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药泄浊化瘀颗粒治疗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2022-05-30翁思议张丽琴吴洋
翁思议 张丽琴 吴洋
【摘 要】 目的:观察彝药泄浊化瘀颗粒治疗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120例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予口服苯溴马隆片;观察组予口服彝药泄浊化瘀颗粒,两组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尿酸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对照组优于观察组;治疗后观察组可以改善彝医证候积分、ESR、CR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减少间歇期GA急性发作次数、降低ESR、CRP及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68.33%)优于对照组(5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泄浊化瘀颗粒在降低血尿酸方面差于苯溴马隆片,但能明显改善彝医证候积分,降低血尿酸、ESR、CRP水平,减少急性发作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彝医药;泄浊化瘀颗粒;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2)13-0111-03
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是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类疾病,高尿酸血症是其发病的基础[1-2]。按照痛風的自然病程可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临床上由于间歇期无明显症状且病程较长而被忽略,在间歇期提早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痛风发病率,目前西医治疗间歇期GA,以降低并维持血尿酸水平及控制炎症为主[3]。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属于彝医“酒脚风”“箭风证”,大多患者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味,临床证型以浊瘀痹阻多见,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彝药泄浊化瘀颗粒治疗痛风性关节炎间歇期有较好临床疗效,故本研究在于验证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到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科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间歇期GA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男54例,女6例,年龄27~56岁,平均年龄(50.25±11.68)岁;病程1~12年,平均病程(8.15±2.72)年。观察组男52例,女8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47.35±13.48)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71±3.1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5年ACR/EULAR分类标准》[4]制定。
1.2.2 彝医证候诊断标准 由于尚无彝医证候诊断标准,故彝医浊瘀痹阻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的相关标准。浊瘀痹阻证:局部关节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关节局部肤色紫暗,或有皮下结节,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局部可见痛风石,关节屈伸不利,食欲不振或上腹饱闷,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白腻,脉弦或沉涩。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相关诊断标准者;②男女不限,年龄在18~70岁之间;③UA值:女性≥360 μmol/L,男性≥420 μmol/L;④受试者完全知情此次项目的具体情况,且书面签字同意。排除标准:①受试者正处于GA急性发作;②受试者近14 d,服用过相关药物降尿酸治疗;③合并其他疾病(不局限心脑血管、肾结石等)者;④已加入其他临床项目研究者。
1.4 方法
1.4.1 基础治疗 对受试者进行疾病宣教,嘱受试者注意合理膳食搭配及适当调整生活作息,防寒防湿,控制到理想体重,戒酒,忌烟,适当增加运动锻炼的同时防止关节损伤,且每日饮水2 L以上。
1.4.2 药物治疗 对照组:苯溴马隆片(50 mg/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141),1片/d,餐后半小时100 mL温水送服,连服12周。
观察组:泄浊化瘀颗粒,由药物洪赊牛(土茯苓)30 g,土涩(红萆薢)30 g,呆乃色(紫丹参)15 g,漆扪诗(鹿衔草)20 g,自然熬(车前子)20 g,呀节(鸡根)30 g,滇白株20 g,川牛膝15 g,百合20 g,薏苡仁30 g组成,共有药物230 g,每袋含药15 g,早中晚各一袋,100 mL温水冲服,连服12周。泄浊化瘀颗粒中所有药物均由楚雄州中医院相关工作人员集中采购,颗粒剂是由该医院所属中药制剂室统一按照配方颗粒操作规范制作而成,经该院张之道、余惠祥等彝医大家鉴定。
1.5 观察指标①彝医证候积分:参照《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6];②实验室指标: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血沉(ESR)、血尿酸(UA)、C-反应蛋白(CRP)指标;③间歇期受试者急性GA发作次数;④达标率:间歇期血尿酸≤360μmol/L或较治疗前下降≥30%为达标;⑤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电解质、肝肾功、十二通道心电图、X线胸片;⑥不良反应: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对该不良反应做出相应的处理,并详细记录。
1.6 疗效评定 ①参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制定的疗效标准,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情况、关节活动度的变化情况来判定治疗的有效性,按疗效情况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血尿酸达标疗效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试行)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或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比较 治疗后,两组药物均能降低UA水平(P<0.05),同观察组相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ESR、CRP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ESR、CRP指标比较,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彝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彝医证候积分比较,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达标率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尿酸达标率分别为13.33%、63.33%,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达标率优于观察组。见表4。
