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寻乌调查》客家方言词汇研究
2022-05-30蓝婷
蓝婷
关键词:寻乌;词汇;客家方言
中图分类号:H1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2)05 — 0140 — 04
1930年5月,红军攻克寻乌县城,毛泽东在寻乌县委书记古柏同志协助下,在寻乌开展了20多天的社会调查。毛泽东之所以选择寻乌,是因为”寻乌”这个县,居于闽粤赣三省的交界处,明了这个县的情况,那么赣南、闽西的情况也就有了大致了解。毛泽东同志不仅开了数十天的调查会,还到寻乌县委、木工店、商会等地进行实地调查,掌握了不少真实情况。在寻乌调查过程中,毛泽东同志凡事都亲力亲为,形成了几十万字的调查笔录,掌握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后来整理成八万多字的《寻乌调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3年编撰的8卷本《毛泽东文集》,首次刊出《寻乌调查》,是对毛泽东土地革命时期的最关键期作出的重大研究,其内容主要涉及寻乌的政治区划、交通运输、商贸情况、与旧有土地关系等等。《寻乌调查》中的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收录了大量的寻乌方言词汇。它不仅是一份经济调查报告,还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风俗文化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寻乌调查》中的方言词汇的分析与研究,可以了解土地革命时期客家方言词汇的特点。
一、寻乌方言的近现代研究现状
寻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端,隶属赣州市,寻乌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县城,是革命老区县,是客家聚集地,是资源丰富区,是连接闽粤的桥头堡。寻乌县当地居民大部分都属客家人,说客家话,属于客家县。刘纶鑫(2000)指出:“赣南客家话具有客家语音,词汇,语法的基本特征,但各地因地理位置和居民迁徙时间,来源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迄今为止语言学界对寻乌方言的调查研究关注不够,在一些对客家话或赣南方言研究中也鲜有涉及。我国《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分布较为集中的客家方言地区分为八片,三片在广东省,一块在广东、台湾两省,一块在上海,一块在江西省,两片跨赣西、湖南两省,寻乌就属于当中的宁龙片。刘纶鑫在《客赣方言文化对比调查》和《江西客语方言文化概述》两本书中较为系统的描述了寻乌话的音系及寻乌话的某些特征,但对寻乌话只是做了声韵调的简单调查,并没有整理出寻乌方言同音字汇等。
总之,在现有的少数通论性著作中,都只是涉及到对寻乌方言的简单描写,对于解决寻乌方言中的疑难词等,笔者暂时还没有检索到相关文章,说明寻乌方言的研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寻乌调查》珍贵的研究资料也为笔者提供了不少思路。
二、《寻乌调查》中的客家方言词汇
《寻乌调查》中含有客家方言的词,本文列出了使用频率较高的方言词及其俗语33个,其中判定标准和释义主要以《客家话通用词典》《梅县方言词典》为依据:
(1)洗身:洗澡。
火钱每夜三块铜壳子(即铜板),因为要点一盏灯火,还要烧水洗身,故要火钱。(《寻乌调查》第158页)
(2)赴圩:赶集。
(3)籴:买进的谷物,与“粜”字相对应,籴米;遏籴(阻止灾区来买谷物)(见《寻乌调查》第208页)
