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陕西加速技术产业化的路径分析
2022-05-30朱健楠张琳陈奕铭程宇威张文斌
朱健楠 张琳 陈奕铭 程宇威 张文斌
陕西作为国内教育资源前列的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底层技术积累;由于地处西部,产业商业化的先天短板并未完全釋放技术产业化的全部能量。秦创原的启动,为陕西打开了技术产业化的突破口,以“技术-产业-商业-教育”四位一体,助推陕西加速技术产业化进程。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我国不断追赶超越西方国家,科技创新被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以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首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从技术到产业到商业,如何推动高新科技产业化成为了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回顾不同时代从技术到产业到商业世界发生的变迁,故事各有不同,规律大都一致,每一个新的技术底层突破都会伴随着产业周期的更替,往往更替成功的案例都是同时抓住技术底层、产业应用和商业价值的共同价值。本文立足于西部地区,聚焦陕西的技术产业化进程展开分析,提出“技术-产业-商业-教育”四位一体加快技术产业化进程的路径,为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及技术产业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技术创新:发掘西部地区的优势和硬实力
技术产业化是将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市场化、商品化的过程,而技术创新构成了技术产业化的根本基础和底层逻辑。[1]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推动了产业革命的持续变迁,进而带来了商业社会的繁荣。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2]由于中国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世界科技中心也正在从西方走向中国。
工业革命时期后,产业的需求让以石油、煤炭、电力等为核心的能源行业井喷式发展,成就了以石油大王洛克菲勒为代表的能源巨鳄;互联网时期来临,产业的变迁让电脑作为载体走入千家万户,以操作系统、集成电路、芯片为代表的计算机行业爆炸式裂变,成就了微软、英特尔等科技巨头;随着移动互联网迅猛占据市场,苹果、三星等成为了世界前几位的超级独角兽。如今,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商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大疆创新、商汤科技等中国科创企业正蓬勃发展,通过创新性、突破性、颠覆性的技术应用,引领全新的产业模式和发展方向。不同于以往,中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具有独特优势。
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科技创新的高地,陕西是西北地区科教资源的聚集地,技术创新能力在西部地区遥遥领先。而从科创实力来讲,陕西的创新资金很丰富,主要科技指标保持在全国前列。西安拥有本科院校44所,数量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北京和武汉。同时陕西有8所“211工程”院校和3所“985工程”院校,以及中国航天动力技术研究院、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等众多的科研院所,科研实力雄厚。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25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9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6家。但从“科教强省”升华成“科技强省”,却面临着基础研究薄弱、科技成果转化不够等挑战。如今,陕西以建设国家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为契机,强化创新平台支撑,立足西部,发挥本土教育资源优势,推动技术创新与技术产业化发展。
技术产业化:秦创原改写陕西发展足迹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的重要指示,开展科技成果产业化行动,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成为科技创新中的关键环节。无论是哪种技术,不能实现技术产业化就无法充分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对人们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影响也无从谈起。重点产业链布局和科创平台建设成为技术产业化的关键。
2021年,陕西省明确23条重点产业链布局,加速建设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依托秦创原平台,有效打通了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促进技术产业化发展。根据陕西省产业实际,“十四五”期间围绕六大支柱14个重点产业领域,筛选出数控机床、光子、航空、重卡、生物医药、钛及钛合金、新型显示、集成电路、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乳制品、民用无人机等23条重点产业链。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形成一批世界一流、全国领先、陕西特色的产业集群。对此,秦创原积极构建“两链”融合发展格局,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引企业,增强产业创新竞争力。
作为陕西最大的科技孵化器和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秦创原聚集高校、院所、企业、金融、区域资源,打造立体联动“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3]秦创原的启动,意味着陕西把“创新驱动”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立足西部,秦创原更能有效发挥陕西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广布的特点。作为陕西省最大的科创平台,秦创原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形成紧密合作和优势互补,合力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助推陕西高质量发展。例如,西北工业大学对秦创原启动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持。西北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西工大科技园”)以“创新机制、贯通链路、技术引领、军民融合”为特色的创新改革,为实现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强体制机制保障。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结合陕西重点产业领域,2021年以来,西工大科技园将93项科技成果作价1.1亿元,在陕组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16家。同时,西工大科技园还建成了“学院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资金与政策保障,已孵化学生创新创业团队39个,孵化科技企业69家,并在总窗口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秦创原园区,助推科创企业发展,全力建好创新成果产业化平台。
引领创新,秦创原将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参与到科创事业之中,加快推动技术产业化发展。同时,在与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之中,秦创原也将发挥其优势平台作用,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将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培育一批科创企业和科创产业。
商业模式创新:多元迭代的价值共创
在技术产业化领域中,商业模式是打通技术与市场的最后一道关键阶段。目前,技术产业化中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商业模式,分别为技术底層明确应用模式和需求定义产品模式。