2.5 间歇期GA急性发作次数比较 治疗后,两组间歇期GA急性发作次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见表5。
2.6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2.7 不良反应 治疗后,对照组出现轻度腹泻、胃脘疼痛、风团伴瘙痒、恶心分别有2例、3例、1例和5例;观察组轻度恶心1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年来,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上将痛风分为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目前对于间歇期治疗大多提倡控制尿酸,西药多采用别嘌醇、苯溴马隆、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治疗。其中苯溴马隆作为治疗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一线用药,在常用剂量下具有良好的降尿酸达标率,长期应用还可以溶解部分痛风石[8]。中医药对于间歇期痛风性关节炎亦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其中彝医作为民族医药中的重要分支对痛风有其独特的治疗特色,且临床疗效显著[9]。
彝医痛风的病名为“酒脚风”“箭风证”,归属于“斯色”范畴,彝医认为“斯色”发病机理是由于四时五行等外来毒邪入侵机体,导致清浊二气动态平衡状态打破;加之患者平素暴饮暴食,偏食高热量、高脂肪、高糖之品,导致胰、胃、脾受损,湿热痰毒蕴结,循气路走注关节,并与外来毒邪相结合,使清气第二条路中段运行失常,气路痹阻不通;不通则痛,而形成下肢关节肿胀灼痛、颜色发红、重着、麻木等症,若不通不用日久,血液瘀滞,湿热浊瘀互结,滞留于骨与骨之间、皮肤之下或外耳的耳轮等,可形成“块瘰”,影响关节伸屈活动等[10-11]。第一批彝医大家张之道、余惠祥等依据彝医理论及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经验总结,认为本病与湿、痰、瘀、毒密切相关,在治疗上以化湿泄浊、活血化瘀为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出泄浊化瘀颗粒治疗间歇期GA,在临床应用多年,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该方主要成分有洪赊牛、土涩、呆乃色、漆扪诗等。方中洪赊牛性味甜寒,行肝路、肾路、胰路、胃路,具有解热毒、消肿痛、利关节、利湿热的功效;土涩性味苦凉,行肾路、胃路,具有利湿热、利经络、除风止痛的功效;呆乃色性味涩微甜凉,行心路、肝路,具有补血活血、祛瘀生新、调经止带、宁心安神的功效;漆扪诗性味甜涩热,行肝路、肺路、肾路,具有活血止血、益肾健骨、祛除风湿、调经的功效;以上诸药合用可以起到行瘀止痛、泄浊散结的作用,从而消散湿热瘀毒,使形成的“块瘰”化解,恢复关节屈伸活动[12-13]。
现代药理学表明,彝药泄浊化瘀颗粒中含有的药物具有镇痛、消炎、活血、降低血尿酸等作用。其中洪赊牛(土茯苓)含有落新妇苷、乙醇等物质成分可起到抗炎等作用[14];土涩(红萆薢)具有抗炎、抗肿瘤、提高免疫、降尿酸等作用[15];帕陶唯(叶下花、地黄连)含有柠檬苦素类衍生物,可起到镇痛消炎等作用[16];呆乃色(紫丹参)主要含有丹参酮类成分,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痹痛[17];漆扪诗(鹿衔草)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18];呀节(鸡根、金不换)具有抑菌、活血止血、抗肿瘤、祛痰等作用[19]。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能改善间歇期GA患者彝医证候积分,降低UA、ESR、CRP指标,减少GA急性发作次数,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表明泄浊化瘀颗粒是治疗间歇期GA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2019)[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20,36(1):1-13.
[2]L.PUNZI,A.SCANU,P.GALOZZI,etal.One year in review 2020:gout[J].Clin Exp Rheumatol,2020,38(5):807-821.
[3]林丽莉,邢利旋,陈有然,等.栀子柏皮汤合五苓散加味治疗湿热质间歇期痛风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21,42(8):64-66.
[4]NEOGI T,JANSEN T L,DALBETH N,et al.2015 Gout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an American College ofRheumatologyEuropean League AgainstRheumatism Collaborative Initiative [J]. Arthritis Rheumatol,2015(67): 2557-2568.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发布.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2: 93-94.
[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M].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2010:367-370.
[7]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8.
[8]郭立新.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谈高尿酸血症的治疗[J].药品评价,2014,11(1):21-23,31.
[9]王敏.彝医理论与中医理论不同之处[C].//第三届兰茂论坛暨2016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3(12):124-127.
[10]邱尔作,李莹,王碧宁,等.彝医毕摩“斯色毕”医病仪式中“日补”与“斯色”病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6,22(12):1-4.
[11]潘立文,李光富,陆鸿奎,等.彝医清浊六路学说临床意义的探析[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7):901-905,924.
[12]毕翊鹏,肖勇洪,阮莹艺,等.彝医药治疗痹证的研究概况[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8,27(1):63-65.
[13]潘立文,张荷兰,陆鸿奎,等.彝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特色探析[J].中医药导报,2020,26(11):74-76,83.
[14]胡夢梅.土茯苓化学成分分离及抗炎活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15]肖扬,李国政.萆薢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山西中医,2018,34(7):54-56.
[16]黄美华,张亚梅,李菁,等.地黄连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7,48(6):1240-1249.
[17]管小军,厉君,李俊,等.彝药紫丹参研究进展[J].食品与药品,2020,22(3):238-241.
[18]盛华刚.鹿衔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西北药学杂志,2012,27(4):383-385.
[19]许京.金不换(网果酸模)药材及科研制剂的基础研究[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2019.
(收稿日期:2021-12-02 编辑:徐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