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班级自主管理的策略

2022-05-30路渠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2年29期
关键词:班务愿景管理者

路渠清

班级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单元,也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平台,更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载体。班级管理的方式与质量直接决定了班级的发展,班级管理的方式与质量也直接影响到了学生个体的成长、教师教学的效果,乃至学校发展的整体水平。班级自主管理是以发展学生自主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学生自主参与和管理班级事务的教育活动。它是现代班级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是中学阶段班级管理的理想方式,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较高的推广价值。然而,班级自主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并不令人满意。比如,一些学校和班主任总是担心班级自主管理会产生不良后果,而另一些却因采用的自主管理方式失当,进而对班级和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等。

思想能够指导行动,但不能替代行动。班级的自主管理仅靠弄懂几个理论,搞清几个概念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应更多地去尝试在实践中寻找构建班级自主管理的最佳途径。本人认为,要实现班级的自主管理,班主任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平等意识培养,形成自主管理的基础

平等是班级自主管理的基石。班级成员在管理班级事务过程中应拥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只有有了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学生的管理主体地位才能发挥,而只有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动性才能够充分调动。然而,要实现这种平等并非易事,其关键是要有良好的班级制度作支撑,而在形成良好制度之前,班级成员的平等意识培养至关重要。如何培养班级成员的平等意识?我认为班主任应首先关心和了解每一位学生。正所谓“知人才能善任,善任方能兴班”,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去组织他们参与班级的自主管理。了解学生的途径是多样的,具体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查阅学生的入校登记信息、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关心学生的课外活动状况、直接与学生面对面地谈心交流、关注学生的博客、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等。

其次,班主任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要尝试去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尊重他们的看法;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要充分赋予学生平等的班务知情权和管理权,要逐步构建平等、宽容的班级制度,要不断营造平等、和谐的班级文化,让平等意识深入人心。此外,班主任还应重视班干部平等意识的培养,要经常性地开展班干民主思想教育,及时纠正班干部在班级管理中的错误做法,强化其班级管理的服务意识,避免其受社会上官僚习气的浸染。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平等意识的出现并不等同于自主管理意识的产生,班主任还应善于捕捉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闪光点,经常性地赞扬学生,使其在鼓励中形成管理自信、在被欣赏中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激发其热爱班集体的情感,进而不断涌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冲动”。

二、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构建自主管理的框架

民主制度建设是形成班级自主管理的关键。科学民主的班级制度可减少强势管理主体的过多干预,大大降低自主管理运行的成本。科学民主的班级制度能够使班级成员在自主管理中获得公平的待遇,进而增强班级成员对自主管理的信任,并激发其自主管理的热情。科学民主的班级制度还可以有效约束班级成员不合理的管理行为,无形中提升其自主管理的能力。然而,班级民主制度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总体上看,需要班主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实施班级委员会制度。鉴于中学生所处的特殊心理发展阶段,班干部的选拔不能依靠直接海选来实现,而为了避免打击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班主任直接任命班干部更不可取,较为科学的做法是实施班级委员会制。班级成员可通过海选方式选出8名班级委员(班主任自动升级为班级委员),成立班级委员会,班级委员会对所有班级成员负责,任期半年。班级委员通过招聘或选举的方式在班级成员中确定班长,班长全权任命班级管理人员,班级管理人员对班长负责,班长对班级委员会负责。班级委员原则上不能任职班长和班级管理人员。

(2)推动班级公约的制定。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公平与效率,班级公约的制定应由班级委员会负责。班级委员会应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和学校的相关制度为参考,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起草班级公约草案。草案一旦形成,班级委员会应及时召开班级会议对具体内容进行讨论、修改和表决。

(3)建立班务公开听证制度。班务公开听证是保证班级成员知情权的重要手段,是确保“班级事务人人有责,班级管理人人参与,班级权力人人平等”的有力武器。班务听证会由班长主持,每月定期举行两次,如有重要班级决策,则可择机召开。在班务听证会上,任何一个班级成员均有权质疑班级的管理决策和班级管理者的管理行为,面对质疑,班长及其下属管理团队必须做出合理解释,任何听证决定应提请班级委员会表决,只有班级委员会全员通过方能生效。

(4)完善自主管理评价制度。评价是管理的矫正器,班级自主管理离不开评价制度的建设。当前班级自主管理的评价多采用计分制,即对班级每一位成员的管理行为量化打分,这种评价制度可以直观地反映班级成员参与班級管理的状况,但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管理者只知道自己得分较低,而无法知晓得分偏低的原因。因此,班级自主管理的评价应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比如,在实施管理行为计分制的同时可考虑试行班务效能评价日志制度。

三、营造正确班级文化,巩固自主管理的成果。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正确的班级文化可使班级自主管理充满生机,错误的班级文化会让班级自主管理的成果荡然无存。能否营造好班级的文化已经成为考验班级自主管理成败的重要指标。所谓正确的班级文化不是一句口号或者一个标语,而是一个建立在班级教育教学基础上的,包括班级成员价值取向、行为方式、语言习惯和班级制度设计等内容的科学体系。如何营造正确的班级文化?应从五个方面努力:

(1)确立好班级的共同愿景。班级共同愿景是班级建设的共同目标,也是班级自主管理的主要方向。班级共同愿景是每个班级成员个体目标的有机组合,它的确立并不能由班级某个管理者的好恶而定,确立班级共同愿景需要班级管理者深入了解每一位班级成员的愿望,并在反复的协调与整合中,促使班级成员的个体愿景与班级发展的总体目标趋于一致。

(2)把握好班级的舆论方向。班级舆论是班级成员情感态度的某种表达。这些表达既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面对积极的舆论,班级管理者应合理引导,不断扩大其影响,使其对班级文化产生正向影响。面对消极的舆论,班级管理者应及时疏导与纠正,将其消弥在萌芽之中,以免对班级的建设造成伤害。

(3)确立好班级的共同价值观。班级的共同价值观是建立在班级共同愿景基础之上的,内化于每个班级成员世界观之中,表现于每个班级成员行为模式上的持久共同信念。班级共同价值观不仅影响着班级成员对他人管理行为的判断,还深刻改造着每一位班级成员的管理行为习惯。班级共同价值观不是办办板报,唱唱歌曲就能形成的,它需要班级管理者从规范班级成员的行为着手,用合理的班级制度去不断强化。

(4)制定好班级的制度。班级制度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好的班级制度可以将“坏”孩子转化为“好”孩子,坏的班级制度也能让“好”孩子蜕变为“坏”孩子。由于前文已对班级制度的建设做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5)培育好班级的风气。班风是班级精神面貌的集中表现,良好的班风可以增进班级自主管理的效能,进而极大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良好的班风形成于班级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它需要班级管理者善于把握班级的舆论,积极营造班级的共同愿景与价值,更需要班级管理者多倚重班级制度和道德宣传的力量,从根本上夯实班风形成的基础。

猜你喜欢

班务愿景管理者
冬日的愿景(组章)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浅谈如何做好聋生班务管理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绚烂愿景 与你同行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小班务 大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