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狮山高级中学首届“希望班”:且将温暖希望,撒作点点微光
2022-05-30华南
华南
6月26日,杭州市富阳区大源镇育才学校(大源镇巍巍希望学校)。礼堂很热闹,学生们穿着民族服装,笑着跳着围在护眼台灯和跳绳、民族舞竹竿旁边,唱起欢乐的歌。很多孩子眼中普通的文体用品,对于这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来说,是值得庆祝的礼物。“微光爱心基金”发起人、浙江省苍南县狮山高级中学首届“希望班”毕业生代表钱贤鑫、陈邦祥等人,不禁加入学生们的队伍。
随着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脱贫攻坚完成,在浙江,青少年失学情况已杜绝,山区和农村中小学硬件设施也得到极大改善,希望工程的工作重心早已从帮助青少年“有学上”转向“上好学”。
大源镇育才学校是富阳最早的专门接收外来务工随迁子女入学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也是一所希望工程学校,511名在校学生全部来自浙江省外,少数民族学生占40%。“我们了解到,这里学生家长都是来杭州务工人员,家庭收入普遍较低,学生基本和父母一起住在狭小的出租房,大部分是吃饭、睡觉、书房共用一室,居所房间照明亮度也不理想,在家学习环境较差。孩子在家看书写字没有台灯,对视力影响很大。学生带到学校来的必备体育用品跳绳质量不好,大部分都是几元一根的跳绳,非常不耐用,锻炼效果也比较差。”这是“微光爱心基金”第二次捐赠活动,钱贤鑫和陈邦祥在每次捐赠前都会做好调研。“农村青少年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对建立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视还不够,所以我们特意买了学习、体育用品。”
二十二年前,他们带着“希望”的印记和师长的期许从家乡出发。如今,他们正在将温暖和希望,化作点点微光,让充满爱心的光芒照得更远更广,点亮更多梦想。
一束光,点亮一个希望
2000年7月那个中午,烙印在钱贤鑫的脑海里:太阳炽烈,热浪袭人,在前往镇上准备拜师学技的途中,他被邻居骑摩托车追上,“邻居喊我:‘你们家来了老师,说让你上高中。你快回去看看”。
钱贤鑫家中贫困,小学和初中时,曾多次间断性辍学,“开学一两周后,老师见我没去上学,就会来家里劝访,再把我带回学校”。为了走出大山,他发愤读书,但奶奶心疼电费,晚上总是早早拉电闸。钱贤鑫经常等家里人睡熟后悄悄爬起来,重新开电闸,点灯继续学习。
家里跌跌撞撞供钱贤鑫完成义务教育,纵然中考成绩不错,他也没办法再读高中了。此行去镇上,他准备学印刷技术。
“我心态蛮好,想着人生总有机会继续学习。”二十年后,钱贤鑫笑着回忆当年的自己。
但回到家,听到来家里调研的老师说,学校开了“希望班”,他的中考成绩不错,可以免费读高中时,钱贤鑫还是惊喜得呆住了。“就是一道光,很暖的光,突然照进来。觉得有希望了。”父亲和以前不支持他学习的奶奶一个劲嘱咐他,“珍惜机会,好好读书”。
和钱贤鑫一样,陈上碧也是在一个溽热的午后,接到来自狮山高级中学“希望班”的“希望”。陈上碧家住苍南山区,父母是老实的农人,家里几亩梯田,都种水稻,一年四季不辞劳苦,也只能解決温饱,“那时没有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初中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一位当老师的亲戚用工资垫付,三年下来欠了几千块钱”。
对于当时陈上碧一家来说,几千元是一笔巨款,上高中,无论如何不敢再轻易找人借了。但陈上碧成绩好,父母也支持他读书,“中考后一直彷徨,爸妈还考虑继续借钱让我读高中;我想,如果家里负担不起,就出去学一门手艺,至少努力改善家里生活条件”。那时,陈家住的破旧木屋,地板都磨出了洞。
