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毕节横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德辉
2022-05-30
大家好,我现在所处的地方是致公党中央在贵州省毕节市尝试的一种帮扶模式—信息技术与产业教育结合的一种帮扶。我们把信息团队带到这个地方来,帮助当地产业进行数字化,同时和当地的年轻人相结合,通过把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的教育方式,产教一体化地结合来完成一种新的帮扶。
我们所处的虽然是毕节的一个农村,但是我们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已经扎根在这个地方。一方面帮助当地的产业实现数字化;另一方面把数字化技术作为当地的一种新兴产业来进行培育。
这种帮扶方式的理念首先我们认为教育是最大的公益,然后在教育过程中它需要跟产业发展相结合。这个产业发展必须用授人以渔的方式,让当地的群众们,尤其是当地的孩子们,可以参与到最前沿的技术与产业相结合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相信乡村振兴必须以产教一体化的方式,以这种工程思想来进行指导。最前沿的信息技术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是有一个同步、同频的历史机遇,我们希望能够把握住这个机遇。
教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育必须依赖产业发展进行支撑,这个产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教育、研发、成果,形成正反馈的过程。现在什么样的产业能够起到教育、研发、成果、回馈自身的一种教育呢?我认为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已经逐步演化成一种新的社会权利,拥有信息技术、掌握信息技术,拥有足够量的数据,能够在这个数据中提炼出正确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总结成知识,把这些知识整合成智慧。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拥有的一种特权。
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想真正意义上完成产、教、研一体化,已经具备了可能。信息时代获得知识不是难点,需要获得什么知识,才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你要问对问题。在这个地方在这个时代,我们发现在农村也有人才,以前所说的“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在信息时代、在数字产业时代,农村生产出来的技术产品,同样可以通过网络、通过宽带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所以说产、教、研一体化,在信息时代已经具备在农村落地的可能性,同时信息技术也有非常特殊的地方,一定要付诸现在的实际产业。我们知道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就像普朗克说的“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当我们要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尤其是要用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参与到这个过程的每个孩子、每个年轻人,都具备掌握信息技术,了解他所研究领域的知识,并把这个领域知识提升到一个整体化的理论层面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被问题牵引着,被导师引导着,他就会走向这条路。每一个孩子在研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着一系列他们原来在学校里可能没法系统掌握的知识。这也是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未来产业,或者说现代新兴产业所拥有的一个特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年轻人被引导、被牵引着,必须去掌握综合的知识,以及信息技术。
我们有一个自己的观点,公益本质上是一种基础设施,这种基础设施持续地建设,将会给这个社会的生产要素带来巨大的革命性变化。这种要素的变化实际上给我们的经济,给我们社会发展带来一种新的动能。所以公益不是没有回报,只是它的回报太大了,我們很难在短期感受到。但是由于它有价值,我们一定要设计一套传导机制,让它的回报周期从某种意义上缩短,让这个周期能够反馈这种设施的推进,这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反复感受到的一种逻辑。
在人工智能化即将来临的时代,我们更是忧虑这些孩子,他们真的要去跟人工智能竞争吗?去跟AI竞争吗?我们相信这个世界需要人,需要人的创造力,需要我们的创新精神,需要我们不断地开拓,这些东西不是AI能替我们完成的。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迫不及待需要更多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也感受到我们的理念、我们的实践不能够落地的原因,是因为很多欠发达地区孩子无法受到良好的教育,得不到这些机会。他们迫切地需要第二条通路、第三条通路,能够走上一个让自己有希望的、不会去“躺平”的一条路。
现在所做的事,我可以很自豪地说,从这些孩子的精气神儿上,已经实现了。那同样的,在创新理论里面,一直有一个观点,有一种学说叫边缘创新,就是强调的是所有的这种创新,它都是从价值网的边缘切入,用这种竞争策略来进行并掌握优势资源的主体或者是群体,这实际上是有必然性。
毕节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习近平总书记对毕节试验区曾经有一个重要的指示,要求要着眼长远、提前谋划,做好同2020年后乡村振兴战略的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努力把毕节试验区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我们现在做的可以说是人力资源开发与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结合。
很高兴能够有机会给大家分享我们在毕节做的一些事,这是我们想象中的未来农村、未来的农村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