚意,偶尔还要看天意。不是努力就可以成功,但不努力肯定会节节败退。这一件件青瓷的背后,有着匠人的专注和等待,有精湛的技艺,更是泥与火的欢歌。做瓷磨炼心性,这一点,刘泉生也十分认可。“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人能静下来是一种财富,也是一种能力。现在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寻找一项适合自己的爱好是多么的重要,而有的人恰好找到了,投入了、收获了,可以说一举多得。”他说道。
“我们始终希望通过博物馆这样一个平台,结识不同层面、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在文化交流和共享方面达成共识,这种共识,不仅仅在于对青瓷的热爱,更包含对传统文化的敬意、推崇和传承。圈子的扩大,会让更多人爱上青瓷、爱上传统文化,在传承方面能够做出我们的贡献。过程会很漫长,但我们将一如既往。”谈及对于博物馆未来发展设想,刘泉生有着诸多想法,而落到现实,又仿佛需要时间去等待和打磨,但他表示:“正如做青瓷一般,我们会有着匠人般的专注与耐心,再加上那份挚爱与热忱,未来相信会更好。”
青瓷的魅力,是清白干净的魅力,是纷繁世事中,一份安静安心的魅力。而博物馆,恰好也是追求这份安静与安心最好的去处。
Regardless of the passage of time, beautiful things will always find people who appreciate them. Celadon, as a fine example of beautiful things, has been passed 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Now, when we enter Qingdao Tiangong Longquan Celadon Museum, it seems that we have stepped into the world of glossy and elegant celadon. It is learned that the museum was invested in and constructed in October 2016, covering an area of more than 1000 square meters. It is the only celadon-featured museum in Qingdao. The museum protects a large number of porcelain materials and promotes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rough collection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xperience, traditional skill classes, the making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works, and cultural and art exhibitions. It aims to spread celadon culture, carry forward celadon skills, appreciate fine celadon, and innovate celadon 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