住在隔壁镇上的陈邦祥,同样因为中考成绩好、家庭经济困难,得以进入“希望班”。几年前,父亲做生意亏了一笔钱,母亲治病开销也很大,陈邦祥小学时经常不能按时交学费。他记得每月被老师催缴学费的窘迫,因此牢牢抓住来之不易的免费读书的机会。
因为贫寒,洪香雪比其他人迟两年上小学。每次开学时,父母都为学费发愁。她记得父亲曾说只要能考上高中,砸锅卖铁也要供她上学。可是即便砸锅卖铁,也要家里有铁锅。中考后的人生岔路口,希望工程将她带向有光的地方。
来自苍南县南宋镇的欧阳宝颂,由于父亲生病,家庭陷入贫困,14岁就辍学走上打工路。后来,她被老师叫回学校,勉强读完初中。全家因为无力承担高中学费而担心时,学校领导和班主任找到她,告诉她“希望班”开办的消息。多年后,欧阳宝颂说:“那是生命中的一缕曙光。”
……
在那个夏天,钱贤鑫、陈邦祥、陈上碧、洪香雪、欧阳宝颂等陷在各自困境里的学子,看到希望的光,从命运的罅隙里照进,引领他们走向一条通往更广阔人生的路。现已成为华普永明海外事业部亚太区负责人的陈邦祥,曾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对于普通人而言,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当你没有其他选择时,它一定是相对稳妥的路。”
一所学校,托起两代人的希望
对于时任狮山高级中学校长周宝惠来说,创办希望班是自然而然、必须要做的事。
周宝惠是苍南人。父亲是农民,一家住在镇上,“我们兄妹七人靠甲等助学金读小学,免学费,但每学期两元的杂费还是交不起,要分好几次才能交齐。那时小,很自卑”。1968年,18岁的周宝惠去东北当兵,三年后退伍回到家乡,在一家乡镇企业办公室做了一年文书,而后考学、读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金乡镇的初中当老师。
“我对贫困、对读书的重要性和渴望感都有切身体会。”周宝惠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苍南县为实现义务教育普及,教育资源向小学、初中倾斜,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在周宝惠记忆中,当时全县中考录取率仅有25%左右,大量想读高中的学生花赞助费到外地借读,更多家庭条件不太好、成绩又不错的学生,则没有这样的机会,“这对学生不公平”。周宝惠当时任苍南县金乡二中副校长,与县里几位公办中学校长商量后,他决定辞职,经县政府、县教育局批准,贷款创建民办高中。
1991年,狮山高级中学成立。学校定位是苍南县中考成绩在重点高中分数线下浮一定比例,学费比公办高中稍高,每年1000元。“我们想低分进、高分出,把学生培养成为达到大专分数线的标准。”
与现在受到追捧相反,当年民办教育不太被认可,学校第一年只招到50名学生。师资也普遍匮乏,周宝惠广泛召集退休高中教师,高薪聘请本地普通高中的年轻老师,“大学学历的退伍军人也要,凑齐了最初的教师队伍”。
谈起三十年前办学起步阶段,现已年近七旬的周宝惠笑言:“我的天!那太不容易了!干了以后下不来了。”他认准好师资才能提升教学质量,学校招生五年后,他开始从外地聘请优秀教师。又过了两年,学校达到每届招收6个班、全校1400余人的規模,资金稍有结余,师资力量也逐渐雄厚,他计划从社会上招收学习好的贫困学生到学校免费就读,“一方面帮助学生用知识改变命运;另一方面,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其他学生努力学习”。
1997年,周宝惠在苍南县媒体上打了广告,招收到第一批两名中考成绩好、家庭贫困的学生进入狮山高级中学免费就读。此后几年,帮扶一直没有间断。
