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与我的泪点
2022-05-30佚名
佚名
第一次读到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喀布尔人》时,我上小学五年级。当时边读边落泪,那种进入小说世界情境的感受是如此的清晰。等到工作之后,有次我想起这篇文章,鼠标拂过那些字句的时候,我不知不觉又泪流满面。又过了几年,因为对阿富汗战事的关注,我再次重温《喀布尔人》,虽然对情节熟稔,可顺着泰戈尔不紧不慢的叙述,到了某一段话的时候,我的鼻子又酸了,有泪盈眶。
我的泪点其实不算很低,可就在这不紧不慢的叙事中,我还是不可自控地陷入了共情。从一个小女孩起,到成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都能体会到那份深重的情感。而作为一个写作者,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把故事写得那么感人,泰戈尔是怎么做到的?
《喀布尔人》讲述的是一个喀布尔小贩偶然走进了作者的生活,和他5岁的小女儿敏妮成为朋友。喀布尔人“穿着污秽宽大的衣服,头缠高高的头巾,肩上扛着一个大口袋,手里拿着几盒葡萄干”,原本是让孩子害怕的形象,他却用自己的善良、幽默和耐心,征服了敏妮。因为有个人买了东西不付钱,喀布尔人捅伤了他,因此被捕入狱。八年后,喀布尔人出狱,仍然想见见他的老朋友敏妮,而当时敏妮已经要出嫁了(印度的女孩子出嫁真是太早了,这点也让人唏嘘)。敏妮家里在准备婚礼,喀布尔人的要求被敏妮的父亲“我”拒绝了。
以下这段原文就是我的泪点:
“他走近我跟前,递过他的礼物,说:‘先生,我带了这点东西来,递送那小人儿。您可以替我交给她吗?我把它接过来,正要给他钱,但是他抓住我的手说:‘您是很仁慈的,先生!永远记着我。但不要给我钱!——您有一个小姑娘;在我家里,我也有一个像她那么大的小姑娘。我想到她,就带点果子给您的孩子——不是想赚钱的。
“说到这里,他伸手到他宽大的长袍里,掏出一张又小又脏的纸来。他很小心地打开这张纸,在我桌上用双手把它抹平了。上面有一个小小的手印。不是一张相片。也不是一幅画像。这个墨迹模糊的手印平平地捺在纸上。当他每年到加尔各答街上卖货的时候,他自己的小女儿的这个印迹总在他的心上。
“眼泪涌到我的眼眶里。我忘了他是一个穷苦的喀布尔小贩,而我是……但是,不对,我又哪儿比他强呢?他也是一个父亲呵。在那遥远的山舍里的他的小帕拔蒂的手印,使我想起了我自己的小敏妮。”
前面做了那么久的铺垫,但直到这一刻,喀布尔人才说出来,或者说有机会说出来,他为什么对一个异国的小女孩有着那样的惦念和情谊。虽然读者可能已经想到了,是因为他有个一样大的女儿,但泰戈尔没有安排他讲出来,只是叙述他坐在门口耐心地听敏妮叽叽喳喳地说话。敏妮满脸含笑地坐在喀布尔人的面前,小大人似的低头看着这大高个儿:“呵,喀布尔人!喀布尔人!你口袋里装的是什么?”他就用山民的鼻音回答说:“一只象!”他为何擅长和喜欢跟孩子相处?因为他是个父亲,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为了谋生,他又不得不和孩子分开。
出狱之后,他惦记小敏妮却被拒绝,他想送孩子点吃的,人家要给钱,他不得不证明自己的心迹,掏出了自己女儿的信物—— 一张又小又脏的纸上女儿小小的手印。他们太过贫穷,連张相片也没有,只有摁下小小的手印作为信物,而这个印迹总在他的心上。这个情境太有冲击力,击中了敏妮的父亲,也击中了读者。作家丛虫的《世间儿女》中有一幕就借鉴了这个表达。父母之爱是那样的强烈。
敏妮的父亲让敏妮出来见喀布尔人,然而八年过去,敏妮不再是当初叽叽呱呱话很多的小女孩了,会面有些尴尬——“说起来真不好意思,连我的快活的敏妮,也把她的老朋友忘了。她的生活里又有了新的伴侣。她长大了,她和女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更多了。她总是和她们在一起,甚至不像往常那样到她爸爸的房间里来了。我几乎很少和她攀谈。”
敏妮要成为一个新娘了,恐怕已经忘记了5岁时的玩伴,喀布尔人对她来说,就像《头脑特工队》里莱利童年幻想出来的朋友冰棒—— 一只长着浣熊尾巴的大象,随着成长会渐渐遗忘。从前喀布尔人逗她时,也会说口袋里面装了一只大象!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鲁迅的《故乡》中看到过。和童年的玩伴闰土再相见,大家各自有不同的现实身份,无法回到从前的亲密无间,脑海中闪回诸多童年的情形,可不知道说什么好。
但泰戈尔呈现这种隔阂,是为了自然联想到喀布尔小贩和他亲生女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隔阂。“他突然想到,在这悠长的岁月里,他的女儿一定也长大了,他必须重新和她做朋友。他再看见她的时候,她一定也和从前不一样了。而且,在这八年之中,她怎么可能不发生什么变故呢?”
跨过这么长时间,失去父女熟悉了解的过程,在这个有了电话和网络的时代,我们依然能够体会这种作为父亲的失落和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