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网络思政工作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2022-05-30黄志丹施小萍
黄志丹 施小萍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句话开宗明义,充分彰显了党中央对时代方向的把握,突出青年人的主体力量。思政工作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一环,是培养优秀青年大学生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应当在审慎思辨十九大精神内涵和统筹谋划面向学生传达精神实质有效方法的同时,切实做好网络思政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十九大精神,进而打造科学化、现代化的高职思政工作体系,推进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技能、有理想和有素养的青年大学生人才。基于此,立足“互联网+”时代背景,在探讨高职网络思政工作内涵的同时,就新时代高职网络思政工作的价值、挑战和有效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 键 词] 高职;网络思政工作;价值;挑战;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33-0169-04
一、高职网络思政工作的内涵
网络思政工作指的是围绕互联网所带来的影响,有效把握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当前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宗旨,在网络空间中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以促进学生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政治意识正向化、健康化发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结合高职思政教育工作,积极推进网络思政工作的落实是提高思政教育有效性、彰显思政工作育人效能的必然趋势。
二、新时代高职网络思政工作的价值意蕴
(一)拓宽思政教育路径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正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路径得到了有效拓宽。具体来说,首先,在互联网交互性特点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思政管理工作获得了方法上的创新契机。我们在推进思政教育工作时,可以依托互联网技术,搜集各种相关的国计民生、社会热点信息,让学生能够获得更为直观、更为丰富的思政学习参照,激发他们的思政学习热情,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体验,助力其思政素养的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依托网络技术对学生进行有效观察和分析,了解他们自身所存在的思想道德、政治意识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与症状,实施有效的教育引导,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次,虚拟性是互联网技术的重要特征,这也为高职思政工作提供了新的落实方式。以前我们仅仅是围绕“三尺讲台”来进行思政知识讲述,这种传统的方式无形中拉开了与学生的距离,不利于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现如今,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型社交平台的出现,学生能够随时匿名发表自己的建议和看法,這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工作实践平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二)丰富思政教育资源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巨大转变,网络与四大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崭新的信息交互平台。互联网时代,我们思政教育的开展,可以依托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展开,不仅可以依托传统教材来对学生展开思想道德、政治意识的引导,还可以通过相关影视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了解社会发展的大变局,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了解自己的就业前景,使他们能够更加直观地从过去历史、百年党史奋斗经验中汲取前进力量。这种教育资源层面的丰富性,贴合当代高职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他们的学习特点,更能引发他们的内心共鸣。通过丰富教育资源的渗透,能够有效增强思政工作的亲和力,彰显思政工作在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等方面的引领作用,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成长和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三)创新思政教育方法
实践证明,提高思政教育方法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亲和性是高职院校落实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大学生在遇到学习或生活问题时,往往会以面聊的方式与教育人员交流,该种方式受教育者因素的制约程度较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学生和教育人员之间以微信、QQ等社交软件进行交流。在推进思政工作实践中,教师可以积极通过新手段、新办法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问题,采取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措施解决问题。在思政课堂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微课、网络等方法来推进思政教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政实践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活动实践,还可以向着网络化方向拓展,使他们能够在寓学于乐中获得思想品质、政治素养的有序化提升。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引导学生在这些平台上发声,发表对社会时事、历史事件的看法,记录自己的思政实践过程,教师也可以从中通过有效的教育设计和引导,为学生价值观念、思想品质和政治意识的正向化、健康化发展奠基。
三、新时代高职网络思政工作的挑战分析
(一)冲击思政教育地位
在以往的高职思政工作中,思政教育者有着很高的权威性,能够对学生价值观念、品德意识和道德素养等形成有效的引导作用。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能够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更加便捷地获取各种信息。而在网络中难免会存在不同的思政教育观点,当这些观点与思政教育者观点不一致时,学生难免会出现质疑教师的思想,对思政课的学习内容存在半信半疑心理,影响思政教学的良好推进。与此同时,在互联网时代,学生能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去获取想要的信息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以往思政教育者所具有的教育影响力和引导力就会进一步被削弱,这些问题在高职院校思政工作中普遍存在。因此,在新时代,如何正确面对网络对于思政教育者和思政教育地位的冲击,保证思政工作的引导力、影响力,是我们每一位思政教育者都亟待思考的问题。
(二)挑战思政教育手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流方式、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思政教育手段迎来了新的冲击。在以往的高职思政教育工作中,通常以教师讲述为主,师生之间的知识点和思维交流主要围绕课堂来展开,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有些枯燥,不易维持学生的积极性,但操作简便且效果明显。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拓宽,个性化学习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当代的高职学生接触电子科技产品普遍比较早,对于网络等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对于新型教育手段的需求也是比较强烈的,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这方面,很难保证好思政教育的实效。在高职思政工作中,一些教育者的信息素养不足,缺乏网络教育意识,缺少信息化教育技能,在思政课堂及实践中,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技术来引领指导,削弱了学生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应对网络对于思政教育手段的挑战,保持思政工作的先进性、新颖性,是当前高职网络思政工作实践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三)影响思政教育环境