2000年高考,第一批两名学生都考入重点大学。周宝惠觉得,这个模式可行,他拾起心愿,策划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帮扶更多成绩好的贫困学生上高中。
这与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简称“浙江青基会”)不谋而合。浙江青基会理事长周朝博说,相比义务教育的小学初中阶段,高中生学费高、学业压力大、经济负担重的困难更加明显。在此背景下,希望工程秉持“助农民的后代人人有书读”的宗旨,迫切需要跟随社会发展趋势进行调整和提升。世纪之交,浙江青基会在积极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大力开展家庭经济困难高中生结对助学的同时,动员高中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并给与一定的生活补助,让高中生安心学业。
在团温州市委、团苍南县委的协调联络下,浙江青基会在苍南县率先开设“希望高中班”,专门招录因为家庭贫寒难以继续学业的初中毕业生,帮助他们跃出龙门,改变命运。
这年暑假,时任团苍南县委负责人、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和狮山高级中学夏界东老师、团委书记梅岳军老师,沿着颠簸的山路,走访了苍南县所有当年中考成绩能够进入普通高中的贫困学生家庭,根据实际情况,挑选了30名符合条件的学生,免费就读狮山高级中学“希望班”。“首届‘希望高中班的设立,创新了希望工程助学育人的传统模式,让许许多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看到了希望,更加坚定了读书改变命运的决心和信心。”周朝博说。
双方约定,“希望班”学生免除一切学杂费,同时每人每月发150元生活费。周宝惠计算过,一个班30个学生,每年费用六七十万元。“这些费用全部由学校承担。”对于每年要偿还贷款的狮山高级中学来说,这不是小数目。
但周宝惠没有犹豫,“能承担。我没有能力解决全部家庭困难学生的读书问题,但我要竭尽全力,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
“人贵有志,学贵有恒”
2000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历史老师赖峰第一次走进狮山高级中学高一(1)班,就看到学生们整整齐齐坐在位置上,“眼神透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很坚定,很强烈”。二十多年后,赖峰依然记得那一幕。
这些曾经以为求学无望、准备外出打工,甚至从工地和流水线上回来的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机会,立刻爆发出惊人的求知欲。
在陈上碧记忆里,大家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早操、早饭后即开始一天学习,晚上熄灯后,还有很多同学在床上打着手电筒读书。因为家里住在山区,离学校远,三年间他每学期只回一两次家,其余时间都在学校学习。
钱贤鑫要求自己必须最后一个离开自习室,“宿舍晚上十点半熄灯,我几乎每天听到熄灯铃声才往宿舍跑”。
即使放暑假回到家,陈邦祥也一个人在家里的阁楼上埋头学习,“我姐姐对高中时期的我只有一个记忆:一个人坐在那里学习。阁楼没空调,屋顶被晒得滚烫,房间像蒸笼,我也不觉得热”。
高二文理分科后,赖峰担任文科“希望班”班主任。他记得班里的一位同学,高三时晚上熄灯后,偷偷跑到教室通宵学习,实在困了就趴在课桌上小睡一会,清晨起来接着上课。“后来老师们发现了,赶紧劝阻,‘强制他按时休息。”赖峰说,南方冬天室内没有取暖,湿冷湿冷,是侵入骨子里的冷,“晚上一个人在教室学习,多冷啊。可他就有这股劲!”
