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中分论点的架构方法浅议
2022-05-30聂欣
聂欣
[摘 要]议论文写作中分论点的合理架构能起到支撑中心论点的作用。随着“思维与提升”核心素养的提出,学生写作的议论文论证逻辑能否自洽,结构是否严谨,已成为其是否具备“升阶”思维能力的直接体现。据此,文章通过分析学生在架构分论点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整理了在思维上、顺序上、表达上可以运用的架构方法:首先运用聚焦思维,厘清分论点的写作边界;其次,采用时间顺序、延展顺序或纵深顺序,将分论点写作内容结构化;最后,通过相关表达增强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联度,使整体逻辑严谨统一。
[关键词]议论文;分论点;架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15-0001-03
一、问题描述及原因分析
议论文写作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基于材料分析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来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已成为语文作文的高频考题。当前,审题立意是否贴合材料内容、是否符合命题要求,已成为评定作文等级的重要标准。于是在一线作文教学与训练中,审题与立意训练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点关注。然而,即便中心立意准确,若是分论点的架构出现问题,同样无法很好地支撑和阐述中心论点,从而产生割裂套作之感,最终影响议论文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可见,在写作议论文时如何合理架构分论点也是值得重视和探索的问题。
从高中生的考场作文入手分析,发现他们的分论点架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分论点的论证范围超出中心论点的话题范围;(2)分论点排列混乱且平面,几个分论点以并列关系为主,在同一层面展开论述且内容含混交叉,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3)分论点的语意表达与中心论点的关联性不强。
以上种种问题出现的原因,从学生的角度看,在于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太明确,不明白分论点的作用是什么,不清楚如何利用分论点更好地论证中心论点;即使清楚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也缺少可行的方法用于写作实践。从教师的角度看,在于平时教学训练中偏重于中心论点的确立指导,而忽略了分论点的架构方法指导。故笔者尝试整理总结几种常用且实用的分论点架构方法,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一点思路。
二、分论点的架构方法
(一) 思维上,聚焦中心论点,厘清分论点的写作边界
在议论文写作中,厘清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最基本的看法,是文章最核心的思想观点。分论点由中心论点衍生而来,从属于中心论点,作用是为中心论点提供有力的支撑。从范围上看,如果中心论点是一把枪,那么分论点应在这把枪的射程范围之内;从结构上看,如果中心论点是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分论点则是这座金字塔的层层基底。因此,架构分论点的第一步应是:运用聚焦思维,明确中心论点的话题范围,厘清分論点的写作边界。以下面这道作文题为例:
人是社会动物。古人立身特别注重“己”“人”的关系。《论语》中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的说法,《中庸》也说:“君子之学为己,小人之学为人。”大意都是君子要在自己身上下功夫,小人则专在他人身上做文章,“己”与“人”界域分明。但《论语》又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认为“己”和“人”应是一体的,紧密相连。上述材料能给你什么样的思考与启示?请结合你对新时代的理解与新青年的期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审题之后可以明确,立意主要聚焦“己”与“人”的关系,如果中心论点拟定为“立己达人,才能实现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为保证分论点在中心论点的“射程”范围之内,有两处写作边界需要注意:第一,重点围绕“立己”“达人”之间紧密的关系来写,不能区分割裂,各自论述。第二,“结合你对新时代的理解与新青年的期待”的要求说明作文的时间边界是“新时代”,角色边界是“新青年”。试想如果文章处处以古人、古事、古法作为论据来支撑论点、架构全篇,则意味着文章这座“金字塔”的坍塌。
可见,运用聚焦思维把握中心论点的话题范围,有助于厘清分论点的写作边界,将超出立意范围的内容剔除,进而在展开分论点论证时会更加集中、有力。
(二)顺序上,从平面铺陈到立体建构,将分论点写作内容结构化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学生作文中的几个分论点呈平面分布,即在一个维度展开论述,有时甚至会有语意交叉重复的情况。笔者认为,顺序即逻辑,将分论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架构起来,将浅显的平面铺陈转变为有层次的立体建构,则更能够突显作者的高阶思维品质,使作文更出彩。以下是三种常见且好用的架构顺序:
1. 时间顺序
当作文题给出的材料呈现话题范围较大、时间跨度较大的特征时,可以考虑按照时间顺序架构分论点,比如按照“过去”“现在”“未来”的顺序。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进行说明:
最近,一幅新闻照片被热转:京张高铁正式开通运营,一辆“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在北京居庸关长城下飞驰而过。古老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营造出深远的意境,象征着行进的中国。时间是万物的尺度,富含意义而充满魔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回首中国的过去,展望民族的未来,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作文大体框架:
中心论点:我们回味昨日的不凡与感动,怀揣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分论点:①昨天,我们用奋斗书写精彩,留下浓墨重彩的记忆。②今天,我们在奔跑中不断追梦,激扬梦想,砥砺前行。③未来,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定能众志成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这道作文题的材料以“中国的发展”为话题,论述的内容时间跨度比较大,因而写作时很适合基于时间顺序架构分论点。示例中运用“回首昨天”“眼看今天”“展望未来”组成时间线,贯穿始末,这有利于将“我们”中国杰出青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展示在读者眼前,从而使文章的视野宽广、格局宏大。
