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探讨
2022-05-30
话题背景
治大国若烹小鲜。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使用了“社会治理”概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提出二十八字社会治理体系: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
“激发社会多方活力,形成社会治理体系”是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重点培育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公益组织是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也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
相较于政府、社区和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益组织在当前社会治理体系中是重要的参与力量,而非主导力量。公益组织不仅要求具有更大主动性以及更多社会治理责任意识和能力,而且需要政府给予更多的信任、支持、助力,才能够使社会力量得到发展。
讨论嘉宾
吕鑫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慈善联合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中华慈善总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马剑银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马天昊
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副秘书长
李山泽
某网络基金会专项基金主任
张晟
环球慈善特约评论员
焦點问题
1.社会治理中公益慈善组织的角色和定位?
马天昊
公益慈善组织是协同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力量。在社会治理中能够发挥沟通协调、链接动员、专业赋能、资源整合等作用。
张晟
公益慈善组织不是简单的承接发包甚至委托代理,而是政府管理职能以外的公共服务或者公益服务的重要补充部分,与相应管理职能部门对接,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单一领域的补足工作。
马剑银
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中,包括公益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李山泽
国内公益组织不应该生搬硬套很多西方的公益理论和公益治理模板,因为西方社会更加认同“小政府,大社会”的治理模式,有其特殊性,并和我国的国情不同。我国的社会组织更多的应该承担和作为政府参与社会治理的抓手和辅助政策机构,帮助政府一起解决社会问题,参与社会治理。
焦点问题
2.参与社会治理,公益慈善组织存在哪些短板和弱点?与其他治理主焦点
体相比,公益慈善组织有什么优势?问题
马剑银
公益慈善组织的优势在于能够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与服务,从而降低政府的社会治理成本,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马天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强调要重点培育“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这种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的社会组织优势在于对居民需求的理解以及与居民的天然联系,能够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积累和夯实社会资本,提高基层治理的弹性与韧性。
李山泽
先说优势吧,相对政府、企业等社会治理模式,公益组织的优势包括问题导向思路、目的性明确,解决部分情况下的“担当”难题,不存在或极少存在“干的多错的多”的顾虑。此外,非营利机构的社会第三方身份,可以综合统筹各方资源,达成多方共赢。公益组织面临的难题主要有:公信力、人才、资金、组织管理良莠不齐。具体来说,2020年武汉抗疫期间公众对国内某公益组织的能力质疑,导致公益社会组织公信力、影响力整体下滑;人才方面,专业性人才、经验性人才不足的局面普通存在;资金方面,受限于行业发展起步晚、民众对公益组织认识不足,导致行业整体募资能力与GDP发展不成比例,仅有个别重点高校教育类基金会能保持一定募资水平。
焦点问题
3.当前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焦点治理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公益问题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制度短板在哪儿?
马剑银
公益慈善组织的短板在于资金不足,人才缺乏,机构内部管理能力参差不齐,议题与力量分散,需要政府政策扶持与积极引导。
张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强调要重点培育“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这种扎根基层,深入群众的社会组织的优势在于对居民需求的理解以及与居民的天然联系,能够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积累和夯实社会资本,提高基层治理的弹性与韧性。
马天昊
第一是如何参与主流社会治理中的角色不明确,治理何种行为,提供何种公共服务,补充何种社会职能。第二是发展的规模上不去,掌握的资金规模和从事公益事业的覆盖面都与政府或大型企业相去甚远,无法形成更大影响力。
焦点问题4.当如何构建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生态?
李山泽
构建良性生态,首先,需要从政策层面为公益社会组织“正名”,解决“名不正言不顺”问题;其次,在发展初期,要有容错度;最后,为避免无序扩张引发行业、舆论危机,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监管、强化风控。
马剑银
一方面公益组织要增强自身的服务能力,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积极进行社会创新;另一方面政府要转变社会治理理念与职能,从权力管制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将公益组织视作社会治理的伙伴,积极进行协商合作,而不是将之视为下属,管理对象,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对待公益组织。这样双方努力才能构建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良性生态。这两方面都有赖于将社会组织治理的内容法治化,无论是政府还是公益组织,都在一个合理的法律框架中行为,有法治政府才能有法治社会。
焦点问题5.政府应该如何看待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如何优化制度供给?
吕鑫
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完善社会组织相关的法律与政策,深入推动其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各领域、各环节。一是降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门槛,即积极简化社会组织登记设立的程序、合理增减社会组织登记设立的条件。二是加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激励,即加大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力度、扩大社会组织的财政支持规模。三是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监管,即积极构建“政府—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组织监管体系、构建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监督机制。
李山泽
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在传统观念里,一直无法脱离“名不正言不顺”的束缚。各基层对于公益组织社会治理的认同度普遍偏低,很多偏远地区只认村委会、政府,不认社会组织,对社会组织的认知不够。
马天昊
政府部门要正确认识社会组织之于社会治理的价值;完善和畅通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在公共服务产品供应领域引入市场化竞争机制;提高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水平;限制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过分管制和干预。
马剑银
政府最重要的就是改变观念,将自已从社会治理的运动员角色中脱身出来,更多的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健康生态的引领者和纠纷解决的裁判者,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将一些社会性较强的事务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降低基层社会组织准入门槛,落实中央对重点领域社会组织加强扶持的政策,尤其是行业协会商会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类和科技类社会组织的扶持。
焦点问题6.为了更好参与社会治理,公益慈善组织应该如何做?比如怎样在这个领域实现科技创新或制度创新?
