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危与机”

2022-05-30沈占胜

科学导报 2022年49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总书记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如此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是因为文化自信直接关乎国家富强更关乎民族振兴。新时代,文化自信不仅拥有许多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我们不能只看机遇或只看挑战,应辩证地看待二者的关系,使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一、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危机

西方文化对我国主流价值观带来冲击和挑战。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用暴力打开了我国大门,当时清政府软弱无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列强对我们的侵略不仅在经济方面,更体现在文化和价值观方面。在这百余年的侵略战争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已经渗透到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国人心里,他们崇洋媚外,认为西方国家的什么都是好的,一味地贬低自己,食洋不化,妄自菲薄。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在世界各国推行文化扩张计划,他们一直把中国看作“眼中钉,肉中刺”,并且把中国作为他们文化侵略的主战场。欧美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影响是很大的,打鼻环、唇环、整容等这些被一些青少年认为是很酷的事情,争相模仿,这些都是我们建设文化自信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应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懈怠,全力以赴应对这场文化之战。

  二、新时代文化自信面临的机遇

危与机总是同时存在的,它们就像一张纸的正反双面密不可分,西方文化对我们进行侵害的同时我们也可以主动吸收西方先进的文化。在世界历史的漫长进程中,每个国家都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这些绚丽多彩的文化我们应该积极学习,但我们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这些文化进行筛选和过滤,有利于我们的积极吸收,不利于我们的应该抛弃,换言之,就是要学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优秀的文化。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加強各国间的文化交流,积极地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借助这些优秀的文化促进我们文化的繁荣发展,并且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立场。

中华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一套中国独有的思想体系,体现着中华人民的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文化包含了我们锲而不舍、励精图治的文化精神特质。在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下,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华优秀的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这不仅能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学习中国文化,同时还展现出了中国的大国风采和大国魅力,让其他国家的人民更加全面详细地了解中国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应该“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都得到了极大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使我党对自己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自信。同时中国在各国设立的孔子学院、中国功夫的道馆、汉服体验馆等这些都是在向世界传播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并且优秀的中华文化在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受欢迎和认可。

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坚持把文化自信作为党的精神力量的源泉,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推动全人类进步。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占胜 )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总书记价值观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总书记的告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