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修辞让议论文更有文采
2022-05-30韦海清
韦海清
[编者按]
议论文要想有文采,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对偶、对比、反复、排比、设问、反问等。灵活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能使作文形象、生动而有文采。下面我们将以一篇议论文为例,重点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探讨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这句话出自清代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说的虽是“为学”之道,却能带来多方面的启示与思考。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妙文品评
难易相转,大道在为
【题目即中心论点。】
◎一考生
清朝著名学者彭端淑曾言:“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生路漫漫,天下事繁繁,天下事,难易相转,大道在为。【开篇引用材料,明确观点,表达简洁有力。对偶句使作文增添了音韵美。】
致知天下,行于山河。为之,可令难事转易。【承接中心论点,引出分论点一。运用四字短语,表达干净有力度。】
历览古代,于卷帙汗青间阅有为。春秋战国,诸侯纷争,至圣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理想信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率众弟子周游列国十几年,其间经历很多艰难险阻,使儒家发展从难转易;李时珍背着药篓,跋山涉水,走遍了祖国大半的河流山川,尝遍千草百药,拜访各地名医,翻阅各种书籍,历时27年,终著出《本草纲目》,用实际行动使编撰由难转易;神州板荡、九原陆沉之际,鲁迅高呼“愈艰难就愈要做”,用笔为匕首,唤醒无数新青年,助力中国革命从艰难走向光明;毛泽东更以无限伟力,带领人民,在苦难斑驳的大地上,用镰刀和锤头镌刻中国脊梁、锻造中国未来,使中国人民的生活由难转易。日月经天,江河行地,问浩瀚苍穹,是什么让无数难事转易?是有为!中国人民的奋斗史早已将答案宣告:为之,则难事变易,劈波斩浪,凯歌前行。先辈已垂范,我们青年又怎能不接棒?【运用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通过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强有力地论证“为之,可令难事转易”的观点。】
空想不为,未见其命。不为,则易事变难。【紧接上文,简单过渡,从反面提出分论点二。】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物质决定意识。如若不去作为,再容易的事都无法实现,也会成为最难的事。我们也曾听过“守株待兔”的寓言,其人不为则无兔可得;我们也曾听闻清王朝闭关锁国,最终走向消亡。无数事例警示我们青年:应当力图为之,避免由易变难;也启示我们:国家应力求为之,避免覆灭于胡微之易事。中国深谙此道,正奋斗前行,中国青年何不为之?【从反面举“不为”的例子。通过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增添作文气势,强调要有所作为的观点。】
那么,有为是否会有结果偏差?是否会有即使为之而事仍难,即使不为却久处易的情况?答案是肯定的。诚然,我们会在社会生活中看到这些与有为之道相反的现象,但这只是极少数。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即使有为却仍面临难事,我们也不可半途而废,相信在无数为之的量变积累后会促成由难转易的质变,这一过程需要时间,我们应不断努力,静候花开。对于即使不为也处易的现象,我们也不可轻信“躺赢”论,哪怕现在处于易,但终有一天会坐吃山空,走向消亡,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答案。【解释生活中与有为之道相反的现象,结合现实论证怎么做,凸显了作文的现实意义。】
青年振衣,可作千里风幡看;青年瞬目,亦可作万古清流想。吾辈青年何不选择为之,化难为易,同心筑梦共襄复兴伟业,披荆斩棘开创崭新征程。【语言对称,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增添音韵感,让作文更有文采。】
学生点评
点评一:
“人生路漫漫,天下事繁繁”,这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形式上,整齐匀称;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点评二:
“问浩瀚苍穹,是什么让无数难事转易?是有为!”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突出有为与事情难易转化的关系。
点评三: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使作文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点评四:
这篇作文文采斐然,与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有很大的关系。对偶、排比、引用都有运用,语言表达功力深厚。过渡自然,总结句表达准确恰当。文中多用短句,表达短促干净有力,让作文富有文采。
教师点评
这篇议论文语言有文采。开头通过引用材料引出“难易相转,大道在为”的中心观点,接着从“为之,可令难事转易”“不为,则易事变难”两个角度论证中心论点,再进一步论证“即使有为却仍面临难事,我们也不可半途而废,相信在无数为之的量变积累后会促成难转易的质变”的看法,最后再次强调“吾辈青年应当选择为之,化难为易”的论点。
这篇议论文语言表达上比较出彩的地方主要有:一是四字短语信手拈来,表达灵动有美感;二是运用引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增强作文的音韵感、节奏感、气势感。四位同学从各类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作文的语言特点,很有针对性。议论文不难写,但有文采的议论文不容易写,同学们除了要准确审题外,还得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才能写出有文采的好作文。
教师提纯
这篇议论文在修辞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一、运用排比
文中第五段采用排比句举例论证,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语言更加有气势。另外,通过重复提出同一个观点,也能增加作文的节奏感,强化语调气势。
二、运用引用
文中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愈艰难就愈要做”,都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突出难易之转化关键在于为与不为,使作文更有说服力。
三、运用对偶
如文中“青年振衣,可作千里风幡看;青年瞬目,亦可作万古清流想”,运用对偶,句式整齐,节奏感强,使作文更有文采。
四、运用对比
如文中“为之,可令難事转易”“不为,则易事变难”这两处分论点形成对比,可以突出两个论述对象的优劣、区别、特点,从而让自己的观点更清晰、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