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内容为王,抓住短视频媒体创新机遇

2022-05-30陈翠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微信内容用户

陈翠

2021年12月17日晚间,爱尔兰知名组合西城男孩(Westlife)现身微信视频号,专门为中国歌迷定制了一场线上演唱会,无数人的朋友圈沸腾起来,演唱会相关的内容被大量转发。这场演唱会吸引了超过2000万人围观,最高同时在线观众数近150万,创造了视频号诞生以来最大峰值,也让外界很多人意识到视频号在崛起。

视频号虽然有微信流量的支持,但在推出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对抖音、快手造成很强的竞争压力,如今风口似乎在转向。在短视频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中,媒体人应该如何厘清思路,抓住创新机遇?

“短视频+社交”模式,视频号流量入口优势凸显

自2013年“微视”开始,腾讯进入短视频赛道已近10年,对外公布过的短视频产品也非常多,但因种种原因,视频号出现之前始终没有跟上行业节奏,错过短视频红利多年。2020年初,微信采取冷启动方式,低调内测视频号,弥补短视频赛道空缺。彼时,短视频行业竞争红海,快手、抖音月活已达3.8亿和4.9亿,外界有不少声音也在质疑视频号推出时间太晚。

两年时间过去,情况正发生改变,视频号根植于微信生态极强的社交属性,得益于“短视频+社交”模式,其流量入口优势越来越凸显。2022年3月份,腾讯2021年四季报及全年年报出炉,视频号作为高频词汇,共出现13次,次数甚至超过了微信,视频号的人均使用时长及总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一倍以上。

根据视灯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视频号发展白皮书》,2021年视频号DAU(日活跃用户量)已超5亿,较2020年增长了79%,人均使用时长超35分钟,较2020年增长84%;2022年,视频号DAU有望达到6亿。综合来看,视频号在用户数据方面已经逼近抖音,未来很大可能会与抖音齐平甚至超过抖音。背靠日活超过12亿的微信,这就是视频号的天然优势。对积极谋求转型,降本增效、摆脱“游戏依赖症”的腾讯来说,短视频站上战略生态C位以及带来的巨大电商潜力,将成为其新增长动能关键。

从媒体产品形态来说,视频内容将成为未来10年内容的主体,从消费和个人表达角度来看,视频化表达方式将成为未来趋势。可以预见,在腾讯生态中,短视频不但是基础内容的重要构成,也将成为微信公众号的重要补充。随着功能逐渐完善,视频号过去两年通过快速迭代以及现象级标杆案例的打造,正努力补足微信内容生态短板。视频号作为微信生态中的一个“原子”,通过数十次迭代,陆续与公众号、朋友圈、小程序、企业微信、微信支付等其他基础组件彻底打通,相辅相成,形成在微信生态体系内自然流转的“内循环”。

除了流量,从业绩看,视频号在交易闭环促成角色上的表现也相当不错。2022年,腾讯全年财报中明确提及了视频号直播的商业化成果,而且看好视频号提供的商业化机会。在视频号直播服务、视频付费会员服务以及合并虎牙带来的收入贡献推动下,腾讯社交网络收入增长8%,人民币1173亿元,由于游戏道具銷售收入减少所带来的影响,也部分被视频号直播服务收入增加所抵销。

2020年,微信视频号在10月上线直播功能后,短短2个月时间内,就已经做到了日均GMV(商品成交总额)2亿的成绩。根据2022年公布的相关数据,视频号直播带货GMV(商品成交总额)在2021年末较年初增长了15倍,直播间平均客单价超过200元,整体复购率超过60%。

视频号在允许添加企业微信好友,与小程序、小商店打通,直播增设一级入口等重要动作后,直播带来的公域流量可以与小程序私域流量转化结合,打通供应商、品牌商等多方生态体系,形成直播电商交易闭环。这正是财报中,腾讯释放的商业变现潜力。从最新动态看,这种打通还在继续,2022年3月,认证企业视频号主页新增更多模块展示功能,包括微信客服、小程序等。这意味着,视频号不仅成为企业形象展示阵地,还新增了一个类似“官网”的购买渠道。

