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葛根用量的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观察
2022-05-30郑灿
郑灿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葛根用量的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满足本研究标准的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103例分为2组,常规剂量组48例,大剂量组55例,两组经过1周的中药治疗,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颈椎生理曲度值评价不同葛根用量的桂枝加葛根汤的临床疗效。 结果:大剂量葛根组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常规剂量组(P<0.05);治療后常规剂量组与大剂量组颈椎生理曲度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桂枝加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疗效确切,加大葛根剂量对缓解患者颈部疼痛效果更明显。
【关键词】 桂枝加葛根汤;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
【中图分类号】R681.5+5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09-0108-03
随着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低头族的出现使颈椎病成为脊柱外科的多发病与常见病,并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部分学者认为颈痛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等其他型颈椎病的病理基础及前期,因此将颈痛定义为颈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属中医学“项痹”范畴,治疗包括中药、针刺、艾灸、推拿、练功等多种手段,大量研究[1-2]证实桂枝加葛根汤对风寒阻络型颈椎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而近些年中药颗粒剂因其携带方便、服用简单等特点被广泛用于临床,本研究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对103例颈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临床研究,观察不同葛根药量的桂枝加葛根汤(中药颗粒剂)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脊柱外科门诊就诊且满足本研究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的颈痛患者,共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剂量组(共48例,男21例、女27例)和大剂量组(共55例,男27例、女28例)。常规剂量组年龄最小25岁,最大48岁,平均年龄(37.19±6.02)岁;病程最短1 d,最长60 d,平均病程(13.71±11.31)d;治疗前VAS评分为(6.48±1.20)分;治疗前颈椎曲度值为(10.62±3.74)mm。大剂量组年龄最小25岁,最大46岁,平均年龄(35.09±6.14)岁;病程最短1 d,最长60 d,平均病程(13.47±11.17)d;治疗前VAS评分为(6.48±1.20)分;颈椎曲度值为(10.83±3.74)mm,两组患者构成、年龄、病程、疼痛评分、颈椎曲度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9、0.611、0.981、0.484、0.759),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2008年《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3]中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主诉枕、颞、耳廓等下头部、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②X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及椎问关节不稳等表现;③动力侧位X线或MR片显示椎节不稳或梯形变;④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忧郁症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背部疼痛)。
中医证型诊断标准:采用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颈部活动受限,僵硬,怕风畏寒,有汗或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或缓。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未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③诊断明确后自愿接受中药颗粒剂治疗,且承诺服药期间不接受其他药物、理疗等治疗措施;④接受电话随访及按研究要求完善治疗前后颈椎正侧位X线(检查费用由课题经费补偿患者);⑤年龄在18~60岁之间,未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内科疾病及治疗期间需治疗的其他疾病。
1.4 排除标准 ①服药周期不满足研究标准;②失访、影像学资料不完善。
1.5 治疗方法
1.5.1 常规剂量组 葛根20g(批号:1016263;规格:每克颗粒相当于饮片10.0 g),桂枝10 g(批号:1010903;规格: 每克颗粒相当于饮片12.0 g),白芍10 g(批号:0123023;规格: 每克颗粒相当于饮片10.0 g),生姜15 g(批号:1020163;规格:每克颗粒相当于饮片6.0 g),炙甘草10 g(批号:1010663;规格:每克颗粒相当于饮片5.0 g),大枣15 g(批号:1030703;规格:每克颗粒相当于饮片10.0 g)。用法:每日1剂,早晚各服一半,开水200 mL冲服。以上药物均来自于广东一方制药有限公司。
1.5.2 大剂量组 葛根40 g,桂枝10 g,白芍10 g,生姜15 g,炙甘草10 g,大枣15 g。用法:每日1剂,早晚各服一半,开水200 mL冲服。药物批号、规格、厂家同常规剂量组。
