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提升路径分析

2022-05-30徐敬军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传播新闻记者

徐敬军

摘要:广播电视台作为传统媒体,起到关键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的作用,在互联网、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广播电视台面临着越发严峻的考验,同时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对于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而言,需要抓住一切机会,尽最大的可能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创新媒体传播的方式,使得新闻工作者可以更好地提供新闻素材,为群众带来更好的新闻阅读体验。本文主要针对融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台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提升的路径进行分析,简述了在这一时代新闻工作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重点探讨了采编能力提升路径,希望通过理论的研究可以给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采编能力;传播;信息

目前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影响,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同时信息获取的速度变得更加的快速,这就给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人们倾向于使用手机等获取信息,这就使得新闻广播行业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融媒体的时代,结合多方特长,例如纸质媒体、视频影像等实现了新闻传播的多样性。基于此,探讨融媒体的时代,从事广播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如何提高自身采编能力,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下文将作具体分析。

融媒体时代

融媒体时代是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方式,和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相结合,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传递全新的新闻,由于融媒体技术融合了传統新闻传播方式和现代科技的优势,这就使得这种新闻传播的方式变得更加的受欢迎。当前移动设备种类、数量的增加,价格在不断地降低,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们抛弃传统的获取新闻的方式,对于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人员而言,如何才能更好地增加阅读量,这就需要其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更多地研究群众感兴趣的内容,结合当下的实际要点,改变传统的新闻编辑模式,将传统单一的文字报道的模式转换成为多样化的新闻内容,吸引更多的读者。

融媒体时代下,新闻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在当前融媒体的时代中,给新闻工作者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传统的新闻工作而言,通过文字的方式来吸引读者和观众,因而对于观众的吸引力是比较低的,在融媒体发展的时代,结合文字和视频的方式,多种新闻要点和新闻内容,使得观众对于新闻的内容理解更加的深入。

同时对于新闻工作者而言,和大众交流的机会变得更多,交流的成本变得更低,这就使得群众的意见可以更加容易就会被采纳,大众不仅仅是新闻的受众,同时也可以成为新闻意见的提供者,在网络发展的时代表达自身的想法和意见,进而使得新闻工作变得更加的多样化。

除了上述两点,在融媒体的环境下,由于互联网信息资讯比较丰富,所以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搜集信息,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多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可以报道的内容范围以及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挑战

由于当前各种APP都推出了新闻阅读的模式,这就使得每个软件兼具互联网新闻传播的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群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化,只有文字的新闻形式无法适应当前人们的需求,在阅读的时候,结合视频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员。对于从事电视广播的新闻记者而言,其原本的新闻传播者的话语权受到影响,同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变得更小,这就使得新闻记者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

同时各种新媒体技术的使用,使得更多的观点、更多的理念受到关注,吸引了更多的人员参与到表达自身想法的过程中;对于当前很多从事新媒体运营的人员来说,由于自身并没有接受专业系统的培训,因而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夸大其词、胡编乱造的情况,这就给当前的新闻传播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部分辨别能力较差的人员受到这些言论的影响,做出负面、消极的事情,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对于当前社会的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素。

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提升路径

在融媒体的时代,由于从事新闻工作的记者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不断地增加,因而为了使得新闻工作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记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编辑的能力,为观众带来全新的阅读体验。

扎根基层,听取新闻

对于新闻记者而言,需要不断地锻炼自身的基本功,既使当前信息获取的方式极为多样化,也需要深入地扎根到基层中,听取基层人们真正的想法,进而能够为最需要帮助的人们带来最大的帮助。对于任何的新闻事件,都需要有自身的想法,始终坚持积极的工作态度,深入到新闻发生的一线,为人们带来最真实的新闻报道,不断地加强和最基层群众之间的关系。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方面各种规章制度并不完善,这就需要从事电视台工作的新闻记者可以深入基层,听取最广大人民真实的心声,听取广大人民真实的意见,切实地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对于群众遇到的任何问题,需要及时地向政府进行反映,帮助基层的人们及时地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新闻工作才能获得更多基层人们的支持,在办公室是无法完成优良的新闻稿子,只有真正地体会到基层人们的困难,才能更好地帮助基层人民。

提高新闻的感知能力

新闻感知能力对于记者而言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在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对于新闻获取的方式变得更加的便捷,同时由于当前信息大爆炸,这就使得在大量的信息下获得自身需要的信息变得更加的困难,如何才能在大量的信息下找到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这对于新闻记者而言,是一项极为关键的事情,需要新闻记者可以不断地提高自身对于新闻的感知能力。

在融媒体发展的时代,新闻记者首先需要找到社会热点话题,确定信息的可靠程度,一旦确定信息的可靠性,需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采访工作,在进行采访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记者可以快速地掌握事件的脉络,做好对于新闻的获取工作,同时需要尽可能地确保被采访者的隐私性,避免由于后续过多的新闻流量给新闻当事人带来严重的生活影响。对于社会上发生的重大问题,需要定期地进行回访,直到确定事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的时候,才能取消对于事件的关注,进而使得自身关注的话题可以真正意义上取得最好的实际效果。

新闻记者需提升自己的“笔力”

在融媒体时代下,人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人”,新闻记者有时甚至没有民众获取信息的速度快。例如在一些灾害发生时,当地的人民能通过手机拍摄现场视频,这就是非常好的新闻素材。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要如何彰显自身的价值?那就必须从内容上入手,提升自己的笔力,做优质内容,让自己有别于这些民众,发挥自己专业新闻人的作用。

