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培育 加快科创企业上市步伐
2022-05-30孙科王军杨宝林
孙科 王军 杨宝林
近年来,陕西省多措并举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积极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创企业上市培育计划,分类指导、梯次培育,有序推进、持续建设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构建完善企业培育路径,引导推动优势科技资源和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加快科创企业上市步伐。加快培育科创企业上市,应进一步细化政策供给,提供精准服务,推动科技政策协同落地见效;做大底数,夯实根基,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激发企业活力,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科技型企业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科创企业”是典型的科技型企业金字塔发展体系,可见上市科创企业是科技型企业的翘楚,其数量体现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水平,而量多质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则是上市科创企业的蓄水池和源头,唯有使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生机勃勃,才能使顶天立地的科创企业涌现上市。
陕西省科创企业上市及科技型企业培育现状
近年来,陕西省多措并举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积极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分类指导、梯次培育,构建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创上市企业”的企业培育路径,引导推动优势科技资源和创新服务向企业集聚,努力形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生机勃勃、科创企业竞相涌现上市的良好局面。
有序推进、持续建设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支持培育科创企业上市后备企业发展壮大。陕西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数,从2018年的4301家,到2020年的8069家,保持全国排名第10位。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8年的3138家,到2020年的6198家。2021年,陕西省迈出创新驱动发展新步伐,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加速推进,着力转化成果、落地项目、培育企业、支撑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队伍加速壮大。2021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1189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8200家,科技企业培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加快科创企业上市步伐,跑出追赶超越加速度。2021年康拓医疗、凯立新材、斯瑞新材、高铁电气、炬光科技、莱特光电、华秦科技等7家企业科创板成功上市(过会),科创板上市(过会)企业达11家。同力股份和中航富士达首批成功登陆北交所;同时,多家科创企业进入上市辅导期,上市企业培育梯队进一步巩固。
推动科创企业上市的经验举措
陕西省以政策布局为引领,从平台、项目、人才、服务等方面着力,蓄力企业创新源泉,强化企业科创属性,培育科创企业上市生力军,加力加速推进科创企业上市。
(一)发挥政策统筹部署作用,厚培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优渥土壤
在区域创新生态营造方面,陕西省相继出台《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着力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行动方案》等政策;在金融与科技的有效融合方面,不仅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若干措施》推动科创企业上市挂牌,还根据《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基金)管理办法(暂行)》使财政资金向科技型企业倾斜;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针对性服务方面,采取了《陕西省瞪羚企业培育认定实施方案》《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进一步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支持和便利化服务》等系列举措。
(二)强化创新平台支撑力量,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源动力
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新型研发平台。依托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建设的金属多孔材料重点实验室成功孵化出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和3家新三板创新层挂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建立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四主体一联合”新型校企研发平台,进一步打通高校和企业协同创新通道,推动“卡脖子”技术攻关。
(三)充分发挥项目牵引作用,推进“两链”深度融合
设立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专项,加快科创板上市企业培育;支持科技型龙头骨干企业牵头或参与成立创新联合体,组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协同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承担“两链”融合重点专项。
(四)多举措赋能科技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根本源泉作用
创新高校科学家和企业工程师合作机制,重点瞄准科创企业启动“科学家+工程师”队伍人才专项。支持企业积极申报陕西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通过直接引进和依托高校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支持民营科创企业引进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五)多途径提供精准服务,畅通成果转化通道、加速企业上市进程
实施百项科技成果转化行动,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系列路演品牌;开辟科创企业上市“绿色加速通道”,对拟递交上市材料和进入辅导阶段的企业实行“一对一”精准服务,加速企业上市进程。
陕西省科创企业上市培育面临的重大机遇
(一)国家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更多科创企业培育上市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近年来,我国持续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推动市场化改革,优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布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如此一来,将形成以北京证券交易所定位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沪深市场的主板为成熟的大中型企业服务,科创板为硬科技企业服务,创业板为高新技术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和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服务的证券市场新格局。在新格局下,科技与金融、创新与资本必将进一步深度融合,迎来科技型企业群体百舸争流的未来。这为陕西乘市场化改革东风,进一步培育科技型企业、推进科创企业上市提供了新的机遇。
(二)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助力科技型企业发展
围绕落实《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省政府相继出台了《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着力提升技术成果转化能力行动方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省級各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制定配套政策20余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了五大类70条总窗口《政策包》,指导鼓励各地市、创新主体、平台(园区)制定各地方(地域)协同推进政策,全省10个设区市均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举措和推进方案;初步形成多层次、多维度、全社会协同的“1+N”政策体系。在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各部门、各地市、各单位协同发力,政产学研用金积极参与,“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框架体系初步成型。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显著成效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三)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催生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
