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在绘画与写作间甜蜜往返
2022-05-30蒋肖斌
蒋肖斌
前些日子,冯骥才刚过完80岁生日。他觉得,人的一生就像一条大河,有时候在中流击水,有时候还“兴风作浪”,但过了80岁,人就开始往下沉,静水流深。这种沉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个好处:让他能渐渐想起过往的生活,“远去的东西回返过来,就多了点人生况味”。
80岁生日前夕,冯骥才的中短篇小说集《多瑙河峡谷》和随笔集《画室一洞天》出版,这算是他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
两本新书,一本讲书房,一本讲画室。写书和画画,恰好是冯骥才的两样“老本行”。冯骥才家中的书房和画室是在一个廊子的两头。有文学创作冲动的时候,他就到书房去写;有了用绘画表达的欲望,他就走进画室,“这是一个甜蜜的往返,很幸福”。
很多人不知道,冯骥才的文艺之路是从作画开始的。每逢人生的重要日子,冯骥才都会作画。50岁的时候,他画了一大片树——已经入秋,但叶子在阳光下闪着光,“当时我觉得自己的人生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60岁的时候,他画了一幅《豪情依旧》,一只船在大江中扬帆,“当时我开始做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需要这么一股力量”;80岁画什么,他还在想。
结婚纪念日的时候冯骥才也会画画,和妻子一起画一对小鸟。这个“传统”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艰苦的时候,他们一起画了一对在风雪中的小鸟。后来,风景不断变化,但两只鸟一直都在。
冯骥才的母亲是山东济宁人,那个地方的特点是“又文又武”。文,是孔子和孟子的故乡;武,有水泊梁山,是当年武松、鲁智深活跃的地方。他的父亲是宁波人,生长于一个书香世家。山东人的阳刚,浙江人的细腻,两种文化对他都有影响。
50岁的时候,冯骥才到宁波办过一次画展。他第一次卖画就是在宁波。“当时没有钱修缮贺知章的祠堂,我就从展出的画里选了5幅自己最喜欢的卖了,捐了款。”如今,祠堂已经成为当地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
对冯骥才而言,绘画更私人化,是一种个人的心灵感受、一种排遣、一种抒发;而文学更多承担了对生活的思考、对社会的责任。
20世纪70年代,冯骥才开始写作。当时,他住在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里。房中只有一张桌子,全家人都在那张桌上吃饭,吃完把碗筷收走,他才能在上面写作、画画。冯骥才用一些木条做了一个书架,把书都立在架子上。他有一张照片,照片上的他穿着一件很旧的衣服,胳膊肘还打着一个补丁,身后全是书,就是站在那个书架前拍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生活慢慢改善,他才有了書房。
有人认定作家的书房一定是满屋子的书,整整齐齐,像图书馆一样。实际上,冯骥才的书房是杂乱的,书和艺术品都混在一起。别人帮他收拾房子,他要求一张纸都不要动,说他“知道需要的那张纸能在哪一堆里找到”。
从写作来说,冯骥才曾和文学阔别20年,但他说“不会离开文学”。在做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的时候,他经常会有文学创作的冲动。文学想象最多的时候,就是在大地上奔跑的时候,“特别是晚上坐在汽车里,听着音乐,好几个小时,文学想象就忽然出来了”。
有人问他有什么写作计划,冯骥才回答说,没什么计划,“写作是一种快乐的创造。过去几十年生活的积累太多了,我止不住地一篇一篇地写”。
冯骥才说,对文学的热情是他的天性,搞文学的人,当对生活有热情的时候,必须用文字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