在任何时代下,“内容为王”都是适用的。新闻记者的笔力不是只体现在将所有事实报道出来,很多时候需要用一定的写作方法,才能让新闻更有价值。所以一方面要提升自己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要学会运用电视画面语言和声音的效果,给自己的新闻作品增添力量。让整体作品的叙事性以及故事感更强,让文字真正发挥自己的作用。这样的新闻作品既有事实又有思想深度,是每一个新闻人都应该追求的。

对此,新闻记者需要多学习新闻写作方面的知识,提升自己的采写技能。在采写的过程中要能够用文字表现出画面感,例如如下这个案例。《三源里菜市场的故事》“九个月身孕的老板娘推着独轮板车……她挑了一袋冰鲜龙利鱼……”。在进行新闻写作时,还需注意情节逻辑。新闻记者要明确,自己要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并将这个故事的中心思想提炼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重视凸显冲突,有冲突的报道才会跌宕起伏。对于自己写好的报道一定要细细打磨,因此新闻记者还需要具备删减的能力。我们常说,作为一个新闻人,如果要写2000字的稿件,至少要准备三倍的素材。删减的时候可以注意举例方面,比如同样的例子,举一两个即可。

在写作的时候,还有一些用词方面的技巧,例如多用动词,这样才能尽可能展示人们的动作,从而让整体新闻报道的画面感更强。在修辞手法方面,也可以多使用,比如用一个好的比喻,可以让新闻内容直达人心。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尊重客观事实。少用甚至不用形容词,多用动词,用简单句、短句。

做深度报道

这种报道对于一个新闻人的锻炼是十分全面的,其实,深度报道才应该是新闻行业不断发展的方向。但是在融媒体时代下,民众似乎已经习惯了快餐式文化,喜欢看各种“标题党”或者夸张的内容。这不是一种好的现象,作为新闻人,我们有义务将大家的思想纠正过来,给民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内容,就是一个重要举措。

深度报道主要指的是对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进行系统反映的一种报道方式。在这种报道中,重点在于挖掘和阐明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不断地对其进行追踪,最终揭示这一事件的意义。很多人认为在如今这个融媒体时代下,信息传播和手中阅读呈现出碎片化以及浅表化的发展态势,在这种背景下,深度报道已经失去了意义,或者说失去了生存空间。其实不然,做好的内容,做好的新闻,经得起时间考验,总会成为主流。那些劣质“新闻”,是没有生命力的。因此,作为新闻记者,要提升自己的采编能力,可以从做深度报道入手来对自己做全方位的锻炼。与此同时,这也是为促进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做贡献。

新闻记者可以着眼于社会热点问题,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做成系列报道。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积极搜集信息,做相应的采访,完成报道写作,这每一个环节都能有效锻炼自己的采编能力。例如,深度报道内容一般比较多,如何吸引读者的眼球,让他们耐心地读下去,这是一个问题。对此,新闻记者可以从深度报道的呈现方式上入手进行优化。如利用“观点+例子”的表达方式,将原本立意高或者题材重大的新闻内容,用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用“观点+例子”的方式讲好故事。而且,在深度报道中,新闻记者会更容易感受到做优质新闻的意义。

养成良好的采编习惯

在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要提升采编能力,还是要养成良好的采编习惯,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从事了这个行业的工作,就一定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价值,并且明确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在进行新闻采編工作的时候,永远都要搜集比自己想象中更多的资料。有充足的资料才能辅助后续新闻写作工作的开展。当完成了所有的采编工作之后,要从标题开始多检查确认几遍,做到细心、耐心。对于自己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的时候,一定要将最有趣、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开头,这是一个重要原则。面对每一个新闻点所写的报道最少三稿,不断地去打磨自己的内容,呈现出最优质的新闻内容。当进行新闻采访工作的时候,就一定要先构思故事,而不是等待采访工作已经结束之后,需要写作的时候才开始构思。在具体新闻采编工作中,自然会搜集很多的资料,这些资料并不是每一条都要用的,而是要在其中选择有价值,最有趣的。在采访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观察被采访者,这样能让最终呈现的新闻内容更加鲜活,而不是只用别人的话平铺直叙。

在具体采编工作中,还有很多良好的习惯需要采编人员自己总结。培养良好的采编习惯以及写作习惯,让自己的新闻报道工作质量更高。

综上所述,目前融媒体技术已经开始逐渐地代替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成为社会主流的新闻传播方式,对于从事电视台广播的新闻工作者而言,自身编辑的能力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及时地抓住时机,使用更加多样化的方式将新闻内容传播给群众,引导舆论走向更加积极的一面,在全社会内营造更好的舆论氛围,获得更多的群众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树家,基于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视界观,2020(4):1

[2]李莎,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能力的有效方法[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4):3.

[3]彭淑颖,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转型路径探索。记者观察:中, 2020(8)

[4]江媛,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提升职业素养路径研究声屏世界, 2020(17):

[5]张燕龙,融媒体时代下新闻编辑创新意识与融合能力提升路径[J]。西部广播电视,2020

[6]高春山,基于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传播力研究,2021.5(4):2

[7]谢景,融媒体时代提高报社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路径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

[8]李莉,陆广明,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记者采编能力提升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21,

[9]王世淳,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编能力提升路径分析[J]、数字化用户,2020(6):3.

[10]詹元鹏,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的转型路径[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

(作者单位:黄冈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融媒体时代传播新闻记者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融媒体时代如何培养记者的创新意识
融媒体时代,广播如何挖掘音乐节的声音价值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融媒体时代三网融合下电视新闻网建设的思考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