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作文备考指导
2022-05-30管永霞
管永霞
综观全国各地中考作文题,从命题形式来看,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命题”的形式占主导地位;此外,演讲稿、书信和以某句话为开头或结尾等形式,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中考试卷上,体现出中考命题“稳中有变”的特点。
从写作内容上看,中考作文主要针对考生个人成长、自然万物、社会热点、现实生活、情感思想等方面进行考查,贴近考生生活,让考生有话可说;不仅如此,中考作文还对考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写作水平等语文能力提出要求,力求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深刻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备考2023年中考作文时,同学们应该把功夫下在平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学习中的些许收获,社会上的种种感悟……都可以成为大家写作的源泉,使笔下的文字充满个性,富有感染力,从而吸引阅卷老师。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一、阅读积累
1.教材是最好的范例。
综览初中语文教材,文体丰富且典型。同学们可以针对各地考查较多的文体类型,把自己曾经写过的习作拿出来,然后对照课文,找到需要修改的地方,进行升格完善。如进行心理描写,我们可以参照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学习托物言志,我们可以多读读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进行深入论证,我们可以模仿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等等。
2.阅读材料不容错过。
同学们平时做过不少阅读题,许多阅读材料都文质兼美,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也能拓宽同学们的阅读视野。无论是主题立意,还是构思选材,同学们完全可以把阅读文本中的亮点融入自己的作文中。
3.广泛阅读不可缺少。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必备条件。只有多读书,才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正如古人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此外,阅读还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
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可以“移花接木”,但绝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内化,要与自己的切身感受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赋予作文鲜活的灵魂和独特的魅力。
二、重视立意
文以意为主,“意”即文章的主题,它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体现出一篇文章的思想深度。作文有了主题立意,构思选材才有主心骨。鲜明的立意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余音绕梁的效果。同学们在写作时必须要重视立意。
李森祥的《台阶》便塑造了中国农村里一个典型的农民形象。他的血管里有中华民族拼命硬干、坚忍不拔的精神,他身上的优秀品质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中国农民的突出特征。但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远不止于此,这一形象还告诉我们,农民创业之所以如此艰难,根源在于经济落后。实现亿万农民希望的关键在于,要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以此迅速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中国传统农民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如此,作品的立意就不仅仅停留在对父亲形象的塑造上,而是把视角延伸得更广、更远、更深:父亲是新旧交替时代千千万万农民的代表,在他身上透视出的是一个时代、一种思想。
该如何立意呢?
1.立意要准确。
作文的中心思想要正确、鲜明,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褒扬什么、贬斥什么,肯定什么、反对什么,都要很明确,绝不能含糊。而且,主题思想必须积极健康、乐观向上,不片面、不偏激、不功利,不推崇低级趣味,不只从个人立场上思考问题。
2.立意要深刻。
深刻就是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要关注对人生、对社会有意义的东西,能在一般的认知基础上再进一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那一点,并给人启示,引人深思。当然,深入思考不等于随意引申,不能无原则地拔高,它必须符合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如写记叙文,可写关于人生、社会的独特思考和感悟;如写议论文,可运用最近发生的或自己有切身体会的材料,展现独特深入的思想感悟。叙事是基础,立意是点睛,所谓“画龙点睛”,有睛“龍”才飞。
3.立意要新颖。
立意要紧扣时代的脉搏,如果是简单地套用、袭用前人的东西或脱离当前的实际,不正视现实,不回答新的问题,就难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此外,同样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比如写秋天,古人多以“悲秋”为题材,刘禹锡却写出了豪迈乐观之意:“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就是立意的新颖性。
三、关注结构
好的作文题目能让人眼前一亮,精彩的开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而好的结构能使读者快速理清行文脉络,把握内容,体会情感。精巧的结构就像一根“线”,把材料之“珠”串联起来。一般来说,主题是解决“言之有理”的问题,材料是解决“言之有物”的问题,而结构是解决“言之有序”的问题。下面是考场作文中常见的三种结构形式:
1.小标题式结构。
如杨振宁《邓稼先》一文,就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来表现这位两弹元勋的高尚品质。这种形式我们可以用来写人记事,因为其能使作文条理清晰,给人留下清晰的印象。
2.双线式结构。
贾平凹的《一棵小桃树》就有明暗两条线索,在文中,作者把小桃树的成长经历和“我”的人生经历比照着写,不仅赞颂了小桃树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而且借小桃树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告诉人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磨难,要顽强地斗争,不懈地追求。这就使文章内容有了厚度,立意有了广度和深度。
3.总分总式结构。
一般来说,这样的文章开头部分为“总”,点明题旨、引出下文,或设置情境、铺排背景。中间部分用三至四段,从不同的角度、方面来还原生活,描写人物、事物、场景等,这一部分还可运用并列式结构或递进式结构。最后是结尾,总结全文、卒章显志、呼应开头。总分结构是一种很重要的作文方式,易于掌握,实用性较广,同学们要好好学习、运用、研究。
另外,同学们还可以尝试把记叙文、议论文等作文体裁,依照书信、日记、演讲稿、剧本等形式进行“包装”,这种结构能使人耳目一新。但写作时,要符合特殊文体的格式,做到和谐自然,否则会适得其反。
总之,考场作文时间有限,建议同学们把功夫下在平时,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只有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考场上有话可说,从容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