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人工智能辅助高中古诗文教学
2022-05-30杜明月
杜明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以及教育场景中。生活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人工智能产品丰富便利着我们的生活;学术界,AI诗人小冰的出现让人工智能与古诗文接轨。教育智能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人工智能作为时代科技的新生产物,不可避免地会和人们的生活、教育产生新旧碰撞,同时也为高中古诗文教学带来新的辅助介质。
一、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古诗词传承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在中央的重视与推崇之下,诸如《中国诗词大会》《中华好诗词》《唐诗风云会》等传媒节目成功扩大了古诗词的影响,诗词才女武亦姝、诗词天才王恒屹等诗词高手让人不禁拍手叫好。然而,在古诗词传承看似呈现欣欣向荣的蓬勃景象时,古诗词学习依旧是让学生头疼的老大难,很多学生不禁发出“苦古诗词久矣”的哀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发出不爱学古诗词、学不懂古诗词的哀叹,归根结底是对古诗词本身没有兴趣,仅仅是把古诗词作为考试的一个拿分项,要想不在考试中落后于别人,只能去带着目的性去学习古诗词,这样的学习又会不得其法,陷入填鸭学习——更无兴趣的魔咒。古诗词给很多学生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枯燥无聊,恰当运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打破学生对古诗词的刻板印象,学生对古诗词没有兴趣的原因很多是因为古诗词“与我无关”,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无法在生活和实践中找到共鸣和印证,人工智能构造出联通“五感”达到“四识”的古诗文学习环境,实现了古诗文学习过程中学生兴趣的培养;人工智能实现因材施教,教师再注重对学生古诗文学习进步的表扬,实现了古诗文练习中学生兴趣的培养;运用人工智能模拟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与古诗词学习中的景象相对应,让古诗词与学生现实生活接轨,实现了现实应用中对学生兴趣的培养。
二、身临其境体味诗人情感
所谓身临其境就是利用VR技术将学生真正带入古诗的世界,利用人工智能让学生跨越千年的亘古时光与诗人对话。我一直认为古诗文教学要做到“五感”“四识”,所谓“五感”就是“形、声、闻、味、触”,提倡学生动用五感去体会去触摸;所谓“四识”就是认识、熟识、见识、赏识,这是古诗文学习的五个阶段,先是浅薄地读懂、理解,然后通過反复揣摩达到熟识,接着通过平行阅读、对比阅读举一反三拓宽自己的眼界、增长见识,最后达到对作者情感人格的赏识,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的养料。
人工智能是开启古诗文学习“五感”“四识”大门的一把钥匙,我们常常在教学时让学生去联想“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通过VR,学生可以置身其中,打破学生心中幻想与诗人所见所感的壁垒,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皆入我眼”。贯通了学生与诗人的所见所闻,体味诗人情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三、使课堂更加多维化
1.课前预习针对化
课前预习是十分必要的,它是学生快速进入课堂、教师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但是课前预习任务的检测却是困难的,利用人工智能就可以实现课前预习的针对化,例如让学生朗读古诗文,就可以录入到人工智能系统,通过语音校对帮助学生规范读音,教师查询作业情况就可以知道学生朗读水平,易错字词,然后制定教学方案。在布置完符合大部分学生水平预习任务的同时,可以对学习能力强、完成效率高的同学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预习任务布置,通过人工智能提高课前预习的精准性、有效性、趣味性,要让学生认为附加任务是一种奖励而不是负担,让更多学生积极提高学习效率。
2.课上解答及时化
如今的教育现状是一个语文教师要教导四十个甚至更多的学生,如果说能真正做到每节课都因材施教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了推进教学进度,教师也会以大多数学生听懂为主,很少会让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解答。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学生个人学习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条件,学生哪里存在疑问可以先用人工智能进行答案搜索,如果对人工智能的答案无法理解可以再向教师寻求帮助,这样既实现了课上问题及时解决和因材施教,也没有影响集体的学习进度。
3.课后练习个性化
学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匹配到满足自己需求,符合自己最近发展的试题,让接受能力强、学得快的学生可以得到“引领和“成全”,让学习困难的学生不感到自卑,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逐渐跟上大部队,而不是牺牲自己的学习需求迎合大集体。例如,在学习《沁园春·长沙》的时候,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可以完成字音识别、古诗文背诵、情感体味等基本试题,再在自身学有余力的基础上加入平行阅读对比阅读试题;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减少基础知识考察的比例,设置一些有思考性、拓展性的试题,这样一来,减少了学生之间的恶性竞争,也让每个学生得到了在自身基础上的进步。
四、共享海量古诗文学习资源
传统古诗文学习媒介大多是课本,课本知识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即使是一本编排拓展得非常合理的课本,也需要教师本身具有非常庞大的知识库且能够完美呈现在教案和教学媒介当中,才能帮助学生进行平行阅读和对比阅读。部分教师还是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对于古诗文教学也都是讲解作者、写作背景、写作手法等老几件。在基础知识介绍上浪费时间也必然导致没有足够时间关注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提升,学生实现举一反三、平行阅读或对比阅读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如果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就可以实现海量的学习资源共享,人工智能有着庞大的数据库,它将海量的古诗词收入其中,只要师生进行关键词的搜索,就能展现出想要学习的诗人情况、写作背景等基础知识,学习完一篇古诗,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又能立刻搜索出同类型、同情感的不同作者的作品,或是同作者不同时期的作品,省去筛选检索资料的时间,达到高效的对比阅读、平行阅读。
五、为教师提供更多人文关怀
平时教师要进行备课、讲课,要完成教学任务,要和家长沟通,保持家校联系,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身心健康,这些任务统统压到教师一人身上,可谓是分身乏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教师一键备课,搜集整理全球优秀教师古诗词讲解的课程资料,再根据学生们自身的特点对古诗词教学方法、顺序、讲解的知识点进行筛选整合,大大减少了教师备课、讲课耗力费时的状况;人工智能和家长进行一对一沟通,收集家长的问题,按照紧急程度进行排序,部分问题人工智能就可以解决,人工智能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反馈给教师;如果备课、讲课、家校沟通不再消耗教师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就可以将重心放在对学生进行人文关怀上面,在古诗词真正内化成为学生自身核心素养和精神源泉的关键关节中,实现心与心的交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