(4)毛:没有。“禾头根下毛饭吃”(《寻乌调查》第204页)
(5)粜:卖粮食;粜米,粜谷。(见《寻乌调查》第209页)
(6)堪舆:在寻乌当地指看住宅基地和坟地的迷信职业者,通常称为“风水先生”、“阴阳先生”。(见《寻乌调查》第161页)
(7)嬲:客家话,玩,玩乐。举例:嬲[liau51]到暗都唔识转屋下(玩到天黑都不知回来)。嬲字在部分地方的吴语中,也表示”玩”。(见《寻乌调查》第192页)
(8)冇(肨):形容词,中空,胀膨:~萝卜(空心萝卜)/灯盏糕~~起(油炸米糕膨胀胀的)。冇谷(”冇”,当地音胖,冇谷,无米之谷)也要分一点去。(见《寻乌调查》第208页)
(9)食:动词,吃,喝,抽:~饭(吃饭)/~茶(喝茶)/~烟(抽烟)”。“先生,食了朝?”(《寻乌调查第208页)
(10)系(係):动词,是:渠~客家人(他是客家人)。“先生,食了朝?”地主:”唔,系哦!”(《寻乌调查》第208页)
(11)唔:寻乌话唔是不要的意思。唔:副词,不:~声~气(不声不响)/~白(不白)(见《寻乌调查》第242页)
(12)佢(渠):他:寻嘞张先生,~唔在屋下(找了张先生,他不在家)/苹果,拿去食撇~(苹果拿去把他吃掉了)。渠,吴人呼彼稱。客家人一般写作“佢”。“捂掉了渠,我死都愿!”(《寻乌调查》第240页)
(13)莳田:插秧。(见《寻乌调查》第145页)
(14)着(著):动词,穿:~衣(穿衣)/~鞋(穿鞋)。“食也毛好食,着也毛好着。”(《寻乌调查》第203页)
(15)奴古:在寻乌话里,奴古的意思是像奴隶一样,白给你做,什么好处回报都没有。(见《寻乌调查》第151页)
(16)奶子(俫欸):孩子,如今客家地方话中用来称呼“男孩子”。(《客家方言》)据作者了解,时至今日,寻乌人已经很少或者不使用”奶子”的”儿子”一意了。(见《寻乌调查》第133页)
(17)等郎嫂(等郎妹):从幼抱来抚养,长大后与后来自己的儿子作配偶的女孩,别处叫做童养媳。现在等郎嫂在寻乌县城已经很少听到了,在乡下可能还会有这种说法。(见《寻乌调查》第133页)
(18)包栗:玉米。“种杂粮(番薯,芋子,包栗,豆子)”(《寻乌调查》第233页)
(19)火料子:用薄板制的简易棺材。(见《寻乌调查》第157页)
(20)新妇:媳妇(见《寻乌调查》第133页)
(21)鸡公:公鸡。“田信鸡每年一次,恁字上写明是“鸡公”,因为鸡公比鸡婆较大。”(《寻乌调查》第207页)
(22)山老鼠:形容人没见过世面的意思。(见《寻乌调查》第185页)
(23)谷笪(竹笪):蔑片编织的竹席(晒谷或搭棚用)。笪,《广韵》入声,曷韵,当割切。“现在讲竹器,谷箩,谷笪。”(《寻乌调查》第166页)
(24)脚:“脚”在客家话中作为名词用的时候,和普通话的用法几乎是一样的。如“他的脚断了”(脚骨折了)。作为词缀,在有些地方,用法和普通话是一样的,例如裤脚,山脚,墙脚等。但是在客家方言里“脚”放在名词后面一定是表示残余物,也指沉在液体底下的东西。(见《寻乌调查》第233页)
(25)埃:代词。1。稱自己:这本书係~个2。“埃,你”对举,表示泛指:~一句,你一句,唔知听人谁个好。北京话说“我”,客家多数地区皆称“我”为埃,广西一些客家地区称客家话为“埃话”。“先生,借点钱给埃!”“毛!”(《寻乌调查》第214页)
(26)番莆:根据调查,大部分人都不知道[fan35bhu35]的[bhu35]到底是哪个字,所以番莆的莆只是记音。寻乌方言中把南瓜叫做“番莆”,主要是以其来源和外形作根据的。(见《寻乌调查》第166页)
(27)塘背:池塘;寻乌话名词的附类方位词有一部分和普通话不同,如:上背(上面),下背(下面),那塘背也应该就是池塘的意思;但《寻乌调查》此处的塘背应该是一个地名。“古光瑞(塘背),二百多石,高小毕业,反动。”(《寻乌调查》第187页)
(28)墈:《集韵》:苦绀切,音戡,指险岸也。故俗谓土突起立者,为墈。普通话读为[khan],而客家语读为[xam](有些地区也读作[kham51]),音喊,陷。因此,墈是泛指险陡的堤岸,悬崖和土埂。而客家语的墈即为此意,此外,陡坡或沟壑之堤也可以叫做墈,如山墈,河墈,塘墈等。(见《寻乌调查》第126页)
