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杂文
2022-05-30史晓婷
史晓婷
阅读指要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件或动向的文艺性议论文。杂文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集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其本质为形象的说理,既重视逻辑思维的推演,也重视文采和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文章短小精悍、锋利隽永。同学们在阅读杂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了解文本特点,宏观把控。
杂文因其能反映社会事件或动向,能鞭辟入里地分析事件的因果,具有时代性,所以同学们在阅读杂文的时候,要熟悉其时代背景,透析事件发生的根源,这样有助于在阅读中理清其逻辑思路。同时,要注意杂文在选材立意上的“大”与“小”,艺术构思上的“虚”(讲道理)与“实”(举实例),行文布局上的“开”与“合”,语言文字上的“庄”与“谐”。
二、了解取材特征,敘议结合。
杂文的一般写作风格是:
1.从实入手,就实论虚。在杂文的写作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如何从具体材料出发,自然而巧妙地生出议论来。
2.褒贬适中,多取“典型”。杂文取材的一般特征是“大中取小,小中见大”,即从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中选取一个侧面或一点来做文章,“从一滴水里观沧海,从一粒沙中看世界”。
3.形象说理,叙议结合。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目的在于说理,手段则要求形象化。
三、把握内容性质,理解主旨。
我们读一篇杂文,要了解它是什么时候写的,是针对什么人、什么事写的,是“鲁迅式”的战斗性很强的杂文,还是谈工作、谈学习或批评某种消极现象的杂文。这些都决定着一篇杂文的写法、议论基调和语言风格。例如《文学和出汗》《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针对当时的反动文学观和反动舆论所写的,所以采用“揭微显隐”的写法来“立刻给以反响和抗争”,语言的格调是冷嘲热讽、幽默隽永。只有把握了这些,才能真正读懂文章,理解主旨。
三、体味语言风格,感受魅力。
杂文的形式多样,语言也因作者不同、针对的对象不同、谈论的问题不同、写作的社会背景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有的隐晦曲折,言近旨远;有的明白晓畅,酣畅淋漓;有的亦庄亦谐,尖锐泼辣;有的感情奔放,笔姿纵横;有的凝炼含蓄,耐人寻味。尽管风格不同,但都具有各自的艺术魅力,我们在阅读时要细加体味。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林黛玉发疯文学”,
一场风过留痕的狂欢
◎张冬梅
①在网络“梗文化”流行的背景下,新的互联网“话术”不断更迭。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网络,并在社交平台掀起一波“创作热”,各类模仿体、“语录新编”层出不穷,引发热议。
②网络玩梗常玩常新,从“杜甫很忙”到“元芳,你怎么看”,从“废话文学”到“发疯文学”,从“甄嬛体”到“黛玉体”,网友们在一浪浪玩梗大潮中不断追求新鲜感。不难发现,近年来,古典文学每每与互联网“造梗”碰撞,都会引发一波表达狂欢。此次,“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亦是如此。
③网络上对“发疯文学”的定义是“快乐又实用的文体”,“林黛玉发疯文学”又为之赋予更多文化味。在网友看来,它进可嘲讽,退可自嘲,用娇嗔的语言缓解尴尬和焦虑,既委婉表达了想法,又留有一定余地,特别适合网络社交。于是,模仿《红楼梦》中林黛玉语言风格的一些网络用语、“二创”视频、模仿视频等开始流行,影视剧中林黛玉“怼人”的镜头也被网友安插上了各种场景。
④当朋友许久没有回消息时,可以发“你大抵是倦了,竟回我这般敷衍”;当吐槽工作压力大,可以用“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虽然面临“庸俗说”的质疑,但“林黛玉发疯文学太好用”也道出了不少网友的心声。
⑤虽是戏言,亦有真心。“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根本上说是源于人们情绪表达的现实需要。在讲究情商和表达技巧的现代社会,如何体面表达、释放情绪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技能。而心思敏感却在表达上率真可爱的经典形象林黛玉,以及被认为具有浓厚文学色彩又不乏调侃意味的“林黛玉式”的表达,这一次成了被学习的“蓝本”。广大网友造梗,抛梗,用梗,或许正是借她之口,抒己之情。看似随意,看似“发疯”,谁又能说里面没有真情实感呢?在人际社交中,这有待细细品味。
⑥以玩梗的方式消解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寻找社交共鸣,本无可厚非。但令人担忧的是,“林黛玉发疯文学”这样原本作为一种个体宣泄渠道的表达方式,越来越成为收割流量的密码,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不觉被裹挟进这场“网络狂欢”中无法自拔。更值得警惕的是,不要让经典文化的“美味”在一浪又一浪的网络“翻炒”里失了味道,更不要因为玩梗过度而消解逻辑、稀释意义,最终走向语焉不详、肤浅无聊,让“某某文学”有一天真的沦为似是而非的“疯言疯语”。
⑦过往的经历表明,每一次的网络亚文化狂欢,都像一阵风。在“林黛玉发疯文学”大热的当下,我们或许更该思考,当新梗诞生、热潮退去,又有多少人真的会因为曾经的狂欢记住经典呢?但喧嚣过后,经历了“林黛玉发疯文学”的林妹妹,还能好好地做个“安静的美女子”吗?
(摘编自“广州日报大洋网”2022年3月31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玩梗常玩常新,互联网“话术”不断更迭,“废话文学”“发疯文学”以及各种体裁都是与古典文学碰撞的狂欢。
B.“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的原因是它赋予了更多文化味,用看似戏谑随意的语言来缓解尴尬和焦虑,道出心声,特别适合网络社交。
C.借助网络“发疯文学”等手段来体面表达,释放情绪,这将会成为在讲究情商和表达技巧的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
D.网红为涨粉、赚“眼球”而过度造梗、抛梗、用梗,没有细细品味,完全是经典的娱乐化、庸俗化。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立足“梗文化”流行的背景,由“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网络并引发热议进入话题。
B.文章在分析“林黛玉发疯文学”走红的原因时,也分析了其危害,正反对比,思路严谨,脉络清晰。
C.文章通过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结合现实场景来证明“林黛玉发疯文学太好用”这一观点,画面感极强。
D.“不要让经典文化‘美味在一浪又一浪的‘翻炒里失了味道”,运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又有生活气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疯文学”快乐又实用,其快乐表现为可进可退的口吻和不乏调侃的文学意味;实用则是借她之口抒己之情。
B.网友们脑洞大开,将林黛玉的“花式怼人”话术巧妙应用到各类生活场景中,各类媒体平台也掀起二次创作热。
C.“林黛玉发疯文学”原本是一种个体宣泄渠道的表达方式,当发展成收割流量的密码甚至让年轻人无法自拔时,是让人担忧的。
D.每一次网络亚文化狂欢,都像一场风,当热潮退去,如果能引发大家重温经典、反思经典,也算得上“风过留痕”的一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