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厚谊伟人的阳新情结
2022-05-30
在革命的峥嵘岁月里,阳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毛泽东、董必武、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关怀下,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毛泽东与彭德怀,也与阳新人民和阳新这块土地結下了深厚的情谊。
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里称赞阳新
虽然毛泽东没有来过阳新,但是他却处置了一件阳新惨案,并在他的书面报告中称赞过阳新的革命工作。后来,该报告被纳入《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严惩阳新二二七暴徒 1927年2月27日,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二二七惨案。毛泽东、董必武、吴玉章和国民党左派人士邓演达、宋庆龄、何香凝等对阳新发生的惨案感到异常气愤,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援助阳新人民,坚决镇压反革命。
3月2日,董必武主持召开了国民党湖北省党部紧急会议,李汉俊等15名省党部执委都出席了会议,具体研究了处理阳新惨案的处理办法:一方面派人实地调查处理;另一方面指派有关人员起草《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3月6日,查办小组进入阳新县城,民众积极配合缉拿制造惨案的凶手。由于省里带兵的与土豪劣绅系一丘之貉,只枪决了4名凶犯,而不顾民众的强烈反对,让首犯朱仲炘等仍逍遥法外。由于镇反不力,阳新的反革命势力又猖獗起来。3月9日,湖北省总工会发表了《为阳新土豪劣绅惨杀党员通电全国》。3月16日,汉口《民国日报》再次报道了阳新持续发生的白色恐怖。毛泽东、董必武、恽代英等对豪绅地主的反革命罪行十分气愤,决定采取断然措施,坚决镇压。
3月26日,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大操场上,毛泽东等人为死难烈士主持了万人追悼大会。上午11点,全体学员整队赴中央党部请愿,中央党部秘书于若愚作答,代表们认为圆满便整队而返。下午6时,追悼会召开,首先由黄赤光致词。他说:“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追悼死难烈士典礼,就是要切实表明我们的责任,是要踏着已死同志所流的血迹,向黑暗的封建势力进攻。军事上现在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被压迫的工农还未完全解放。故当此时要努力奋斗!”接着,毛泽东发表演说,大意是:在这革命势力的范围内,竟不断上演惨杀农工的事实。由此可证明,封建的残余势力正在秣马厉兵,向我们做最后的挣扎啊!从今日起,我们要下定决心向那些反动势力进攻,务期达到真正的目的。这是在今日追悼大会中,我们应该接受的责任。随后,追悼死难烈士的游艺大会开始举行。游艺大会敦请谭延阁、宋庆龄、何香凝、李立三、李达、周以栗等18位领导作演讲宣传,并演出了《人民救星》《阳新惨案》等节目。各级党政军组织和各革命团体分别发表宣言、通电、文章,积极声援阳新的工农革命运动。
全省各地也相继举行追悼阳新死难烈士大会,全省各县给阳新人民的声援电、给死难烈士家属的慰问电,使阳新人民深受感动。最终,暴徒全部被绳之以法。二二七惨案不仅没有将阳新的工农革命运动打下去,反而使阳新的工农革命运动发展得更猛烈。在毛泽东、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直接关怀下,在全国和全省各革命团体与广大工农民众的强大声援及有力支持下,阳新县人民向反革命势力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并将革命引向新的高潮。
毛主席盛赞阳新:那里有进步的工作 1930年5月,阳新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正式成立了阳新县苏维埃政府。这是在鄂东南革命根据地成立的首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意义重大。阳新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不仅在阳新土地革命斗争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而且对整个鄂东南的土地革命斗争起到了方向性的作用。尤其是大会通过的一系列决议案,对后来鄂东南各县成立维埃政府和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阳新县苏维埃政府一成立,为实现广大农民群众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制定了《阳新土地法》,开展了热火朝天的土地改革运动,使阳新近55万人分得了土地、房屋和其他财产。通过土地改革运动,消灭了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从而迸发出巨大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由于彻底地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从而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加快了革命根据地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
