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庸》导读

2022-05-30吴燕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叠词本性中庸

吴燕

作品介绍

《中庸》原为中国文化元典“五经”之一《礼记》中的一篇文章,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所作。南宋时,朱熹将其与《论语》《大学》《孟子》一起编订为“四书”。《中庸》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家典籍之一。

《中庸》的主要思想,是在论述为人处世的普遍原则。做任何事情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根据具体情况做到恰到好处,这就是中庸之道。全书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阐明性、道、教三者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指出“中和”为不变的恒常之道。

性,人之性,是上天所赋予的;道,人之道,是按照人的本性去做;教,教化,含有修己化人之意,使道得以修明。性、道、教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当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尚未表现出来的时候,这种状态叫做“中”;表现出来而又能合乎法度,就叫做“和”。“中和”是我们这个世界不变的根本之道。

第二,论述中庸之难行。中庸之道,非常难行,过与不及都会偏离中庸。君子能“时中”,故其为真中庸;小人不认可中庸之道,而以自己的认识为“中”,故实为反中庸。

第三,论述中庸之道的“体用”关系。中庸之道“费而隐”,其“用”广大而其“体”精微。它虽然高深玄妙,却体现在日用平常之中。其小者、粗者,即使愚夫、愚妇、不肖者,亦可知之、行之;其大者、精者,则察乎天地,圣人亦有所不知、不能。故中庸之道,应当从身边的平常事做起。

第四,论述“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最根本条件。诚有自诚而明和自明而诚两种情况。自誠而明,是天之道,它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得力于天命之性的全然呈现,只有生知安行的圣人才能达到。自明而诚,是人之道,它是通过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以明乎善而择之。我们一般人则需要通过“人之道”这样的过程才能最终抵达中庸之道。

第五,赞美孔子中庸之道。《中庸》对孔子中庸之道赞扬备至。曾言仲尼远宗尧舜,近法文武;上法天,下法地,故其道广大如天地,悠久如四时,光明如日月。

艺术特色

《中庸》体例完整,结构严谨,逻辑严密,表达了儒家哲学思想。它的艺术特点如下:

1.并举对比,相得益彰

《中庸》在语言形式上有并列对举的形式,两两相形,相得益彰。如: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一章)

从戒慎、恐惧于见闻,说明不可须臾离于道,又从“见显”出乎“隐微”而得出“慎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中”与“和”的关系。

除对举之外,也用对比的形式。上下相形,高低相对,对照映衬,对立比较,其形更显,其义更明。如: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第二章)

通过君子、小人并举对比,凸显君子、小人对待中庸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2.排比顶真,其气弥足

《中庸》各章,文字一般都不长,但运用排比手法的就有近四十处。运用排比法来铺陈其事其理,使之语意完足,气势磅礴,增强语言的说服力。如: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

《中庸》在第一章之首,开宗明义,运用排比方法,阐述何谓性、道、教,为一篇之根本,以下就逐章逐节从各方面演述这些道理。

《中庸》里又往往运用顶真的修辞手法阐述道理,一个紧接一个,层层密切联系,充分显示其相关性。如: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第二十章)

为政的根本在于得人,而能否得人则在为政者,只有为政者本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才能真正得人。运用顶真,把为政的根本所在阐述透彻。又运用顶真说明修身、事亲、知人、知天的紧密联系。

3.比喻引用,理充意实

运用浅显的、人所熟知的比喻,来阐明深刻的较为难明的事理,使人易于接受。如:

人莫不饮食也,鲜知其味也。(第四章)

用人人都懂得的饮食之事,比喻说明道之不可须臾离,而人们对之又不易察明,犹如天天饮食而不能细细品其味,事例浅显而喻意深长。

《中庸》里还大量引用了《诗经》中的语句,这是当时的风尚。引用《诗经》的语言来加以阐发和证明,使人信服,这也是《中庸》运用语言的特点之一。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如: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正。(第十三章)

引用《诗经》执柯伐木的诗,来阐明以人治人的道理。

比喻和引用,有时会紧密结合在一起,意义表达得更充足、更实在。

4.叠词反复,赞叹传神

语言中运用叠词,着重摹状,使声音、色彩、神情、状态更为真切,更为形象具体,更为具有真实感。运用反复的手法,是为了突出某种情况,使人感受更强烈,更深刻。

《中庸》里多处运用叠词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显示了赞叹传神的作用。如: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第八章)

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第三十二章)

“拳拳”,是恳切真诚的样子,赞扬颜回的为人。

“肫肫”,是恳挚的样子;“渊渊”,是静深的情态;“浩浩”,是广大的状貌。连用三个叠词,赞扬至圣之人态度的恳挚、修养的纯真、胸怀的广阔。

《中庸》里多处运用反复。如: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战矫!(第十章)

“强哉矫”,反复四次,着力回答了子路问强的内涵,一再强调什么才是真正的强。

总之,《中庸》一书,除了运用上述修辞手法外,还运用了夸张、回环、层递、设问等,使得虽是简朴的短章,而内涵却极为丰富,耐人寻味,发人深思。

选段赏析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选自《中庸》第一章)

◆赏析

《中庸》开头便说,中庸之道原本就存在于人天赋的本性中,为人之所固有。顺着人的本性行事,就是正道——中庸之道。人们据此修养自己和教化他人,就叫作“教”。

文章从极高处切入,大气磅礴,大有高屋建瓴之势,有力地说明了中庸之道原是天赋而“不可须臾离”的道理。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慎独”的要求。对中庸之道的持守,明处易,暗处难,人前易,人后难,一时易,终身难。“慎独”就是要求我们在思维和情感的萌发之时,就要端正而不失中庸之道。这是修己所必须经受的考验,也是实现“不可须臾离”的难点与重点。

最后从人的性情来阐释“中庸”之道。因为中庸之道就在人的本性之中,当我们的“喜怒哀乐”这些情感未发之时,人的性情自然是中正不偏的,这就是“中”(是先天的禀赋);而“喜怒哀乐”之情一旦抒发出来又都合乎“执两用中”,并且“无过无不及”,这就是“和”,这是后天教化所获得的。“中和”是天下一切情感和道理的根本,也是天下一切事物的普遍原则。在人类的世界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践行中庸之道,就会像宇宙万物那样达到“天地位”和“万物育”的极致。这就是中庸之道的神功造化。

猜你喜欢

叠词本性中庸
中庸自明
朱子《中庸章句》的诠释特点与道统意识——以郑玄《中庸注》为参照
保持本性方能异彩纷呈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中庸》:裹藏人生大智慧
“的”字叠词招聘会
ntheImportanceofCulturalFactorsinOralEnglishStudying
论现象学时空的实践本性
让叠词走进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