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专家陈日胜:中国粮安根基稳固
2022-05-30谭海清王际娣
谭海清 王际娣
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重大考验之时,中国水稻专家陈日胜教授在接受《小康》记者采访时坦言“在中国,东北三省加上山东河北,五省的粮食生产如果丰收,就可基本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而陈日胜教授研究出以“海稻86”为亲本的耐盐碱水稻,可盘活我国2亿亩盐碱地产出粮食,中国粮食安全可谓是根基稳固。
南方的冬日艳阳高照,亚热带季风气候充足的光照和高温,让这里的耕种季比北方更长,小雪时节依旧是稻浪飘香的丰收盛景。在广东江门市海门镇,临海而建的江门市日胜抗逆性水稻研究院,正是凭借这里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临海的地理条件,对“海稻86”进行长期实验,开展耐盐碱水稻育种工作。
走进科研楼,稻香扑鼻而来,只见一个个透明密网麻袋装着不同品种的耐盐碱水稻种子,整齐码放在墙边。这些种子来年将如希望之火,为我国东北、西北等地的盐碱地带去生机。这些小小的种子,正是中国水稻专家陈日胜教授32年如一日的研究成果。
陈日胜是农业科学家,海水稻发现与耐盐水稻育种人和“海稻86”的长期培育者,现任广东海洋大学教授。
日前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一个重要议题便是全球性的粮食危机问题。在全球粮食安全面临重大考验之时,《小康》记者就耐盐碱水稻在助力乡村振兴及粮食安全等问题对陈日胜教授进行了专访。
海水稻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
米香浓郁,口感软糯且有嚼劲,煮熟的米饭颗粒分明,毫无黏连。如此独特的大米便是海水稻米。近年来,随着陈日胜教授研究的海水稻的种植推广,这种富含膳食纤维及丰富植物蛋白的大米也日渐被人们放上餐桌作为主食。
那么,海水稻到底是什么稻呢?
陈日胜教授介绍,海水稻是耐盐碱性水稻的俗称,能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种植生长,是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一类特殊水稻品种。因其具有耐盐(碱)、耐淹能力强的特性,是一种特异的水稻种质资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
海水稻种有适应贫瘠土地生长、抗病虫、耐盐碱三大特性,是海水稻区别于其他水稻的最大优点,此外还具有抗倒伏、抗病虫害以及抗涝等特性。经广东医科大学生物医药研究团队分析其产出的稻米也比普通稻米营养活性成分更丰富。
说起海水稻被发现,还要追溯到三十多年前。陈日胜教授回忆,在1986年,他在普查湛江红树林资源的时候,在燕巢村海边发现一株比人还高、看似芦苇但结着穗的水稻,当时他收下522粒种子进行繁育,将海水稻种子延续至今。
由于海水稻种子一年只能一造,导致其科研周期十分漫长。陈日胜历经多年的培育、通过各种实验进行筛选、改良,才将海水稻从起初亩产只有75至150公斤,到现在的亩产700公斤以上。
科研工作不仅是艰苦的,更是一个十分需要耐心的活。《小康》记者在实验基地看到,陈日胜教授早晨起床顾不上吃早餐就要先去查看培养基中的种苗发育情况。才长出约2-3mm的白色芽的海水稻种,就要将每一粒分开,用镊子其按照约10厘米的间隔,放置在培养基中。在接下来的数日中,其温度、湿度、盐碱度都要严格控制在一定区间内,比呵护一个婴儿还要小心。
陈日胜教授及其科研团队就是这样坚持了30年才有如今这意义重大的成果。“海稻86”(1986年发现)的名称也是他于2014年4月,向当时的农业部申请品种权,同年9月,该品种正式在农业部“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上公布。
稳中国粮食安全“耕”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就粮食安全问题,陈教授坦言,中国由于多年来对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此次全球性粮食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并不大,凭他多年的调查研究,“在中国,东北三省加上山东河北,五省的粮食生产如果丰收,就可基本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不仅有平原沃土,更有大面积的盐碱地。陈日胜教授在接受《小康》杂志采访时说,中国具备开发条件的盐碱地有两亿亩,哪怕只开垦一半种植“海水稻”,产量也是相当可观的。对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对拓展我们的耕地面积,都是很有价值的。
2019年以来,陈日胜及团队集中重点基地建设,东北地区以大庆为基地,西北地区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建立基地,华东地区在江苏南通市建立基地,华南地区的基地建立在广东台山市。“海水稻”在全国得到规模化产业化大面积推广,总计达到了60万亩。今年海水稻的种植面积更是扩展到了100万亩。