从微信重视程度看,视频号毋庸置疑已是未来核心。但目标显然不是再造一个快手或抖音,而是基于微信社交优势进一步发展,拓宽短视频和直播边界,成为连接微信生态内所有组件的最关键一环。对腾讯而言,短视频战略意义也很重要。尽管腾讯提出产业互联网概念并深入推进,但在广告大环境增长放缓,游戏行业监管加强情况下,潜力巨大、未被充分挖掘的短视频,无疑是寻找更多增长曲线的最佳选择。

短视频进入下半场,直面困境与挑战

尽管视频号的发展速度超出很多人想象,但在经历了多年的爆发式增长后,整体短视频行业的增速已有放缓迹象,开始走入下半场竞争。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88亿,占网民整体的87.8%,较,2020年12月仅增长1440万。《2021年移动互联网行业观察》同样显示,短视频月活用户与渗透率增量逐渐见顶,2021年9月行业新增人数降至3.23亿,对比2020年10月下降20.1%。从各方研报来看,随着时间推移,互联网平台的用户增长迎来瓶颈,以抖音快手为主的短视频行业增速放缓、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已成事实。

短视频行业能在短时期内快速发展,主要因为其综合了创作门槛低、碎片化和社交属性等特点于一身,加之精准的算法推荐方式,使得这一娱乐形式非常适合大众参与,大大促进了短视频的创作与传播。短视频的超常规发展又吸引着资本,的入局与配置,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在这个领域展开“军备竞赛”,这也为短视频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相比于图文信息,短视频更像是“快消内容品”的集中站,其内容更加生动、更具吸引力,呈现出“泛娱乐化”特征,体现着“娱乐至上”的价值取向。“好玩”“刺激”成为大多数短视频传播的隐性标准,符合这个标准的,就会广泛流行,不符合的则失去市场,最终被淘汰。

回顾媒介发展史,信息产品形态从文字媒介到电子媒介,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变革,文字在媒介形态的主导地位被打破,图像内容产品开始大行其道。文字和图像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载体,所要求的阅读习惯、思维深度和逻辑方式有着显而,易见的不同。文字对于用户的思考能力要求更高,而短视频则不同,在观看过程中,无数色彩丰富的图像稍纵即逝,给人,以直接的感官刺激,却没有给人留下深层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提出,美国社会由印刷统治转变为电视统治,正是电视的出现,导致社会公共话语权的特征由曾经的理性、秩序、逻辑性,逐渐转变为脱离语境、肤浅、碎片化,一切公共话语以娱乐的方式出现。更值得注意的是,当短视频用全新的、娱乐式的话语体系重塑、解构着传统文化、审美和艺术等人文要素时,也无可避免地带来社会价值观的侵蚀。

这一现状的出现,根源在于短视频媒介对内容生产组织与生产流程的重构。传统的媒体生产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从业门槛。一方面是从业者本身具有专业门槛,另一方面则是内容的传播渠道门槛。而在如今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短视频平台因其更便捷、更低的创作门槛,吸引了大量内容生产者,水平良莠不齐。这实际上造成了信息内容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巨大变化,过去的生产者和生产渠道,发生剥离,整个内容生产流程也发生了变化。

面对短视频行业乱象,政策层面也在行动。2021年,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明确规定短视频不得未经授权自行剪切、改编电影、电视剧、网络影视剧等各类视听节目及片段。2022年4月15日,中央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联合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短视频领域乱象”专项行动,将集中整治“色、丑、怪、假、俗、赌”等违法违规内容,进一步规范重点环节功能,从严整治功能失范、“网红乱象”、打赏失度、违规营利、恶意营销等突出问题。

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短视频行业进入下半场竞争,一方面面临自身用户增速放缓,一方面也面临外部政策监管趋强。流量放缓、监管趋严下的短视频平台需要找寻下一个增长点。如何平衡内容与变现,而不影响用户体验,是一个永恒难题。

坚持内容为王,媒体应扛起短视频内容创新大旗

媒体产业,内容为王,然而新媒体起初对传统媒体的颠覆,却并不以内容为突破口,而是以新的思路,在新的环境使用了新的生产工具。2011年起,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2012年起,微信公众号提供了新的媒体工具,两相结合,诞生了新媒体。不过,一旦大众习惯了新环境,新工具被熟练应用,流量红利消失,新媒体也就不新,最终还是要恢复内容立足的本色。

