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画银钩藏雅韵,翰墨丹青书馨香
2022-05-30
画家用笔留存缤纷世界,文人用笔揣摩人间灯火,书法家则用笔赋予文字生命。笔走龙蛇,铁画银钩,一撇一捺间,尽显文字的灵魂。可以这么说,汉字书法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是中国人襟怀、品格、学养、才情的体现,更是根植于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民族之魂!
汉字书法的雏形
中国的书法艺术始于汉字的产生阶段,“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语出《书林藻鉴》)中国人历来视诗、书、画为一家,或曰诗、书、画同源。
汉字的刻画符号,首次出现在陶器上。距今八千多年前,黄河流域便已出现了磁山、斐李岗文化,在斐李岗出土的手制陶瓷上,有较多的类文字符号,这种符号是先民们的交际功能、记事功能与图案装饰功能的结合。这些虽非现人能识别的符号,确实是汉字书法的雏形。
书法的演变史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从甲骨文、金文演变为大篆、小篆、隶书,再到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商至西周:各种书体相继出现,包括甲骨文、金文、石刻文、简帛朱墨手迹等,其中,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在数百种杂体的筛选淘汰中逐渐定型。
◆秦朝: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称为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的。
◆两汉:这段时期的书法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一为主流系统的汉石刻,一为次流系统的瓦当玺印文和简帛盟书墨迹。书法艺术的繁荣期其实是从东汉开始的。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扬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则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
◆南北朝:这一时期的书法进入北碑南帖时代。此时的书法以魏碑为胜。这一时期的无名书法家为主流,他们既继承了前代书法的优良传统,创作了无愧于前人的优秀作品,又为形成唐代书法百花竞妍的鼎盛局面创造了必要条件。
◆唐朝: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多。整个唐代的书法,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書、行书、草书等发展到唐代也都跨入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之前任何一个时代。
◆宋至元:如果说隋唐五代的书法是求“工”的体现,那么到了宋代,书法开始以一种尚意抒情的新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到了元代,书法变成了“尚古尊帖”,成就大者依旧在行、草书方面。
◆明至清:明代书法可分为以下阶段:1.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2.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3.晚明书坛追求大尺幅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明末书坛的狂放不羁、愤世嫉俗的风气在清朝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近现代:在书坛走向多元化的今天,书法艺术升华到观念变革的高层次上,无疑是迈了一大步。
书法的形态审美
整体形态美。中国字的基本形态是方形的,但通过点画的伸缩、轴线的扭动,也可以形成不同的形态,从而组合成优美的书法作品。结体形态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书法意趣的表现需要;二是书法表现的形式因素。就后者而言,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为书体的影响,如篆体取竖长方形;二为字形的影响,如有的字是扁方形,有的字是长方形;三为章法影响。只有在上述两类因素的支配下进行积极的形态创造,才能创造出美的结体形态。
点画结构美。书法的构建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各种点画按一定的组合方式直接组合成各种美的独体字和偏旁部首。二是通过将各种部首再按一定的方式组合成各种字形。中国字的部首组合方式无非是左右式、左中右式,上下式、上中下式,包围式、半包围式等几种。写作原则主要是比例原则、均衡原则、韵律原则、节奏原则、简洁原则等。这里特别要强调比例原则,对书法的点画结构美非常重要。
墨色组合美。墨色组合的艺术性主要指其组合的秩序性。作为一种艺术,书法的各种色彩不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一定秩序的。这里也有共同的美学原则,要求书写者予以遵守。如重点原则、渐变原则、均衡原则,等等。书法结体的墨色组合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对背景底色的分割组合,人们常说的“计白当黑”就是这方面的内容;二是点画结构的墨色组合。从作品的整体效果来看,不仅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平面结构,还要注意点画墨色的分层效果,从而增强书法的表现力度。
书坛上的名家
王羲之:天质自然,风神盖代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素有“书圣”之称。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世人常用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一句来称赞王羲之的书法。其作品《兰亭集序》更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
颜真卿书法初学褚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还与怀素和尚一起探讨书法。他对二王、褚遂良等人的书法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吸取其长处,彻底摆脱了初唐的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风。其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柳公权:书贵瘦硬方通神
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览唐代名家书法,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十六日》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等。
苏轼:我书造意本无法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等各家中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他讲自己书法时曾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苏轼的书法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有“天下第三行书”的妙称。
书法的意义
如果说我只简单地提到作字行文,文以载道的话说了一半,而且,别的办法也可以解决。而以书焕采,赋以生机,这一点上那就手写大有可为了。所以,我觉得作为汉字的书写,把它做成一门学问,这是应该的。虽然它做出来的作品是一个艺术的结果,围绕着这个艺术,又有很大的学问。比如写的字是哪个字,写的什么文,你得研究研究写什么文吧,如果文不对题,就会出笑话……
我到了一个大的饭店里头,很豪华,等到出来这个住宿的屋子到饭厅去的通路上,有一个大圆门很讲究,上面写了四个大字,叫做归去来兮,恰好这个作者就在我旁边,我问他这四个字什么意思。他觉得你怎么文化这么低呀,就是归去来兮,回去再回来呀。归去来兮,我说这是谁说的,一个古人,哪个古人?古人是这意思吗?就是这个意思,我认识那个古人不是这个意思,那是什么意思,他是说回家去吧,下边一句话我没说,就是这儿不接待呀,饭店里能挂这话吗?他不懂,归去来兮是什么意思,他的文才太差了,随便写就不行,就出洋相了。所以,我们写字能随便写吗?必须学文,必须要有文学的知识,必须要有历史的知识。
所以我深刻地感觉到,我们要想把写字这件事情、把书法这件事情,做成一个不被抛弃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学科,非常为我们国家所需要的一个学科的话,那就得好好学习。要把古今中外都要通起来,要通古今,知高低,这是我要谈的第二个问题。
(节选自欧阳中石《我的书法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