据了解,自2012年至2022年十年间,耐盐碱的海水稻已经从科研试验阶段发展到能进行产业化规模化推广的阶段。截至2021年底,已有8個海水稻品种通过国家耐盐碱区域试验申请审定,在全国范围内种植面积达60万亩,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山东、浙江、江苏、山西、新疆等10个省区市,品种覆盖全国4大类典型盐碱地。随着国家与各地对粮食生产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和科研院所加大了对海水稻的关注与投入,未来盐碱地利用面积也将迅速扩增。
纵观我国农业发展,前有袁老研究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有限耕地上的产出问题,如今陈日胜教授培育的海水稻种则大范围拓宽了耕地面积和复垦盐渍化盐碱化耕地,稳住了粮食安全“耕”基。
海水稻田里奏响乡村振兴乐章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全国范围内涌现出一大批的明星村、致富村。但是有些区域成片的盐碱地几乎寸草不生,更别谈种庄稼发展产业了。海水稻的推广种植,很好地破解了盐碱地搞生产这一难题。
当《小康》记者问到我国各处盐碱地的性质存在差异,海水稻品种的种植该如何选择时,陈日胜教授介绍道,当前我国各省份只要有地表水经过的盐碱地,就有相适应种植的品种,这也是我们不断进行科研实验的意义之一。
在新疆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这里泉眼众多,全年水量充沛,这里有喀什地区乡镇面积最大的盐碱地水稻田,这正是海水稻推广种植的成功案例之一。
记者了解到,新疆中农海水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经过4年14个品种的海水稻试种试繁,实现了将海水稻耐盐碱的基因与东北五常大米口感好吃的基因组合,选出4个适合喀什地区种植的海水稻品种,帕合太克里乡主要种植的是海水稻3号品种。
连片的盐碱地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从老百姓手中流转出来,进行机械化耕种,老百姓不仅可以每年拿到流转土地的租金,还能在农忙时节在海水稻种植基地务工获得一定的报酬。
不仅如此,由于海水稻种植无需打药、耐贫瘠少施肥,还有抗倒伏性;海水稻种植过程中,还可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在田间养殖龙虾、白对虾、螃蟹、麻鸭,形成多元发展态势;这对种植出绿色、有机、口感好的海水稻,有正向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这将给老百姓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好产业。
陈日胜教授还透露,这种海水稻田养殖的实验在海南美兰区南繁种植基地与海南省农科院合作又做了更深入的实验。因为海水稻有耐淹的特性,在稻田里放入齐腰高的水,让鱼、南美白对虾、螃蟹等有更大的活动空间,近期就可以去捕捞查看成果了。
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还说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今后,这些科研成果都将在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忆与袁老深厚情谊 将承其遗志
海水稻的发现及耐盐碱水稻成功育种,曾被袁隆平院士给予极高的评价——“海水稻种的发现是人类生活中的大事,希望利用这一宝贵资源,选育出更多高产优质高度抗盐的品种,为人类造福。”
陈日胜受到袁隆平院士的关注是在2014年“海稻86”通过农业部颁布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公报后。当时袁老对于他发现的海水稻,给予高度评价。多次见面交谈后,陈日胜教授与袁老结下深厚情谊。
陈日胜告诉记者,袁隆平是一位品德高尚、特别朴实的科学家。他和袁隆平见过多次面,最大印象就是,袁老没有架子,平易近人。他和袁老的多次见面,都是在长沙。他回忆,“第一次见面时,袁老第一句话就是问我是怎么来的,得知我是搭火车来的,袁老马上让秘书给我安排差旅费,让我回去的时候坐飞机。”亲切的话语犹在耳边,陈日胜说道。
先后与袁老见面,他总是开门见山,很关心海水稻的科研进展,关心遇到了哪些难题。“我后来去长沙跟袁老汇报海水稻的情况,得知已经在全国多个省市推广种植成功,袁老非常高兴。他说,你们做了非常有价值的工作。”陈日胜说。
为此,2014年袁隆平给当时的科技部、农业农村部领导写信推荐海水稻,专家组经过实地考察鉴定后,一致認为是一种特异的水稻种质资源,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和利用价值。这为后来海水稻研究及推广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据了解,当时,袁隆平团队也在研究海水稻,主要研究方向是“高产”,而陈日胜团队把研发方向聚焦在“抗性”,即耐盐碱性能。两个研发方向并不矛盾,按照他当时的思路,是希望先解决“抗性”的问题,再去破解抗病虫害、提高产量等问题。
如今,海水稻在全国推广的面积越来越大,惠及的老百姓也越来越多。陈日胜表示,今后希望有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到农业科研的队列中来,并会加大对海水稻的研究力度,找出水稻抗盐碱基因,培育出更耐盐、高产、优质、特色的耐盐碱水稻,继承袁老的遗志。
编辑/麦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