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我风采
2022-05-30
主题导语
尼采说:“每个人都是一个一次性的奇迹。”“只要这样严格地贯彻他的唯一性,他就是美而可观的,就像大自然的每个作品一样新奇而令人难以置信,绝对不会使人厌倦。”珍惜独特的自我,展现真我的风采,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光荣。
经典赏读
我更愿意做我自己
◎周国平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自负,其实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许多人,你可以说他是随便什么东西,例如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一个角色,唯独不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总是按照别人的意见生活,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生活,那么,说他不是他自己就一点儿也没有冤枉他。因为确确实实,从他的头脑到他的心灵,你在其中已经找不到丝毫真正属于他自己的东西了,他只是别人的一个影子和事务的一架机器罢了。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理性的关爱,这正是友谊的特征。有的人不爱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爱自己而没有理性,一味自恋,俨然自己的情人。在这两种场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这个更高的自我知道:自爱者才能爱人,给人以生命欢乐的人,必是自己充满着生命欢乐的人。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既不会是一个可爱的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别人。他带着对自己的怨恨到别人那里去,就算他是去行善的吧,他的怨恨仍会在他的每一件善行里显露出来,加人以损伤。而只爱自己的人也不会有真正的爱,只有骄横的占有。如果说爱是一门艺术,那么,恰如其分的自爱便是一种素质,唯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能成为爱的艺术家。
人与人之间有同情,有仁义,有爱。所以,世上有克己助人的慈悲和舍己救人的豪侠。但是,每一个人终究是一个生物学上和心理学上的个体,最切己的痛痒唯有自己能最真切地感知。在这个意义上,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最关心的还是他自己,世上最关心他的也还是他自己。要别人比他自己更关心他,要别人比关心其他人更关心他,都是违背作为个体的生物学和心理学特性的。结论是:每个人都应该自立。这些都是心中的自我应该知道的。
和自己交朋友,还要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这是一种修养。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获得理解是人生的巨大欢乐。然而,一个孜孜以求理解、没有旁人的理解便痛不欲生的人却是个可怜虫,把自己的价值完全寄托在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并无价值。成为真正的自己很难,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自己,你也会乐此不疲。
为别人对你的好感、承认、报偿做的事,如果别人不承认,便等于零。而为自己的良心、才能、生命做的事,即使没有一个人承认,也丝毫无损。我之所以宁愿靠自己的本事吃饭,其原因之一是为了省心省力,不必去经营我所不擅长的人际关系了。
我曾和一个五岁男孩谈话,告诉他,我会变魔术,能把一个人变成一只苍蝇。他听了十分惊奇,问我能不能把他变成苍蝇,我说能。他陷入了沉思,然后问我,变成苍蝇后还能不能变回来,我说不能,他决定不让我变了。我也一样,想变成任何一种人,体验任何一种生活,包括国王、财阀、圣徒、僧侣、强盗等,甚至也愿意变成一只苍蝇,但前提是能够变回我自己。所以,归根到底,我更愿意做我自己。
(选自《愿生命从容》,有删改)
●赏析
周国平曾说:“每个人的自我都是独一无二、不可重复的,每个人都理应在唯一的一次人生中实现这个自我的价值。”在这篇文章中,他以真诚的笔触、温厚的文字,告诉读者如何成为真正的自己。
文章先引用卢梭的名言,引出现在社会存在的普遍问题:“多数人忍受不了这个失去了模子的自己,于是又用公共的模子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变得如此相似”,然后指出“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呢?要“和自己交朋友”。首先要“有一个更高的自我”,这个“更高的自我”既要有“恰如其分的自爱”,还要做到“自立”;其次要“做自己的一个冷眼旁观者和批评者”,“它可以使我们保持某种清醒,避免落入自命不凡或者顾影自怜的可笑复可悲的境地”。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总结全文,强调了自己的观点:“所以,归根到底,我更愿意做我自己。”
佳作风采
这不过是个开场
◎一考生
张爱玲曾说:“出名要趁早。”我曾经也对这句话深信不疑,直到经过亲身体验,我才明白,一切成就和非凡,都是由无数个平凡的日子积累而成的。
在我刚踏入初中的时候,对自己抱有无数的期望,总认为自己肯定有异于常人的能力——可两个学期的校园生活告诉我,自己是多么平凡。我失望极了。
在某堂课上,我无意间向老师透露了自己的想法,下课后老师叫我帮她把教材拿回办公室,路上对我说:“你知道‘亚洲飞人吗?”“当然知道,是苏炳添。”我快速回答道,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不太明白老师问话的用意。
老师面带笑容继续说道:“苏炳添小时候成绩不太好,于是老师每天把他留下来,帮他辅导功课,苏炳添为了少补课就报名了田径队。”
“那他不就是坏学生了吗?他不爱学习。”我更疑惑了,忍不住问道。“是啊,至少那时他身边的人都是这么想的,可是,谁能想到在学习上表现平平的他,未来能有那么大成就?”
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笑着说:“对于苏炳添来说,这不过是个开场。后来,他一进田径队就展示了自己惊人的跑步天赋,他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比赛,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成为‘亚洲飞人。”
话音刚落,我们就来到了办公室门口,老师在我手里放了一颗糖,并说了一句令我印象深刻的话——“一切成功都是由无数个平凡的日子积累而成的。”直到这时,我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我将这句话铭记在心里,并以此来指导和激励自己。
我想,花儿未开放时是那样平凡单调,但开放后却十分惊艳;烟花升空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光点,但绽放后却璀璨夺目;毛毛虫的样子十分丑陋,但破茧后却能成为美丽的蝴蝶。老话说:“是金子总会发光。”对于初中生来说,人生的道路还很长,现在不过是个开场,不要因为当下的平凡就自暴自棄,相信自己、拼搏奋斗,一定能够演绎精彩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平凡不过是个开场,相信自己,活出真我,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点评
1.事例经典,立意深远。作文以“亚洲飞人”苏炳添为例,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平凡不过是个开场,精彩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给人以信心与鼓励,主题鲜明、突出、积极。
2.构思巧妙,颇具匠心。作文通过自己和老师的对话展开故事,将主旨淋漓尽致地凸显出来,语言简练,对话得体,语言表现力强,体现出谋篇布局的精妙。
(程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