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深山哨所的夫妻
2022-05-30
天空才露出鱼肚白,赵克克和妻子刘俊兰就在哨所路口分手了,一个往山上巡逻,一个往山脚下走去。北山哨所,位于渤海边的一个无名小山上。每天赵克克担负管线巡护、洞口警戒、收发油值班任务。1500米的山路,他和妻子日巡3次,夜巡1次。9年来,他们的巡线路程已过数万公里。
夫唱妇随上山守哨
今年35岁的刘俊兰是安徽省临泉县人。大专毕业后,她回到家乡的一家外资企业做会计。
2012年的一天,公司一个同事介绍了现役军人赵克克给她认识,2013年1月4日,刘俊兰和赵克克在老家举办了一场热闹的婚礼。之后,刘俊兰辞去了会计工作,跟着赵克克去了驻地部队的小县城。她很快就在县城的一家教育培训中心找到了一份美术老师的工作,两人心里憧憬着把小家安置在县城里。
那天是周末,赵克克从部队回到在县城租住的小屋,和刘俊兰打一声招呼后,就钻进厨房里又是煮饭又是烧菜。一会儿的工夫,一桌美味可口的飯菜就做好了。刘俊兰开玩笑地说:“做这么多的好菜,你不会是有什么事要求我吧!”赵克克犹豫了一下说:“对,是有事和你商量。我们部队在北山上有一个哨所,别看哨所小,但是它承载着重要的工作任务。守哨的老班长退伍了,他把‘接力棒交到了我的手上。经过一天一夜的深思熟虑,我决定上山守哨。”北山哨所,刘俊兰有一次跟赵克克去巡查线路时,见过那个座落在山沟里孤零零的小小哨所,哨所既没有网络也没有邻居。虽然不理解,但刘俊兰还是尊重了丈夫的选择。
一个人“驻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北山上没有手机信号,哨所与外界联系仅靠一部电话,物资运输还需要肩挑手拎。独自守在山上,每周只能下山一趟,山上的赵克克牵动着山下刘俊兰的心。
一段时间后,刘俊兰心里不是个滋味:一个人守哨,吃了上顿没下顿,不如我上山跟他一起守哨,有什么事情也可以多一个人商量,最后她做出上山守哨的决定。刘俊兰马上去驻地找部队领导,把自己想上山跟丈夫一起守哨的想法说了出来。一周后,她的申请得到了批准。那天,当赵克克看到战友们把他在县城里的家当搬进哨所,他才知道刘俊兰不仅辞掉了工作,而且还退了租来的房子,一心一意地上山跟他守哨。顿时,赵克克热泪盈眶,他明白,刘俊兰要跟自己在山上同甘共苦了。
北山哨所不大,赵克克每天的工作任务就是查看洞库里的阀门仪器是否运转正常,还有巡护管线和收发油值班以及查看监控等。现在刘俊兰来了,赵克克就分了一些简单的事情让她做,他出去巡查管线,刘俊兰就留在哨所里守哨、查看监控、做记录。
3个月后,习惯了山上环境的刘俊兰就开始跟着赵克克一起出外巡查管线。1500米的山路,他白天巡查3次,晚上还要巡查1次,主要是查看是否有人或者是动物破坏管线。
毅然选择扎根哨所
刘俊兰上山的第二年夏天,他们的小家增添了一名新成员——女儿出生了。
女儿的出生给哨所带来了欢乐。可是,赵克克清楚地知道,有国才有家。于是他们把10个月大的女儿送回老家跟父母一起生活,夫妻俩以哨为家,日复一日巡山、查库,他们的“守哨日志”记录了各类险情和排故处置方案。
一次夜间巡查,刘俊兰跟在赵克克的身后。正是初春融雪的时候,路上布满一层冰凌,她脚下一滑摔倒在地,小腿当场被铁丝网划出一道血口子。怕赵克克担心,她并没有吭声。第二天一大早,刘俊兰留下一张纸条,悄悄下山处理伤口,等她背着一筐菜回到哨所时,迎接她的是赵克克的一顿“训斥”:“受伤了为什么不说一声,为什么不让我跟你一起去,回来了还要背一筐的菜……”理亏的刘俊兰只好向赵克克保证下不为例。
守哨的日子有苦有甜有抱怨,但刘俊兰从来没有打过退堂鼓。那天,赵克克回驻地部队参加会议、政治教育和训练考核。临走前,赵克克再三地交待工作上的事情,刘俊兰却调皮地说:“放心去吧,我都跟你巡了多少次线路了,保证完成‘首长交待的任务。”刘俊兰送走赵克克后,先下洞库检查储油罐,阴冷、潮湿的洞库散发出一股股呛人的油气味,但她早已习惯了这个味道,仔细地检查油罐的每一处,查看是否有渗漏现象。查完洞库,她又接着巡线……
一年又一年,日子如流水般向远方流去。赵克克和刘俊兰在北山相伴相守9年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他们获得了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家庭”称号,全国妇联“最美家庭”称号。
2021年底,赵克克在部队已经服役16年了,在“走”或“留”中需要做出选择。最后,他毅然选择了延期服役留在哨所。他说:“现在哨所条件越来越好,我们喝的水,巡逻的水泥路,都是组织为我们解决的,我们只有把工作干好了,才能对得起组织的关怀。只要组织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
如今,赵克克的大女儿已经在县城上小学,一家人只有周末才能团聚。夫妻俩依然每天检查洞库、巡查线路……1500米的山路,以及山上的洞库,永远是刻在他们心中的守望。
(摘自《伴侣》2022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