(29)倒:动词,使倒下,横躺下,比如“倒树”(砍树)/“旗子打倒来放”(旗子横放下)/“倒手指”(扒拉手指)。
“除非死了人,“倒条把子树,搭墓棚”,才得允许。”(《寻乌调查》第201页)
(30)欢喜:动词,喜欢,爱好,“欢喜”食鱼(喜欢吃鱼)。“赚了一个就是一个,屠户人人欢喜。”(《寻乌调查》第142页)
(31)供:动词,落生;供养,饲养,“供子”(生孩子)/“供爹娭”(赡养父母)/“供猪”(饲养猪)。《广韵》去声,用韵,居用切:设也。(见《寻乌调查》第143页)
(32)过番:客家人称出国谋生为“过番”。(见《寻乌调查》第172页)
(33)康健:健康(见《寻乌调查》第179页)
除词汇外,《寻乌调查》中还收录了大批富有客家方言特色的俗语。俗语的内涵都是勤劳民众在日常生活中所学习归纳总结的各种成功经验、基本规律等,在老百姓中代代传承。如:“禾头根下毛饭吃”;“三标的货,项山的糯”;“蒸酒磨豆腐,唔敢称师父”;“不怕扯,只怕绝”等。
三、《寻乌调查》中的方言古语词考释
客家方言是一种在中古汉语基础上,独自发展演变并且吸取了其他地方口语成分的方言。因此,它还保留着许多古汉语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寻乌调查》中的部分农业类古语词,来窥见它跟古汉语的关系。
(1)坝《寻乌调查》中称沙洲或沙滩为“坝”,“河坝”或“沙坝”;据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2卷2891页,贵州省大方西南官话也称沙洲或沙滩为“沙坝”;又3卷3624页,四川仁寿西南官话也称河滩叫“河坝”。“坝”本是泛指中国西南平地或平原。《广韵》去声,韵必驾切:“坝,蜀人曰平地为坝。”后亦称平坦的地区,也不限于蜀地。宋黄庭坚《谢杨履道送茄诗》:“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坝里紫彭亨。”沙洲,沙滩都是较平坦的地区,故客家方言和西南官话“坝”引申泛指沙滩或沙地。
(2)坎《寻乌调查》中的“坎”指“高陡的堤岸”;据李荣《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3卷3624页,四川仁寿,贵州清镇西南官话河岸堤岸,河边也谓”坎”。《集韵》去声勘韵苦绀切:“坎,险岸。”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柳》:“至春冻释,于山坡河坎之旁,刈取箕柳。”“河坎”即指河边。
(3)镬《寻乌调查》中的“镬”指锄头;《说文·金部》:“镬,大也。“镬即今锄字。”《广韵》入声药韵居缚切。古书用例如: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卷十:“火山之南,地尤枯瘠,锄镬所及,烈焰应手涌出。”
(4)索子《寻乌调查》中称绳子为“索子”;据李荣,四川成都的西南官话也称绳子为“索子”。《说文》:“艸有茎叶,可作绳索。《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而索綯。”“索”即绳索。
(5)塘《寻乌调查》中的“塘”指“周围被陆地圈着的积水处,比湖小,比潭浅。”据《方言大词典》3卷4700页,贵州贵阳西南官话也称比湖小,比谭浅的积水处为“塘”。古时圆形的叫池,方的称塘。《国语·周语》:“陂塘汙庳,以钟其美。”三国魏刘桢《赠徐干》诗:“细流夹道生,方塘含清源。”此处的方塘在客家方言和西南官话中即指不大不小的积水处。
(6)莳《寻乌调查》中的“莳”指插秧;《说文·艸部》:“莳,更别种。”段玉裁注:“今江苏人以移秧插田里,谓莳秧。”插秧即移植秧苗于田中。扬雄《方言》卷十二:“莳,植,立也;莳,更也。”郭璞注:“谓更种也。”《齐民要术·种谷楮》:“移栽者,于二月莳之。”
