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日报》对两蒋去世报道的差异

2022-05-30

文萃报·周五版 2022年34期
关键词:民革蒋经国人民日报

根据台湾媒体的调查,台湾不论蓝绿阵营和地区差异,不论性别年龄,都比较肯定蒋经国的成绩。其实,蒋经国不光在今日的台湾受到追捧和感念,在上世纪80年代的大陆也颇受尊重。

蒋经国获得肯定

1988年1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的要闻版刊发了题为《蒋经国昨天病逝》的报道,内称:“据台湾电台广播,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于今天(指13号)下午3时50分因病逝世。”随后简述了蒋经国的履历:“蒋经国,浙江奉化人,生于1910年。早年留学苏联,1937年回国后,曾任‘三青团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国民党到台湾后,任党部主任委员等一系列要职。”该介绍基本客观真實,没有回避蒋经国曾担任的敏感职位。

之后的几天里,《人民日报》对蒋经国去世进行了跟踪报道,刊登了11封大陆人士悼念蒋经国的唁电,其中包括1月15日刊登的《中共中央电唁蒋经国去世》:“惊悉中国国民党主席蒋经国先生不幸逝世,深表哀悼,并向蒋经国先生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同日,中共中央除对蒋经国去世深表哀悼外,还赞扬了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独”的努力,并重申和平统一祖国方针不变,向台湾伸出了和平的橄榄枝。

此外,《人民日报》还在醒目版面先后刊载了屈武(民革名誉主席)、徐君虎(蒋经国老同学)、朱学范(民革主席)、贾亦斌(民革副主席)、毛彭初、毛椒初(蒋经国表侄)、王珠凤(蒋经国外甥女)、郑洞国(民革副主席)、孙越崎(民革副主席)、裴昌会(民革副主席)等人的唁电,关注度不可谓不高,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马英九曾认为,蒋经国有四大贡献:推动台湾十大建设、解除戒严、开放大陆探亲、力行勤政爱民。但除了这些政绩外,蒋经国对两岸关系的历史作用同样巨大: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二是解除戒严,开启两岸关系新格局——这也是蒋经国受到大陆方面肯定、尊重的最主要原因。

“蒋介石死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人民日报》对蒋介石去世的报道充满了火药味。1975年4月7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的角落里刊登了一篇短文:《蒋介石死了》。不同于带有温情的“病逝”一词,冷冰冰的一个“死”字,带有极强的轻蔑意味。短文的第一句话便给蒋介石定性:“国民党反动派的头子、中国人民的公敌蒋介石,4月5日在台湾病死。”对他的介绍则是:“蒋介石自从1927年背叛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革命以来,一直作为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代表,坚持反共反人民,独裁卖国。他双手沾满了中国革命人民的鲜血,中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武装斗争,终于推翻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逃到台湾后,在美帝国主义的庇护下苟延残喘,继续坚持与人民为敌。蒋介石集团的反动统治遭到台湾人民的强烈反对,内部矛盾重重……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

个中原因

从蒋介石“死了”到蒋经国“病逝”,前后相差13年,《人民日报》的语气和态度却大相径庭,个中原因十分复杂,除了报纸的客观性增强、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导致的政治风气转变外,这13年间两岸关系的巨大进展也是重要因素。

蒋介石去世时,中国大陆正处于“文化大革命”中,1966年6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一定要把五星红旗插到台湾省》,该社论对“文革”时期的对台政策起到了巨大影响,致使该时期的政策偏向于强硬;蒋介石方面也一直鼓吹“反攻大陆,解救同胞”,两岸关系紧张。

虽然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在私下渠道有秘密接触,也有和平协商、两党交流的探讨,但在公开场合中,“解放台湾”是大陆的政治正确,“反攻大陆”是台湾的立场,对峙仍旧占主导地位。在这一大背景下,“文革”时期蒋介石被认为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所以在1975年《人民日报》关于蒋介石之死的报道中,有蒋介石“卖国”“沾满了中国革命人民的鲜血”“苟延残喘”等内容,确实也反映了当时大陆普通民众的一般性观点。(摘自《文史天地》)

猜你喜欢

民革蒋经国人民日报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优秀民革党员之家的决定
民革中央关于表彰第一批民革示范支部的决定
蒋经国不用日货
蒋经国曾贫困潦倒舀地沟油做饭
民革第十二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剪影
万鄂湘参加民革基层支部活动
蒋经国统驭台湾情报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