2. 延展顺序
延展顺序即由个体延伸到集体、由个别推演到一般、由小角度拓展到大视野,做到依次渐进,行而不乱,能体现写作者思维的延展和视野的开阔。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进行说明:
游客在景区乱刻乱画,已经不是什么新闻。2016年9月16日,北京房山区怪石山景区13处景观石遭人涂鸦,这13处涂鸦落款均为“陈志成2016.9.1”;2016年10月10日,NBA火箭队队员鲍比·布朗与队友游览长城时,在长城上刻下了自己的名字和球衣号码。你如何看待上面的行为?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作文大体框架:
中心论点:请重视举手投足间的修养。
分论点:①举手投足间的修养,展现一个人的品格(个人)。②举手投足间的修养,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城市)。③举手投足间的修养,代表一个国家的形象(国家)。
示例从“一个人”讲到“一个城市”再讲到“一个国家”,以由小到大的顺序展开论述。显然,该学生在论述时并没有拘泥于修养对于个人品格塑造的影响这一层面,而是将视野延展出去,强调举手投足间的修养还关乎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形象,将修养的重要性层层拔高,这样培养修养的必要性也就层层突显出来了。
3. 纵深顺序
纵深顺序是指,从材料中涉及的问题或现象入手,通过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纵深挖掘问题或现象的本质,探寻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分论点逐层深入,渐进分析,将问题或现象论述得完整且有深度。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进行说明:
材料一 长征六号研制团隊平均年龄仅为34.5岁;美国硅谷的成功创业家,30岁以下的占比超过60%。
材料二 全世界有12亿青年,其中87%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材料三 “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李大钊)
敦品中学拟举办以“时代机遇与青年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以参赛者身份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学生作文大体框架:
中心论点:把握时代机遇,担当青年责任。
分论点:①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是什么)。②青年是未来的主力军,创建青春的时代是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什么)。③青年人要用双手去奋斗,用智慧去创造,为时代画卷增光添彩(怎么做)。
该学生抓住了“青年责任”与“时代机遇”两个关键词,首先从“是什么”的角度思考,将“时代”定义为“这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这样不仅厘清了写作的范围,还将当今时代区别于过往时代的特征概括了出来,有利于展开下一步的论述,即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中,青年为什么要勇于担当责任?然后探寻该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通过因果论证展现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因为“青年是未来的主力军”,青年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时代的未来。面对机遇和挑战,青年更应该勇挑重担。构建更美好的青春时代是青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最后从“怎么做”的角度提出建议:青年人要“用双手去奋斗”,“用智慧去创造”,为时代画卷增光添彩。由此可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纵深顺序架构分论点,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论证有力,具有实操性。
(三)表达上,增强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联度
在厘清写作边界和话题顺序的基础上,学生真正落笔时还要密切关注语言的组织和表达。学生所作的议论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开头和结尾的论述能够紧密围绕中心论点,而中间分论点的论述则离题万里,以致文章有明显的拼凑感和套作感,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其实,分论点的论述应该与中心论点高度关联、紧密呼应,这样可以更清晰且直观地展现论证思路与观点态度。因此,在论述分论点时,应有意识地强调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将关键词视为“钩子”,把分论点“挂上钩子”。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进行说明:
材料一 在北京冬奥会上,拿到个人首枚奥运金牌的谷爱凌没有肆意庆祝,而是和铜牌得主玛蒂尔德一同前去安慰遗憾获得银牌的苔丝。谷爱凌说:“我们三个最后一起感受了这些复杂的情绪。我今天能够获胜,是她们激励了我。我们一起做到了!”
材料二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体现一种“我们”的理念,就像口号“一起向未来”中的“一起”,也体现的是“我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从‘我转向‘我们,是一个飞跃”。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学生作文大体框架:
中心论点:未来不是由“我”单打独斗,而是由“我们”携手同行。
分论点:①从“我”变成“我们”,彰显宽广胸怀,展现积极态度。②从“我”变成“我们”,体现责任担当,凝聚磅礴力量。③从“我”变成“我们”,并非随波逐流,而是美美与共。
示例聚焦中心论点中的关键词“我”和“我们”,指明未来应该转变“单打独斗”的思想,树立“团结一致、携手同行”的理念。在论述分论点时,时时提及、处处围绕“我”和“我们”,增强了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的关联度。这样表述既能与中心论点保持紧密的关联,又能使句式结构整齐划一,兼具论证的贯通性和架构的建筑美。
分论点的架构要基于严谨的逻辑、立体的结构、清晰的表达,这样才能为中心论点提供稳定而有力的支撑。当然,文无定格,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论点的架构方法本无一定之规。本文所论述的架构方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学生在娴熟掌握它们之后完全可以举一反三,兼而用之。写作议论文时,学生应先保证一系列具体写作任务的完成和理性逻辑结构的搭建,再充分融会独特的个人主观风格,以使作文有章法、有逻辑、有特色,璧坐玑驰。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