(7)圳《寻乌调查》中的“圳”指稻田间的水沟。“圳”是后起字,本为“甽”字。《集韵》去声稕韵朱闰切:“甽,沟也。”《释名·释山》:“山下根之受留处谓甽”,即山下小沟。
限于篇幅,本文只列举了7个古汉语词。以上7个词语,农事动作类1个,农业地理类4个,农具类2个。由此可见,寻乌方言的承古性非常的强,并且从古至今古语词比较稳定,发展变化较小,这可能与寻乌是山区封闭地形有关。
四、《寻乌调查》中寻乌方言词汇的特点
上文列举了《寻乌调查》中的寻乌方言词汇,我们认为这些词汇有如下特点:
第一,保存比较多的古语词。《辞海》,古语词是指“随着词汇的发展与变迁,在现代话语中已经用别的词语所取代了的古代的词汇”。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黄伯荣等认为,古语词类不但包括了文言词,而且还包含了历史词语,只不过这种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尤其是口语中已经极少用到。纵观各家,异中有同,就是:古语词来源于古汉语文献,现代汉语仍在使用,只是“少用”而已。据查,《寻乌调查》中存在着不少古语词,如红索子(红绳子),乌衫(黑衫),禾(水稻),毛面巾(洗臉巾),饭甑(蒸饭的器具),食饭(吃饭)等。比如“倒”,在普通话中已说成”砍,劈”,但寻乌方言至今仍在用这个字,如寻乌人说“今天去倒柴”。寻乌词汇中的这些古语词具有明显古汉语的特征,是研究我国古汉语的“活化石”。
第二,在构词上,有丰富的词缀。《寻乌调查》中寻乌方言词的显著特点就是词缀种类繁多。首先,《寻乌调查》中最常用的词缀是后缀,书中最常见的后缀有“头”,“婆”,“客”,“子”等。如:排头、夫头、鸡婆、对头、客子、马子、来风子等。从书写形式看,这些词缀中的“子、头”等字都有一定的作用,表示某种人,具有名词属性。此外,寻乌方言还保存着前缀,如“老”字前缀,“老税户”、“老弟”、“老婆”等。此外“打”字前缀也运用得较多,如“打斧头”、“打雷公”等。词缀的运用使寻乌方言更加生动现象。
第三,体现了山居稻作文化。首先,寻乌方言中与山地生活和水稻栽培有关的词汇非常丰富。如山区地貌类,林木类,山地动物类,山地建筑物类,稻田类,农具类词语等都不少。另外,在《寻乌调查》中还有一些其他地区较稀有的特征词,但此类词汇对内有很大的一致性,对外有很大的排他性,是客家方言的代表。通过剖析它们所表现的社会内涵,发现他们集中表现在山居稻作上。例如“崠”(山岭)、“屋崠”(屋脊)、“岭”(山脉)、“嶂”(山峰)。有的词语反映出客家人常与耕地打交道。“坑”(积水洼地),也表现了客家山区地形特点是山多湖少。有的词语还表现出因为人经常与庄稼打交道,所以人们对庄稼和用它所做成的器物有细致的考察和独特意义的称说,如”精(谷物果实饱满)与“冇”(空心)相对,即精谷。其中精的饱满义应由它的纯粹,完美,精华义引申而来(《广韵》:明也,正也,善也,好也。)在寻乌方言中也有很多熟语,它所表现出客家的生活特点为:附近多山,多树,多野兽,禾(稻子)在农业种植业中占有了主导地位,另外还有番莆,南瓜等也体现了这种特点。鸡、牛、犬都是人类生活中有重要作用的动物。例如“禾头根下毛饭吃”又叫做“一年耕到又阿嗬”,反映了寻乌人一年到头都劳作,但是仍然处于食不饱腹的状态。这些方言词汇以及熟语,表明寻乌文化就是山居稻作文化。
五、《寻乌调查》中的词汇与赣方言、粤方言的关系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方言:“一种语言中跟标准语言有区别的,只在一个地区使用的话。如汉语的粤方言、吴方言等”。寻乌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寻乌方言不可避免会与赣方言、粤方言发生语言接触。沈家煊先生(2000)提出语言接触指的是话语或方言相互之间地域上临近或社会生活上相邻近(因而相互影响)的情况。寻乌在地域上分别与江西、广东接壤,两种不同方言地区的人在经济社会生活中有较多的交流,势必会产生一定的语言接触现象。