技术底层明确应用模式以技术为商业模式的核心,通过核心技术衍生产品,以培养市场的手段形成目标市场群体,大部分技术导向的量子、纳米技术、光学企业采用技术底层明确应用模式,此类商业模式更加注重技术性。例如,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卫东教授团队成果转化的“铂力特”,通过提供金属3D打印、设备、原材料、工艺设计开发、软件定制化产品等服务,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金属3D打印产业生态链,在核心业务及产品的关键技术性能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铂力特坚持技术导向,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和良好的运行机制,铂力特在短短八年间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业绩逐年稳步上升,年销售额从2012年的不足百万,迅速增长至2019年的超过3亿元。
需求定义产品模式则与其不同,该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目标客户群规模与实际需求,从而探索产品定义,以满足市场需求。例如,无人船科技企业“欧卡智舶”以水面无人驾驶技术为基础,通过关注高频刚需的场景需求定义产品方向,不断对产品进行更新迭代。“欧卡智舶”专注于水面无人驾驶技术以及无人船的研发并落地应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先后推出SMURF无人驾驶清洁船、TITAN无人驾驶清洁船、MoShark无人驾驶割草船3款标准化的环保无人船产品,去适应不同的水域类型和需求,来进行水面的垃圾清洁、水草收割、水质监测等工作,在需求实践中形成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智慧水域运维解决方案,从一键启动,到自主作业,低电量/垃圾满载自主返航充电,完成后再次自主作业,不分昼夜,配合欧卡自主研发的无人充电坞以及无人船智慧管理平台,从而实现完整的作业闭环。
目前欧卡智舶无人驾驶环保船产品现已推广至十个国家的上百个水域,位居行业首位,是拥有行业最长水面无人驾驶里程数和发布全球首个水面无人驾驶样本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除环保无人船赛道外,欧卡智舶积累的水面无人驾驶技术在智能船舶领域应用进行了进一步探索,并最终研发出“汐”自动驾驶游船产品,主要应用于景区观光游览、水上接驳等场景。
同时,需求定义产品模式侧重于关注市场动态,即注重消费者参与产品价值实现的过程。[4]在消费者发布需求的同时,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消费者需求,以市场导向推动产品与技术更新迭代,从而使技术和产品在不断更新迭代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助推科创型企业核心技术的创新,进而促进技术、产业、商业三项科创型企业的核心竞争要素不断创新,让企业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中超越自身,更好地服务于消费者,进而实现科创型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价值共创。
科技人才培养:新工科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中国企业和产业的创新从根本上讲还是以跟随型和模仿学习型为主,大都从低端或中低端的产品替代起步,以价格、规模和本地化服务为核心竞争力。随着我们走入智能经济时代,中国的产业发展也进入了深水区或无人区,跟随和模仿已经不足以支持我们继续突破前行。中国经济需要把重心转向研发核心原创技术,并迅速将其产业化。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已成为新时代最重要的课题,也是中国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关键因素。新工科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为科技型人才培养赋能。
新工科主要指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智能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工科专业。[5]新工科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改革行动,需要引入教育的新理念,应面向战略新兴产业与引领性行业需求来培养人才,以新理念、新特征、新知识、新模式、新机会、新人才等特点,[6]提高创业者创新能力,培养面向创新创业领域的科技人才。
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携二十多年创新创业人才成功培养经验和模式,面向创新型经济的发展需求,创办深圳科创学院,以培养高端创新创业人才、赋能年轻人以无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旨在以教育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和社会进步。深圳科创学院从2021年9月开始接收首批学生,并打造人才培养、创新项目孵化到投资的创新生态系统,支持从学院培养出来的创业者,对创业者进行新工科领域的集中培训,助力创业者提升创新能力。
新工科教育已在秦创原土壤上有了初步的成绩,“欧卡智舶”作为秦创原与李泽湘教授新工科教育体系结合产出的科创企业代表,经历四年时间从3名学生成员发展成为百名工程师的无人船行业潜在独角兽企业,是国内领先的水面无人驾驶核心系统提供商及行业赋能者,产品线覆盖无人驾驶环卫船、智能载人游船等整船产品,并研制出智舶无人驾驶系统,可为新行业应用水面无人驾驶技术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目前是拥有行业最长无人驾驶里程数和全球首个水面无人驾驶样本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同时,秦创原统筹陕西省优质教育资源,发挥高校育人优势,突出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者及企业的重要作用。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对于提升创业者创业意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提高创业者的创业技能和能力,促成创业活动的开展,帮助受教育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类型,让受教育者直接掌握创业知识,从而增强创业意愿。[7]另一方面,创业教育通过改变创业者对创业的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来对创业者的创业意愿产生影响。[8]
2022年6月18日至19日,西工大科技园联合重庆两江新区政府和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共同发起成立的明月湖国际智能产业科创基地共同举办了西北工业大学2022飞天明月科创训练营。该训练营以“智慧出行”为主体,通过感知创新、设计思维工坊等设计环节,体验产品研发的10个流程,建立从0到1的产品知识体系,形成产品设计方案,培养了创业者的创业思维与创新能力。作为2022年西安市“科创西安”的主题活动,飞天明月科创训练营是西工大科技园持续完善创业孵化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工作质量的又一重要举措,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创业训练之中,实现了科技园平台的育人效能。
参考文献
[1]丁明磊.推动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J].国家治理,2021(09).
[2]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J].求是,2022(09).
[3]潘睿.陕西:秦创原赋能创新驱动 高质量发展动力十足[J].中国报道,2022(03).
[4]姜尚荣,乔晗,张思,刘颖,胡毅,徐艳梅.价值共创研究前沿:生态系统和商业模式创新[J].管理评论,2020(02).
[5]钟登华.新工科建设的内涵与行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03).
[6]徐晓飞,丁效华.面向可持续竞争力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7(06).
[7]Jones B.,Iredale N.Developing an entrepreneurial life skills summer school [J].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2006,43(3):233-244.
[8]卓泽林,龙泽海,徐星蕾.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及困境:一项循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06).
作者简介
朱健楠 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张 琳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助理教授
陈奕铭 西北工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本科生
程宇威 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CTO
张文斌 陕西欧卡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营销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