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建设是高职思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思政教育环境建设迎来诸多挑战。在互联网中既有服务于高职大学生专业学习和思政方面的知识,也有能够影响高职大学生思想素养良好发展的负面信息。高职大学生自身的社会阅历浅,思想情感较为单纯,因此,他们在浏览和接触负面信息之后,没办法第一时间辨别其好坏,很容易受其影响,在内心滋生出慵懒、攀比等思想,这影响了校园良好思政教育环境的建立。由于互联网具有隐匿性特点,可以在网络上匿名发表、接收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破坏欲望。尤其是对于法律意识匮乏、自控能力不足以及自律意识欠缺的高职大学生来说,很可能为了自己的一时冲动,在网络上诽谤他人,宣传与和谐社会建设相违背的虚假信息,最终走上网络犯罪道路。除此之外,在互联网的推动下,高职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提升。一些高职大学生对互联网有着不同程度的痴迷,尤其是对网络游戏,为了玩得尽兴,学生不惜逃课、熬夜。这种现象最大限度地阻碍了他们自身的学习与成长,影响了他们理想信念、思政素养的树立。
四、新时代高职网络思政工作的对策探讨
(一)发挥优势,丰富教育内容
高职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可以将与思政教学有关的国家政策、时事政治、实际案例引入网络思政工作中,为学生提供更多视听化的学习资源,开阔他们的思政视野,使学生对所学思政知识理解更为深刻。例如,在开展高职网络思政工作时,可以将模范人物的事迹或优秀毕业生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增强网络思政工作的趣味性和吸引力,引发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他们自己的思政观点,从而更为高效地发掘这些网络思政教学内容中的思想内涵,让他们从中获得更高水平的思政启发,进一步提升新时代高职网络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可以結合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打造优质的网络思政学习平台。部分高职院校立足于“互联网+”的背景,充分利用企业、政府的力量与资源,打造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育人模式,在这个基础上,高职院校可以与多方合力,进一步提升网络思政精品课程的建设水平,通过开展网络思政的重大课题招标活动,让“互联网+思政”的模式得到进一步推进,进而让“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在新时代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中得到进一步落实。
(二)多措并举,革新教育方法
1.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平台
网络上的信息内容良莠不齐,高职院校很难对信息进行有效的鉴别与检测,这在无形中影响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效果。针对网络上的谣言、负面舆论,教师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进行处理,以此避免不良信息对高职学生带来影响。在发生一些群体事件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与学生群体展开沟通,对他们思想进行有效引导,起到网络思政教育的效果。
此外,高职院校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建设一个发布权威信息的手机信息平台,在发生舆论混乱的情况后,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权威部门的文件,以此让学生正确、理智地看待各类问题。例如,当学生沉浸在网络热门话题中时,教师可以为其推送几篇有影响力、思想性的文章内容,转变他们的关注点。另外,教师也要做到紧跟时代发展,开发出更多便于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App。通过App学习,从中获得更多关于思政理论知识的内容。这样既能够有效丰富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政知识储备,强化网络思政工作的育人效果,又可以通过App平台和思政教师进行沟通对话,分享自己在网络思政学习中的感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线上线下继续学习的习惯,丰富其思政知识体系。
2.建立网络思政O2O模式
O2O(online to offline)模式是一种线上线下互相融合的育人模式。学生除了可以在线下学习思政知识,还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线上展开思政知识的获取。高职院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时,可以尝试引入这一模式,以此提高网络思政工作的育人效果。为此,教师应对这一模式进行深入分析。首先,O2O模式分为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下部分通常是传统的思政育人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展开思政知识的讲解,这种形式虽效率较低,但仍有很强的育人作用,也是当前高职思政教育最主要的形式。线上部分即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它是对线下思政育人内容的补充。在这种模式下,教师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将线上线下的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提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效果。
开展线上教育时,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方式,为学生推送一些他们喜欢的思政教育内容,其内容包含学校的规定、时事新闻、生活小事等,还可以融入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以此丰富网络思政工作的内容,提升育人效果。
3.创新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载体
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思政工作有其独特的发展趋势,教师要对相应的教学工作形式、内容作出及时的调整与优化,这样方可提升教育效果。在实践中,高职院校可以加强学生互动社区、主题网站、微课资源库等的建设,创设网络党建空间、网络论坛等平台,以此引入更多深受学生喜欢的网络思政工作形式。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网络平台和学生开展更为深入的交流与沟通,积极了解学生当前的想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变化,以此引导他们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做出正确的价值观判断,从而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4.创新网络思政工作的方法
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时,必须要做到实事求是,结合每个学院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网络思政方式开展工作。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校实际,选择合适的网络手段,对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方法进行创新。其次,高职院校应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育创新,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对思政育人工作形式展开优化与创新。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手机App平台,为学生发送充满正能量的思政理论知识,结合思政时事,鼓励学生对思政内容展开更为主动的探索,让他们能够利用App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效师生互动。长此以往,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这也是实现思政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路径。