王玉玲说,“我们衣着朴素,我们懂事不闹,我们最早奔跑在操场上锻炼身体,我们静坐在学习氛围最浓的阶梯教室,我们出现在不肯熄灯离去的晚自习教室。大家共同的目标就是一定要考上理想的大学,改变家庭,改变命运。”
苍南县狮山高级中学所在的金乡镇是温州第一个年产值超亿的乡镇。这个人口不足十万的小镇,曾走出七家上市企业,创造十余项“中国第一”,是改革开放“温州模式”重要发祥地之一。新世纪之初,当地一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很好,学生穿戴很时尚。在物质方面,“希望班”的学生显然相形见绌。钱贤鑫家里距离学校虽然只有五公里,但坐车单程需要5元。那三年,他每次都是跑步往返。对于每月150元的生活费,他也很节省。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他还能省下几十元补贴家用。陈上碧平均每月花销不超过100元。在学校里,他几乎每顿吃豆芽和五香豆腐干,“一是因为便宜,一是因为自己喜欢”。
最初,自卑是他们难以避免的心态。
三年中,周宝惠对他们说的最多的是“别省着生活费,自己身体好了,是对家里最大的帮助”。干了一辈子教育的周宝惠当然知道高中读书辛苦,“每天早上五六点起床,晚上十点半熄灯后,好多学生还要再想办法学一会,营养跟不上,身体根本吃不消”。但学生们懂事,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还是忍不住节省。
在青春期的敏感中,自嘲与不屑有时是自卑的外衣之一。周宝惠至今记得“希望班”有一个男生,很聪明,但对待学习总是无所谓的态度,不太努力,课下也很调皮。老师叫他谈心,发现他满不在乎的背后,是对家里状况的担忧。“那名男同学住在金乡镇大渔乡,家里确实难处很多,影响了他的学习情绪,觉得再努力学习也难以改变家里的生活。春节期间,我们学校团委派老师到他家里家访,带上慰问金和慰问品,就是坚定他和父母的信心。”周宝惠说。
赖峰想办法在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中发现、解决这些问题。一次上课,一个学生趴在桌子上,赖峰叫了他几次,每次坐好不久,又趴下去。赖峰感觉不对,下课后,单独叫学生到教室外的走廊里,“一问,果然是他父母生了大病,原本就很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赖峰与他谈心,开导他,在生活上帮助他,“那时我们跟同学谈心,每次谈一两个小时都很平常。我们跟学生交谈得很深,反复谈”。
当时狮山高级中学外地聘请的教师很多,他们都住在校园里,赖峰也是其中之一。老师们几乎每天24小时与学生在一起,陈邦祥说:“不论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事,只要一抬头,就能看到老师在那里,很踏实。”在陈上碧的记忆中,“清早跑操,老师们就开始陪着我们,到晚上很晚,他们还得备课。他们很努力地教学,希望我们摆脱贫困”。他高中時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教书育人,“感觉很光荣”。
赖峰反复鼓励学生“人贵有志,学贵有恒”。他告诉学生不只通过学习改变命运,而且要不为困境所累,敢于在逆境中抬起头来前行。当时,国际大专辩论赛备受关注,赖峰受到启发,也在“希望班”举行辩论赛,辩题多围绕感恩、意志、学习等方面设计。“人有了自信心,不一定能成功,但没有自信,必定失败。我要扭转他们的思想,要让他们敢于表达,敢于相信,相信自己,相信老师,相信社会”。最初两次,学生们有些扭捏,后来信心有了,“辩论得很精彩”。
学校也对“希望班”倾尽全力。高一入学,周宝惠特意安排学校教务主任王丽凤担任“希望班”班主任,各科老师也都是高薪聘请的特级教师。图书馆、阶梯教室,日常都向学生们开放。周宝惠认为,这些学生很聪明,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水平相对较低,中考时相对城镇学生考高分的少一些。但进入免费高中后,生活上解除了后顾之忧,教学水平也提高了,成绩自然提升空间比较大。
事实验证了他的预想:高一学年结束,“希望班”的平均成绩已跑到苍南县普通高中重点班前面了,“这还是很厉害的,他们一下子就有信心了。高二时,成绩冲到苍南县前列”。
“希望班”不再简单地与“贫困”挂钩,而是志气、奋进的代名词。周宝惠记得很清楚,“高二后,很多普通班的学生要求到‘希望班学习,其他年级的学生也愿意和‘希望班的学生交往,觉得他们成绩好,肯吃苦,愿意学习他们的精神”。
