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择

2022-05-30蒋坤儒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2年31期
关键词:读物漫画绘本

蒋坤儒

(初看题目,不免思考,小作者的选择会涉及哪些方面?包含了哪些内容?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开始阅读)。

儿时的我,喜静不喜动,不喜欢像别的小孩子那样疯跑疯玩,而是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里拼乐高。后来,我发现书架上有一本叫《我是猫》的书,就央求妈妈拿来给我看。可当我翻开后,里面的文字如群蚁排衙,认识的更没几个,更别说读懂句意了。我面露赧色,妈妈笑着说:这本书你现在还看不懂,下午咱们去书店,妈妈给你选一些绘本。去了一趟书店,我收获了十来本绘本读物,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就这样,我踏上了阅读的旅程。

(习作从儿时写起,“我”依着自己的性格,选择了读书这个爱好,然后写了“我”与书初相识的过程。这样组织材料,条理清晰,行文流畅。这是小作者的第一次选择。)

图文并茂的绘本让我爱不释手。精美的人物、动物、植物图案,让我知道了自然万物的模样;通俗的内容,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绘本陪伴的童年生活是宁静的,也是丰盈的,前者溢于外在,后者潜藏于心

(本段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情感写出了“我”阅读绘本后的感受,语言的感染力非常强。)。

到了小学高年级,我依然不肯放弃绘本阅读,甚至阅读四大名著还拘泥于带拼音带插图的版本。这自然遭到了同桌的嘲笑:你都多大了,怎么还看这种书?语毕,我自惭形秽了起来,但家里那套精装的四大名著,我翻看过,里面密密麻麻的方块字,半文半白的内容,我读起来颇有些吃力,还是这种少儿版的绘本看着没压力

后来在朋友的影响下,我沉迷于漫画书,这一幅幅由图画组成的故事,读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轻松

(小学高年级,“我”的阅读内容与年龄渐渐不匹配,写出了此时的矛盾点:带拼音带插图的低幼化读物和缺少文字的漫画书已经不适合“我”的阅读需要,为下文“我”的再次选择做了铺垫。)

虽然我的阅读起步早,读的东西也不少,但这种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并没有给我的语文学习带来多少益处。上了初中后,现代文阅读题我做起来依然比较吃力,组织答案又缺乏一定的条理,成绩自然不尽如人意。一时间,我手足無措,不知何去何从。还是语文老师一语道破:要想提高对文字的敏感性,就得强迫自己多阅读,读名家散文,读大部头名著,读经典作品,漫画类的书肯定是不行的。读书要有选择,需要甄别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强迫自己每天读三十页书,纯文字的那种,慢慢地,我走进了书中的世界。后来,每天读三十页书已经无法满足如饥似渴的我,再加上我本就喜欢阅读,两三年间,读了不少书。在提升了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后,我才真正感觉到语文的魅力。

(上初中时阅读的短板,是之前喜欢看绘本和漫画读物所带来的,这样安排材料,使段与段之间的关系紧密,情节构思上不显松散。小作者听从老师的建议,阅读经典名著,结尾是他重新选择阅读内容后的收获。情节至此,点明标题。这是小作者的第三次选择。)

选择阅读,选择读什么,选择怎样去读,这一次次的选择,是我成长路上的一个缩影。现在,在文字营造的世界里,静静品味书香,成为最惬意的事。

(结尾言简义丰,引人深思。)

【陕西西安市铁一中滨河学校】

◆总评

习作围绕“选择”这个话题,取材于自己的爱好——阅读,写了自己三次选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妈妈对“我”的引导,有老师对“我”的教诲,也有自己的思考,这些构思让习作内容更加丰富。

习作出彩点如下:

1.题目即线索。习作从始至终都贯串着“选择”一词,选择阅读,选择读什么,选择怎么读,“选择”就是行文的线索。

2.行文有层次。习作没有单纯写一种选择,而是在成长过程中,选择越来越精细,越来越准确。一开始,“我”选择阅读绘本;上了小学,选择阅读漫画;上初中后,选择阅读纯文字书。这样构思,使习作内容不断深入,意蕴越来越深刻。

3.语言有文采。习作语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凝练,言辞简练而表意颇丰。四字词语等的运用,让习作文采斐然,如“面露赧色”“群蚁排衙”“津津有味”“图文并茂”“自惭形秽”等等,增强了习作语言的感染力。

(董问博)

猜你喜欢

读物漫画绘本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绘本
绘本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绘本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