(三)顺势而为,抢占教育阵地
随着我国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变得更为广阔,他们能非常便捷地接触到海量的网络信息。在丰富的网络信息中,含有一些负面报道与思想,这些都会影响高职院校学生产生错误认知,阻碍了他们正确“三观”的形成。为此,教师在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时,必须做到顺势而为,积极抢占学生的思政教育高地。
首先,高职院校应重视对校园网站的建设,突出本校的育人特色。校园网站是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窗口,也是校外人员了解本校发展的有效窗口。为提升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工作水平,教师可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校园网站上发布主题公开课,以此丰富思政教育的工作内容。另外,高职院校还可以开展专门的板块,比如网上党校、名师讲堂、思政网等,以此为网络思政工作深化打下坚实的网络资源基础。
其次,强化新媒体平台的建设,打造一个立体化的网络思政工作系统。新媒体时代,微博、微信在网络思政工作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有效的育人工具,我们要合理利用好这些软件。通过构建立体化网络思政工作系统,能够有效打破师生间的沟通屏障,让学生能够随时与教师、同学展开思政知识的互动,提升其学习效果。
最后,推进媒体融合,有力协调新旧媒体。在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时,我们除了要善于借助网络手段为学生传递信息,开展更为生动化、具体化的思政教育,还可以利用传统媒介模式,对学生展开思想上的熏陶。例如,教师可以在高职院校内张贴标语、横幅等,为学生展示依法治国的相应信息,还可将我国当前社会上的先进人物事迹,以宣传图的形式张贴出来,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影响,以此对网络思政工作内容进行补充,通过新旧媒体协调的方式提升育人效果。
(四)开放互动,引领师生对话
互联网有很强的开放性特点,在互联网中,一些高职学生能够毫不遮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他人进行互动。为此,在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时,教师要结合这一开放性特点,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引领,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剖析和引导。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网络议题的方式,将学生引入网络思政教育工作中。通过选择部分有趣味、有深度的议题,鼓励学生开展相应主题的讨论,给予他们充分的话语权,使其能够通过讨论的方式对思政知识内容产生深入的理解。此外,教师可以结合我国的重大节日、活动,开展网络辩论,让学生在沟通中互换思维。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党员、学生干部要做好引导作用,以此保证网络思政工作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要重视对意见领袖的培养,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对学生的言论进行正确引导,以此提升网络思政工作的可控性、教育性。
(五)完善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在开展高职思政网络工作时,教师要重视对制度的完善,以此强化对学生的监督与管理水平。对学生的监管应深入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创造一个有制度可依、有标准可循的网络思政工作环境,以此对学生的行为、思想进行正确引导。通过完善监管制度,能够有效提升网络思政工作的合理性、科学性,保证思政育人的持久性和有效性,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制度的完善,这样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效用。我们应该明白,将科学、有效的监管制度落到实处,能够促使高职网络思政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为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入手。
其一,从互联网技术入手,强化技术层面的监督。在开展网络思政工作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手段,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进行监管与过滤,更新技术手段,建立有效的网络追踪体系,避免学生接触到过多的不良信息。
其二,发展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通过强化学生网络道德,能够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规范自己的言论,文明上网等,以此净化网络环境,为网络思政工作开展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礎。
其三,开展网络普法教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普法教育,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文明上网,避免学生在网络上散布谣言,发表不当言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
其四,疏导敏感言论。高职院校要重视对网络上的不良言论进行管理和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转移话题、引用官方回复等方式将学生间的矛盾解决,避免大量过激言论出现,影响学生思想。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我们有必要积极推进网络思政工作的开展,在正确把握其内涵的同时,围绕高职网络思政工作的价值和挑战,积极通过新思路和新方法打造一个科学化、现代化的网络思政工作体系,以此来保证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先进性以及亲和性,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思想品质、政治意识和价值观念引领,进而在促进他们高效学习、健康成长和良好就业的同时,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技能、有理想和有素养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彧昭.融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工作方针探讨[J].才智,2021(29):45-47.
[2]马玲.互联网+时代高职辅导员思政工作创新路径探讨[J].中国新通信,2020,22(9):210.
[3]王东.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大思政工作载体建设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4):50-51.
[4]侯宇慧.“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工作方法的优化建议[J].科技风,2020(2):95.
[5]段勃.高职院校网络思政存在的不足与对策研究[J].东西南北,2019(13):248-249.
[6]王晓莉,达芳菊.“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创新性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33-34.
[7]凌莉.美国积极老龄化政策和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8(33):45-46.
[8]王秀花,杨忠国.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机制的构建[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8,20(1):53-58.
[9]王丽娟.探析网络文化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97.
[10]彭晓红.“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现状及破解策略[J].法制与社会,2016(4):232-233.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