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
2022-05-30赵路云
赵路云
说到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丝绸,不得不提万事利。它不但是中国丝绸领域的隐形冠军,还被打造成“国礼”和“中国爱马仕”,成为牛津等顶级商学院的教学案例。专访万事利丝绸董事长李建华先生,我发现他是“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的推动者。
万事利的丝绸发展之路
万事利的前身杭州笕桥绸厂,是一个几近破产的小型乡镇企业。1975年,万事利集团创始人沈爱琴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厂长。她突出重围,抓住市场机会进行技术升级,到1995年工厂收入已经增长到2亿元。2003年,当年的乡镇小绸厂发展成为多元化的大型集团公司。沈爱琴的女儿屠红燕饱经历练后正式进入集团管理层,担任万事利集团董事局执行主席;女婿李建华开始加盟万事利集团,此后担任万事利丝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考虑到为国外品牌贴牌生产代工利润低,无法持续发展,他们决定从“礼品经济”进行转型,挖掘、传承中国丝绸文化,跳出丝绸做丝绸,实现了丝绸从“面料”到“材料”再到“媒介”的华丽转身。让丝绸从一块丝巾、一件衣服,拓展到文化创意产品、丝绸艺术品、丝绸装饰品等不同领域。
“品牌转型”是他们的第二个转型策略。为了让品牌更具内涵,万事利打造了中国首档以丝绸文化为主题的电视节目《字说丝绸》和系列精品专题纪录片《丝行天下》,还编辑出版《柔软的力量系列丛书》等丝绸文化类书籍累计达400多万字。他们又在杭州开设中国第一家丝绸文化博物馆,创办浙江省丝绸文化研究会,旨在让敦煌藏经洞流失海外的丝绢古画“回家”、保护(丝织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万事利丝绸董事长李建华还在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主讲《红楼梦丝绸密码》和《丝绸之路话丝绸》。这些努力在引领丝绸文化探讨和丝绸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实现了文化价值,而且实现了更高的经济价值。
数字变革助力品牌升级
今天的万事利以技术创新为依托,自主研发了人工智能设计、双面数码印花、数字化绿色印染三大核心技术,努力让丝绸产业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万事利的“独门绝技”——GBART数字化绿色印染新技术。它通过高精准数字化印染,免去上浆和水洗工艺,让污水、氨氮大幅度减排,也为全世界都在推动的“双碳”目标出一份力。
此外,万事利还成立了两大科研孵化器:万事利科创中心和万事利丝绸数码印花人工智能工厂。2022年6月,万事利投资近10亿元成立的人工智能“未来工厂”奠基,计划引入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准的国内外先进生产智能设备,在“互联网+”环境下进行丝绸数码印花、丝绸个性化定制、丝绸相关产品制造生产与服务,规划年产能1000万米印花面料。
万事利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示范企业,也是国家丝绸及数码印花面料产品开发基地、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评选的“十大丝绸品牌”之一,公司持有的专利数量达112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同时还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此外,万事利丝绸积极抢抓数智时代风口,是国内较早布局探索虚拟与现实场景交互并将其作为产业转型发展新动能的实体企业。
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
在李建华眼中,万事利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奢侈品牌,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是他的情怀和使命。李建华相信:丝绸不仅仅是面料,它更是材料,是媒介,可以承载时尚、文化、科技的元素。同时,他相信中国人有一种源自文化的“丝绸记忆”,而这也正是万事利在品牌重塑与转型时必须挖掘的力量之源。
2021年9月22日,万事利丝绸在A股市场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1066),被誉为“中国丝绸文创第一股”。万事利丝绸作为以丝绸文化创意和高新丝绸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在国际舞台上也拥有了更多话语权。近年来,万事利陆续向多家国际一线品牌输出设计与技术,在多款国际一线品牌的丝巾上,都出现了“万事利”的商标,这是史无前例的突破,充分传递出了万事利的品牌自信。
作为中国最古老产业之一,丝绸通过与前沿科技的融合碰撞,正在迸发出积蓄千年的强劲生命力。万事利从一个乡镇企业发展到一个全球性的丝绸品牌,它走出了一条以丝绸为载体、以品牌为核心、以科技为支撑、以文化为依托、充满活力和生机的丝绸经典产业转型升级新路,也由此获得由《哈佛商业评论》颁发的拉姆·查兰管理实践奖优秀奖。
在萬事利的规划中,它要成为一家世界级企业,打造业界充满智慧的数码印花工厂,从原料、生产再到物流、装配乃至质检,都有实时数据监测,消费者就算只有1条丝巾的定制需求也能交付生产;它要成为最前沿丝绸时尚科创中心,通过研究、展示尖端数码印花新技术,打造亚洲最大的面料设计、研发以及流行趋势发布中心。万事利丝绸人工智能艺术设计师的设计能力已达到10的27次方种创意表达,它由35万个基础花型数据变幻而来,汇集了多位艺术家画作中的色彩、结构美学元素。这种令人心动的定制方式,正引领着中国丝绸走向世界,让世界爱上中国丝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