狮山高级中学的风气在无形中改变着。在这样的氛围里,优秀的学习成绩多了一重意义——对意志与品格的认可,对人生的深层感悟。
2003年,狮山高级中学首届“希望班”全部考入大学。那名高一时因为家里困难太大而“不在乎学习”的男生,最终考过二本分数线,向着未来迈出崭新一步。此后二十年间,希望学子们都因此获得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并带着“希望班”时磨砺出的坚韧与自律,走出此前未曾想象的人生轨迹。
公益的种子植于心间
在狮山高级中学,与学习摆在同等重要位置的,是思想教育。在周宝惠看来,“人生观真正形成是在高中阶段。这个阶段,只要引导得当,会深刻影响到未来人生轨迹”。
作为温州地区第一个高中希望班,首届“希望班”始终将感恩与公益精神作为很重要的思想教育宗旨。
毕业多年后,王玉玲还记得,高一班主任王凤丽对班里同学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赖峰是江西赣州人,来狮山高级中学前一直在赣州市兴国县高中担任历史教师,是教研骨干、特级教师。在那片红土地上工作生活,他对“希望工程”并不陌生,“我们县里也修建了好几所希望小学,知道‘大眼睛苏明娟的故事。希望工程让贫困地区孩子能够上学,对贫困地区教育发展贡献非常大”。带着对“希望工程”和贫困的双重理解,赖峰为“希望班”精心设计每次班会,润物无声地进行爱心、感恩、立志教育。
团县委经常到学校开展团日活动,与学生们座谈。直到毕业离校前一天,时任苍南团县委书记还与“希望班”学生最后一次围坐而谈。陈邦祥已记不清讲的具体内容,但老师们殷切的眼神、会议室里期望与不舍交织的情绪,至今留在他记忆中。
公益与责任的种子,就在这些不经意的日常中悄然埋下。同学间互助、团结的气氛浓厚。“班级里,谁家临时有事,大家都会悄悄帮助他,捐钱、补课,一起渡过难关。我们是很团结的。”陈邦祥还记得,“希望班”高二时,一位高一的同学从宿舍的二层铺上摔下来,住院治疗,“希望班”同学一起找到老师,主动表示要捐款帮助他。
高中三年,钱贤鑫一直义务帮助食堂后勤洗碗,高三最紧张的时候也一直坚持,但他从不主动说起这件事。高中期间,他还联系县环保局、镇环保站,在全镇范围发起回收旧电池等环保公益活动。“‘希望班培养了我对社会的责任感,让我怀有对社会的感恩之心,那三年影响了我的一生。”
夏界东记得,这些学生学习好,品质也很优秀,他们高中时就曾表示日后要回报社会,“当时我们作为老师,觉得他们实现理想是很遥远的事。他们有这种想法,已经很让人欣慰了”。
“即便只是微光一缕,也要温暖世界”
从2000年起,狮山高级中学连续6年,每年均以10%比例招收贫困生为希望生,单独编“希望班”。在狮山高级中学“希望班”模式带动下,苍南县公办、民办高中陆续开办“希望班”,以“一般与重点相结合”的原则选择接收学校,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招收希望生。学校免收希望生捐助费、学杂费、代管费、住宿费,希望生享有在校生活补贴,成绩优秀者还能享受学校奖学金。
周宝惠说,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好转,以及国家脱贫攻坚、精准帮扶、“两免一补”等各类政策的惠及,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读得起书”已经不是困难的事,大家开始考虑怎样“读的好”,相应地,“希望班”的需求逐渐减少。
但希望的传递从未停止。
上大学时,王玉玲和室友们一起资助了一个小男孩,但由于没有正规社会组织的配合,爱心资助两年后中断,但她说,多年来,始终没忘记自己高中时是一名受助于社会的“希望生”,有机会要把爱心延续下去。
高中至今,不论读书、工作,钱贤鑫始终热心公益,这已成为他一种生活方式。在他带动下,家人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传递友爱、奉献、互助的精神。
因为觉得自己普通话不过关,陈上碧最终放弃了当老师的理想,温州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入中国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现任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在国防科工一线孜孜奋斗。很多企业高薪聘请,他都拒绝了,“我是受到希望工程资助走到今天,心中放不下那份责任。现在物质生活比我小时候已经不知好了多少,航天是国家战略,我愿意为这份事业坚守。”