当然,媒体以内容立足,却不能靠内容盈利,媒体的商业立足点依然是流量。传统媒体,无论电视还是长视频,内容不好看吗?早期的报纸杂志,内容不优秀吗?当然不是,然而如果没有流量加持,再好的内容都是空场演出。

短视频平台带来了一场流量“狂欢”,当红利逐步消失,进入下半场精细运营阶段,媒体作为内容生产专业机构,更应该抓住机遇,在内容和流量,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中找到平衡。

内容为王,就要做到遵守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不编造信息,不传播谣言,内容生产者需要恪守新闻专业主义,提高媒介素养,关注用户需求,精益求精地生产内容。内容为王,需要重视视频内涵,杜绝低俗化,以人民大众真正喜爱的方式传播信息、知识、文化,这才是短视频生产者的关键取胜法则。

内容为王,需要增加知识储备,避免空洞。如果没有持续的知识输入,那么就会很难长久地进行知识输出,也会很容易与社会脱节,被时代发展的浪潮所抛弃。要想做到持续稳定地输出高质量的短视频内容,生产者就必须保持不断学习的劲头,及时补充知识,确保短视频内容生产精品化。

内容为王,需要关注用户需求,以受众为中心。新媒体环境下,已经由传统媒体时代的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变为以受众为中心,吸引受众是任何媒介发展必经的取胜之道。短视频要做到更高效地传播内容,就必须关注用户的实际需求,知道他们真正想要的内容是什么,然后对应生产出个性化内容产品,让传播更有效率,且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当然,以受众为中心,并不是一味地迎合受众。

从短视频行业产业链来看,其产业链主要包括内容生产、内容分发和最终用户端。其中内容生产制作主要来自于UGC(用户生产内容)、PGC(网红经济公司、专业视频制作公司)和PUGC(“专业用户生产内容”或“专家生产内容”,将UGC+PGC相结合的内容生产模式)。如果更多优秀传统媒体从业者能在短视频平台施展才华,这对于短视频内容生态来说无疑是一种优势。

长期以来,短视频内容“泛娱乐化”严重,随着流量红利逐步见顶,监管政策逐渐趋严,用户的兴趣点正从“新奇”向“干货”转变,“泛娱乐化”内容也在向“泛知识化”内容转变。在短视频平台学习,成为新的用户需求增长点。数据显示,2021年,网友在抖音平台中“旁听”高校公开课,其观看总时长超过145万个小时,以一天上8节课、每堂课45分钟计算,相当于24万人在抖音上了一天课。来自清华大学的通识课程《生活中的经济学》,作为2021年最受抖音网友欢迎的公开课直播,单场观看人数就超过了100万。

在微信视频号生态中,知识拥有了商品属性,创作者可以将知识加以提炼、包装,传授给有需要的用戶,挖掘出商业价值。同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所需,有针对性地购买知识付费产品,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知识。2021年11月12日,在“双十一宠粉节”直播中,“樊登读书”共直播5小时,收获44.2万人次观看,最高同时在线人数9954人,总成交额达到206万,共卖出3487件产品,产品的购买转化率竟然高达13%。

2022年微信公开课上,张小龙透露,微信直播即将上线知识专栏,覆盖多个知识方向。同时,微信视频号即将上线付费直播间,视频号依靠微信,计划开启一个全新的知识付费赛道。B站、快手、头条系、百度、知乎也在加速知识付费赛道的布局。笔者所在的媒体,在今年3月份尝试开通视频号公益直播课堂,邀请行业专家、资深作者讲授专业知识,连续几场观看人数都超过10000人次。“短视频+知识付费”也给专业媒体的内容变现提供了可尝试探索的新通道。

“短视频+知识付费”市场未来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过,坚持内容为王依然是核心,持续创造多形态的高品质内容,才能抓住短视频媒体创新机遇。②

(作者单位:北京科印传媒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微信内容用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微信
关注用户
主要内容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微信
微信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