落实省政府关于推广西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经验举措的指示精神,省科技厅学习借鉴外省先进经验,深入调研了解陕西省高校成果转化环节流程,梳理难点痛点问题,联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了《陕西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实施方案》。《方案》推行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实施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允许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解决了“不敢转”“谁来转”“没钱转”的问题。通过“三项改革”,西北工业大学以“小切口”实现“大突破”,近两年来,已将211项知识产权作价2.58亿元,新组建23家成果转化企业,吸引社会资本1.66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达13.7亿元。以科创板上市企业铂力特、华秦科技为代表的一批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在陕西落地生根。随着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的深入推广,必将激发扩大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催生培育大量科技型中小企业。陕西省科技型企业培育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通过与东部发达省份对比,还存在诸如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偏少、规模偏小,活力偏弱、成长偏慢等不足和问题。
加快培育科创企业上市的对策建议
(一)细化政策供给,提供精准服务,推动科技政策协同落地见效
一是持续优化科技政策扶持体系,为细化政策供给精准布局。支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相关激励扶持政策的不断健全,为科技型企业加速发展壮大提供了重要的引领作用。政策的前瞻性、引领性强,但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不够,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有必要从科技人才聚集、科技企业创新发展和双创服務体系建设等维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为实现政策精准服务打下基础。
二是加强政策评估,推动科技政策落地见效。建立政策落实评估反馈、考核督导机制,推进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真正让科技支持政策举措落实、落细。建立科创政策评估制度,探索建立定期评估与动态评估相结合的政策评估制度,规范政策评估的关键环节、评估内容,推进政策评估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深化“三评”改革,破除“四唯”倾向,完善科技项目、科技人才、科研机构、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推进科技奖励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修订工作。
三是加强政策服务,强化政策协同。进一步对科技支持政策信息和办理流程进行精简,加强政策解读、政策精准推送、政策咨询服务,全面加强政策服务,让企业更加方便地享受政策扶持,大力提升政策到达率;应注重政策统筹协调,探索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科技支持政策联席制度,加强科技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产业、知识产权等政策资源的统筹协调,形成目标一致、协作配合的政策合力。
(二)做大底数,夯实根基,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
一是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行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梯度培育链条,不断壮大陕西高新技术企业规模,积极为纳入“拟上市培育库”的科技企业建立“绿色服务通道”,引导民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二是大力培育高成长性企业。构建省、市、区(县)及高新区联动的企业培育工作机制,在项目用地、人才引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和投融资等方面优先支持瞪羚企业。对入选陕西瞪羚(潜在)企业榜单的企业优先推荐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支持。
(三)激发企业活力,实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一是培养、集聚人才资源,为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根本源动力。加快科技型人才培养,稳步推动创新骨干培育计划,优化领军人才发现机制和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在拟上市科创企业中布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项目,支持重点企业建设创新团队;打造“科学家+工程师”“新双创”和技术经理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专项。加大科技型人才集聚,新建省级引智示范基地、海外离岸创新中心、引智服务站,建立引智基地联盟、海外人才创投基金;完善科技型人才引进机制,通过直接引进和依托高校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支持科创企业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二是支持企业建立研发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重点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牵头,自主联合上下游企业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创新联合体承担“两链”融合重点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定向委托创新联合体承担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共同申报国家重大重点科技计划;突出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有一定研发基础的省内规上企业建立或联合高校、院所建立企业研发机构。鼓励企业牵头申报省级众创空间、孵化器并享受相应支持政策。
三是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加大对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重大装备首台(套)、重点新材料首批次、重要工业软件首版次保险补偿,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的宣传广度和落实力度。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创新产品和服务,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企业年度研发投入增量部分按照一定比例予以奖励,增强企业创新动力。
四是加大企业创新专项支持。通过提高科技专项预算安排、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优化资金使用管理、改革完善科技投入机制等方式方法,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改进省级科技计划管理,实现计划重组、功能优化、流程再造,建立面向企业技术需求的项目指南形成机制;支持企业牵头承担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上中下游企业贯通创新;推行以新产品为结果的项目评价机制,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更加聚焦产品或产业化目标。
五是推动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面向全球引进一批知名投行、基金公司、中介机构,鼓励发展各类创投基金,加大对全省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和项目等进行全生命周期(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扩张期)的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发展投资,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发挥合作银行业金融机构等作用,统筹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建立适应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特征的信贷评价机制和个性化金融产品,畅通科技企业快速发展的“金融血液”,推动更多科技企业积极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
作者简介
孙 科 陕西省委科技工委书记、省科学技术厅厅长
王 军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
杨宝林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资源配置与管理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