二十年光阴,在大家各自的奋斗中转瞬而过。2021年,是浙江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12月2日,浙江青基会在杭州举办了“浙江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座谈会”,钱贤鑫作为希望学子典型到会发言。座谈会上,他介绍了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的经历,并表达了希望在浙江青基会专业指导下持续、系统投身社会公益的意愿。“经历过苦难,我们更知该以怎样一种勇气来迎接苦难;经历了感动,更知该以怎样的真情回报感动。”
12月19日,钱贤鑫主动联系浙江青基会,咨询设立公益基金的流程和要求,“他专程到办公室与我当面交流,非常诚恳地表达了将公益作为本职工作之外最重要的事情认真对待,给孩子和身边人起到示范榜样作用的意愿。”浙江青基会秘书长陈煜斌说。
最终,首届“希望班”毕业生决定在浙江青基会发起设立“微光爱心基金”,围绕浙江共同富裕背景下青少年在学业、就业、创业以及健康等方面的公益需求,大力开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的希望工程系列公益项目,进一步发挥“公益火种”的传递作用。
钱贤鑫和陈邦祥把《微光爱心基金》文案和《微光爱心基金设立报告和管理办法》发到“微光爱心”微信群里,同学们瞬间振奋起来。“高中毕业二十年了,我们首届‘希望班同学即将很正式地、有计划地一起做一件关于爱心延续的事。”王玉玲说。
今年5月8日,“微光爱心基金”成立仪式举行。因为疫情防控要求,有四位首届“希望班”学子、当年牵头实施苍南县首届“希望班”的团县委领导和周宝惠在现场参加活动。周宝惠到达时,四名希望学子齐刷刷起立,向校长鞠躬致谢。欧阳宝颂说:“20多年了,从没正式向周校长说一声‘谢谢,虽然谢意没说出口,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当年的每一位老师。”而在周宝惠心中,每个同学的性格特点、上学时的趣事糗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张口便讲。
这一幕幕,打动现场很多人。“我看到每一位希望学子求学的艰辛,看到他们心怀感恩,知恩图报,也看到周宝惠校长当年对他们的用心,和持续的关注。”陈煜斌说。“我为我从事希望工程和青少年公益事业感到自豪,也为身边需要帮助的青少年感到揪心,我有责任让当年的情形不再发生。”
时隔二十年,“希望”再一次将大家牵系到一起。浙江青基会在“亲青筹”公益平台上线“微光爱心基金”众筹项目,“希望班”学子们带头捐款,身边亲朋好友及浙江星宸会等公益组织积极响应,没几天首期捐赠达11万元。
夏界东和几位老师也都捐了款。夏界东说:“这些年他们一直坚守自己的许诺,如今有了合适的平台,完成了心愿。‘微光爱心基金的设立,让感恩、公益的接力棒一棒一棒往下傳,我们特别欣慰。”
与“微光爱心基金”大源镇育才学校捐赠活动几乎同时,现在在苍南工作、生活的“希望班”李先真等同学,也在苍南县莒溪镇大峨村,举行了结对帮扶困难学生的助学启动仪式。
从困窘中走过的首届“希望班”毕业生们,决定把基金设立初期的帮扶重点放在改善学生学习、体育锻炼的条件上,“2022年至2023年主要实施的公益项目为爱心小书房和希望工程安心助学”。因此,他们将首期基金用于苍南县爱心助学和建德市、富阳区希望小书房等项目。
周朝博说,浙江希望工程30年来,直接资助奖励青少年20余万人次,社会公益服务受益青少年超百万人。希望工程一直倡导“助人自助”理念和受益人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成长路径,“在钱贤鑫和希望学子身上,我们也体会到希望工程的理念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希望学子们从接受帮助,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立自强,成长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再到主动回馈社会帮助他人,做公益火种的传递者,体现的正是希望工程的精神,反映的是希望工程坚持助学育人、为党育人的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