方言包含了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下面讨论《寻乌调查》中的词汇与其他方言词汇的关系。方言词汇构词的差异是方言词汇差异的重要表现,词的内部结构形式主要是靠语音、语素、以及它们之间各要素的组合关系来表现的。从语素方面的差异来看,寻乌方言区与赣语区在政治、经济、民风习俗、社会人文等领域都有不少的共通之处,就方言词汇而言,客赣两方言在日常生活用语、民族文化传统词语上有许多相似,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如在《寻乌调查》中,寻乌人称“脸”为”面”,而现代赣语就跟普通话说法一样,也称“脸”;寻乌人称“伞”为遮,而赣语就叫“伞”;在语素顺序方面,《寻乌调查》中称“公鸡”为“鸡公”、“客人”为“人客”、“健康”为“康健”,而赣语几乎与普通话说法一致,与寻乌话语素的顺序是相反的。据调查,寻乌方言词汇与赣方言共有的词语并不多。而客家方言因为与粤、闽方言比较接近,所以在用词上也受到影响而形成了不少借入的现象。在《寻乌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类似“莳田、簸箕、耕田、包栗、番薯、面盆、遮”等等与粤方言相同的词汇,其中主要原因是语言的接触。通常,语言特点比较相似的语言或彼此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的语言,吸取彼此的语言成分比较容易。根据中国语言学家徐通镪教授对基础词语的统计与分析,在我国七大方言中,客家语与粤语的基本词汇最为接近,与寻乌地区在地域上与粤方言区接壤是密不可分的,其次,由于广东省地方经济、文化教育都比较发达,所以广东地区的人以讲粤语为荣,越来越多的客籍人主动学粤语,这也导致了客籍人与粤语之间的联系越来越深入。
六、结语
通过对《寻乌调查》中的地方方言加以分析和诠释,可以看到寻乌方言词汇的词缀使用非常丰富,让寻乌方言变得生动形象,极大的丰富了词汇,彰显了地方独特的人文因子。借助它,能够窥测到地方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习俗民情等,这都是非常宝贵的历史资料。《寻乌调查》中寻乌方言的使用,体现了毛泽东同志一贯的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甚至深入到当地的语言、文化中去。此外,由于《寻乌调查》完成于1930年6月,因此其中的部分词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当前,学术界对于寻乌方言调查的研究正处于上升趋势,这种趋势将会对寻乌方言词汇研究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寻乌调查》中的寻乌方言属于客家方言,客家方言作为七大方言之一,虽与汉语普通话同出一源,但在词汇的选择,发音和用法上与汉语普通话的区别较大,因此我们有必要好好地研究客家方言,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们的不同之处。本文通过对《寻乌调查》中寻乌方言词汇特点调查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到20世纪30年代寻乌方言词汇的使用情况,为语言界研究寻乌方言词汇及其特点提供一定的语料支撑。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毛泽东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温美姬.从古语词看客家方言与西南官话的关系[J].嘉应学院学报,2010,28(01):6.
〔责任编辑:杨 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