1.5.3 随访及复查 服药3剂后通过电话随访(第6次服药后24小时内完成)患者疼痛程度及是否存在相关不良反应;服药7剂后回院(最后1次服药后48 h内完成)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测量颈椎生理曲度,评估疼痛程度。
1.6 观察指标
1.6.1 疼痛评估 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e,VAS)[5]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情况通过量化处理进行评定,并进行比较。
1.6.2 影像学评估 治疗1周后对两组行颈椎标准正侧位片复查,并于侧位片上测量颈椎曲度值,对其治疗前后进行对比。
颈椎曲度值采用Bordens法[6]测量。具体方法:(标准侧位片)取齿状突后缘最上点与C7后缘最下点连一直线,测量颈椎弧顶点到该线的垂直距离,生理前曲记正值,后凸记负值。
1.7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均值比较,采用配对资料t检验;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由spss 22.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取α=0.05。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研究结果
常规剂量组48例纳入患者,2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拒绝完善治疗后影像学检查,共排除3例,最终共45例完成患者;大剂量组55例纳入患者,4例患者失访,排除4例,最终共51例完成患者。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 ;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大剂量组评分小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曲度值比较 治疗1周后,两组颈椎曲度值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颈型颈椎病属中医“项痹”范畴,《黄帝内经》认为风、寒、湿三邪侵袭机体是痹症发病的病因,张仲景《伤寒论》立桂枝加葛根汤治疗太阳病经输不利之项背僵痛,后世医家多遵仲景制剂临床用于颈部疼痛患者。检索近10年的万方医学数据,以桂枝加葛根汤或葛根汤为主治疗各型颈椎病的文献200余篇,有学者[7]加大葛根剂量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研究结果表明大剂量葛根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头晕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受此启发,在使用经方桂枝加葛根汤的基础上加大葛根用量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患者,在缓解疼痛方面,大剂量葛根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优于常规剂量组。
《黄帝内经》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风、寒、湿三邪是痹症发病的病因,而经脉气血运行是痹症发病的病机。 葛根性辛凉味甘,辛能散、能行,在外解表通络,在内畅行血气。 叶天士《本草经解》曰:“诸痹皆起于气血不流畅,葛根辛甘和散,气血活,诸痹自愈也。”徐大椿谓“桂枝汤为祛风圣药”。桂枝加葛根汤,方中桂枝汤解太阳经之风寒之邪,葛根行太阳经之气血,风寒之邪得散、经脉气血得通,故痹得除[8]。所以桂枝加葛根汤是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证良方。本研究中大剂量葛根组疼痛缓解优于常规剂量组,其根本原因未知,中药剂量标准化正是下一步中医药走向现代化的研究方向之一。
生物力学研究[9]表明颈椎生理曲度发生改变之后,将导致颈部肌肉群失平衡,颈部肌肉群失平衡是颈部疼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除中药外未采用其他治疗措施,治疗一周后两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未见明显改变,若同时配合可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治疗措施,如颈椎牵引或功能锻炼等,临床效果可能会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松涛.葛根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8):106-108.
[2]杨帏勋,李威廷,苏菲德,等.中医针灸结合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疼痛的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9,31(11):83-85.
[3]李增春,陈德玉,吴德升,等.第三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3):1796-1799.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学出版社,1994:201-202.
[5]WOODFORDE J M,MERSKEY H.Som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ubjective measures of pain[J].J Psychosom Res,1972,16(3):173-178.
[6] 陈银海,姚红华,杨忠.颈椎曲度的X线测量在颈椎病康复评定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康复,2007,22(3):156-158.
[7]孙公武,王雷.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葛根量效关系研究[J].光明中医,2014,30(4):756-757.
[8]苏先喆,吴东生.桂枝加葛根汤联合项三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45-47.
[9]YOON S Y, MOON H I, LEE S C,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ervical lordotic curvature and cervical muscle cross-sectional area in patients with loss of cervical lordosis[J]. Clin Anat, 2018,31(5):710-715.
(收稿日期:2021-09-17 編辑:徐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