中共阳新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遵循党中央的指示,坚持放手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从阳新的实际出发,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创造了阳新的“进步的工作”。同时,“积极帮助邻县工作”,加速了周边兄弟县党组织和土地革命斗争的深入发展,从而创造了阳新苏区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由此,阳新苏区成了鄂东南革命的中心。
从1930年初开始,红8军、红15军以及中共鄂东特委、鄂东工农革命委员会、独3师、中共鄂东南特(道)委、鄂东南苏维埃政府先后在阳新成立。事实证明,阳新苏区是鄂东、鄂东南苏区革命的中心,乃至是湘鄂赣省苏区的可靠大后方。
为巩固和发展苏区,中共阳新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高度重视苏区的各项建设。首先,党的建设摆在第一位。为了切实加强党对革命事业的领导,使党组织真正起到核心领导作用,县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从而使党组织在土地革命战争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其次,是加强苏维埃政权建设。县苏维埃政府是阳新广大工农兵的政府,故县委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完善和健全政权体制,不断加强苏维埃政权建设,以永葆无产阶级政权性质。
在加强党政建设的同时,中共阳新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还加强了工农武装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因此,阳新的工农武装迅猛发展,战斗力不断增强;农业生产大幅提高、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商业工作活跃有序、财政工作平衡创收、金融工作健康稳定;教育事业大发展、文化事业大提高、卫生事业大改善。苏区各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景象。
对此,党中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对阳新苏区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在作题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中指出:“湘鄂赣边区阳新县的一些地方,以及江西还有许多县里的区乡,加上瑞金直属县,那里的同志们都有进步的工作,同样值得我们大家称赞。”(《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26页,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中国共产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对阳新的充分肯定,是值得阳新人民珍惜和铭记的荣光,更重要的是,它应成为激励大家奋勇前进的力量源泉。
彭德怀在自传中深情回忆阳新
彭德怀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杰出领导人,也是平江起义的卓越领导者和湘鄂赣苏区的主要创建者,他与阳新人民和阳新这块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彭德怀:他们真是比亲人还亲 1930年5月20日,彭德怀指挥红5军攻克修水后挥师北上。22日,攻占阳新龙港,开创了鄂东南革命根据地,并使龙港成为鄂东南革命斗争的中心。
彭德怀在进入阳新龙港时,部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彭德怀在自传《彭德怀自述》中深情回忆:“进至阳新县龙燕区(也就是现在的龙港地区一带),该地群众对红军的热爱,比平江群众有过之而无不及,外地红军到达该区均不愿离开。群众对伤病人员之照顾真是无微不至,沿途欢迎红军之口号声、歌声、锣鼓声响彻云霄。当年天旱,苦久不雨,可是红军路过,茶水满布,宿营用水煮饭亦不感困难。妇女老小,人手一扇,站立道侧,替红军扇凉。(红军)到宿营地时,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开好铺,他们自己露宿,绝不让红军露营。在营地,终日歌声、口号声不绝于耳。(他们)不断地宣传鼓动,对敌军一层一层的警戒、封锁消息,保护红军。粮食缺乏,农民将自己仅有的一点儿薯丝、玉米、稻米自动送到各部门前,倒在桶里就走了。白军罗霖部闻风龟缩阳新城内,守乌龟壳。我们在群众高度热情的鼓舞下,决定进攻阳新城。我们突破了一道道副防御,但仍未攻下。群众组织了许多担架队,把伤兵争着抬回自己村里看护医治,无微不至,真是比亲人还亲。郭汝栋从大冶前来增援,我们把进攻阳新城改为监视佯攻,主力撤围打援,一次、两次命令都撤不下来。士兵说,一定要打下阳新城,打不下阳新城,消灭不了罗霖师,对不起阳新人民。经过反复说服,主力才撤出战斗,转移至大冶、阳新边境,击溃了郭汝栋5个团,消灭敌小半,乘胜攻占大冶猛追至鄂城、黄石港,威逼武昌。在英、美、日帝国主义兵舰掩护下,郭汝栋之残部得以渡到长江北岸。当时我军无炮,对帝国主义的兵舰无可奈何,只好听之。”
彭德怀:阳新人民对于中国革命是有重大贡献的 彭德怀对阳新有着深厚的革命情谊,曾为阳新烈士陵园题写碑文“先烈之血浇成了革命之花”,他在给阳新县人民委员会的信中盛赞阳新人民:“拟在文化宫内修建革命先烈紀念碑,用以教育后代,这是好事是必要的。阳新人民的勇敢勤劳是突出的,特别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组建了红军第八军,对于中国革命是有重大贡献的。我谨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向阳新共产党和人民致以热烈的敬意!”
(周平海/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