马剑银
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首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建设,而专业化建设内在地包含着利用新型科技手段,例如,互联网基础等来创新社会服务;其次要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例如,建设一些信息平台进行专门化服务,与其他主体进行信息共享。
马天昊
公益慈善组织要深入基层,将使命与战略的实现真正落实在基层服务之中;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持续打磨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掌握和运用好数字技术,提高参与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效能;掌握和了解政策,与政府等部门形成良性互动。
焦点问题7.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如何利用和发挥科技手段?
公益慈善領域的数字化,是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动能,是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路径,更是建设网络强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迈向网络文明、数字文明时代大潮下,公益慈善组织更要顺势而为,积极拥抱互联网技术,推动智慧公益,不断提高公益的有效性。在内部治理方面,要提高办公数字化水平,不断优化决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在慈善募捐方面,要运用好互联网公益平台、完善捐赠人服务系统,增强透明度、提升公信力;在慈善服务方面,要结合数字技术创新服务模式,研发服务产品,提高服务水平;在慈善传播方面,要推进媒体融合,凝聚向上向善的力量,营造人人公益的良好氛围。
焦点问题8.疫情之下公益慈善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
李山泽
疫情之下、灾害面前,以企业基金会为主的公益组织捐资热情高涨,决策迅速,捐资规模可观。除直接捐资捐物外,也有企业捐资助力灾后人才培养,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赋能灾害应对能力。
马剑银
在我国的防疫工作中,公益组织很多种实践也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一种探索,如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进行配合与合作。当然也有很多问题,说到底就是“社会协同”的机制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重要的是信任机制的建立。如果相互不信任,“社会协同”就是一句空话。基层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定位要更加清晰,不能单一化,例如,将社会组织都纳入到基层自治组织的管理体系中进行运作,强化了基层自治组织的行政化趋势。这都不利于良性的社会治理生态,而目前这种情况还非常普遍。
焦点问题9.公益慈善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和应对的对策?
马剑银
在公共危机出现的时候,社会组织能够利用其目标多元、机制灵活等优势参与进来,但同时也因为缺乏与政府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和信任机制,这种参与的效果并不明显。例如,武汉疫情开始的时候,政府和官办社会组织与民间公益组织之间的配合就不是很和谐,无法真正建立“社会协同”,关键还是在于政府能不能真正转变观念,将公益组织视为伙伴,而不是下属甚至麻烦制造者。只有作为社会治理格局中主导因素的政府观念转变了,新的格局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当然,公益组织同样要转变意识,提高自身能力。
嘉宾观点
张晟:公益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建议
公益组织应找准定位,立足于公益和慈善,积极拓展第三次分配的相关研究和实践,与相应管理职能部门对接,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做好单一领域的补足工作。重要的是,在政府管理职能以外的公共服务或者公益服务方面下足功夫,彼此形成互补,而不是简单的承接发包甚至委托代理。在资金获取方面,主要是项目要好。此外,经验、能力、执行力、人才团队和持续化融资能力等方面要大幅提升,实现高水平、低成本以及高附加回报的运营管理,如此使得捐赠者的意愿加强。成立公益组织行业协会,服务于公益慈善组织的规范化、长期化和资本化发展问题,从基本运营、合规法治、人才培养和培训,到资金运营管理以至融资运营管理,加强行业运营及人才发展的透明度,不但是资金的去向,也包括相关管理及运营者的从业经验披露等。
吕鑫: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监管
为了进一步提升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功效,还应当从监管体系和监管过程两方面入手,完善对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监管机制。
第一,积极构建“政府—行业—社会”三位一体的社会组织监管体系。其一,应当全面完善政府部门的监管体系,建立起由民政、财政、税务、应急救援等多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监管协作机制,确保监管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信息互通和协调配合;其二,应当重视发挥行业组织的监管功效,积极动员各类行业组织加入到对社会组织的监管体系中;其三,应当积极完善社会公众的监管机制,尤其是应当借助各类网络信息平台,建立便捷、高效的监督举报途径。
第二,构建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监督机制。其一,应当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之前的评审机制,建立以专业能力为前提、以组织信用为核心的评审标准;其二,应当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期间的信息公开机制,以供政府、行业和公众随时进行监督;其三,应当完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之后的评估机制,对此不仅应当完善购买服务的政府部门所开展的项目评估,而且还应当积极鼓励行业组织等第三方发挥专业优势,以全面反映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