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意识引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析

2022-05-30席俊锋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席俊锋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关键。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核心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有必要通过问题的提出来引导学生提升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基于问题意识的引导,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教学方法

“问题意识”的引导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内容。通过激发问题意识,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而且还能够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动力。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引导,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思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识,突破面对数学问题的固定思维。这也有利于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也在进行着创新与改革。新课程理念要求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数学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实现从传统数学教学方法到新兴教学理念的迅速转变。对于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最大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置于被动地位,给予学生较少的时间进行思考和选择,反而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师自身讲解,直接将答案告知学生,让学生通过背答案的方式来进行数学能力的提升。这样做,学生的自我思维很难得到突破,进而导致他们不会在数学课堂上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除此之外,很多学生也会受此影响而缺乏学习信心。在单纯地受到教师的知识灌输的情况下,害怕遭到教师批评,进而导致不愿意思考、不敢质疑的现状。从学生方面来说,主要在于学生本身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影响了他们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效率和质量。

以上问题都会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产生影响,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降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出良好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最终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二、问题意识引导下的小学数学具体教学方法

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用问题引发师生互动

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问题意识的引导,教师要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用问题来建立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教师可以从兴趣入手,给予学生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中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时,教师不要直接提出问题点名让学生回答,而是要通过奖励或语言鼓励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如果学生想得到的教师肯定,便会积极思考,主动探究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对学生的表现欲进行把控。如果很多学生过分热情或激动,容易造成数学课堂失控,导致教师不得不花费时间稳定课堂纪律,从而耽误课堂教学时间。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控课堂节奏,对教学进展心中有数;在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组内交流等方式得到最终答案,让学生的答案经过反复讨论得以验证。总的来说,教师要在保证课堂有序开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感受到大家的尊重。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升,还能增强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2. 转变教学思路,创新问题意识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意识到,同样的教学内容通过不同教学手段施展出来,对于学生接受能力的影响也是不同的。为了实现问题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有效引导,教师要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将背诵或抄写等教学方式从课堂中剔除,巧妙利用质疑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问题意识教学方法的创新。一方面,教师要以激发问题意识为教学目的,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思考。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维的发散。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思考,也可以与同桌交流,或者与小组内成员交流。另一方面,教师既要提出问题,也要让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质疑也是激发问题意识的重要方式。所谓问题意识,不仅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也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几分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提出疑问。同时,教师也要掌握学生的学情,提出扩展性的数学问题,然后提供思路让学生举一反三,扩展问题的思考范围。

为了创新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逆向思维、层次性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当学生理解数学题的答案之后,教师不要急于开展下一道题,而是要让学生根据答案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解答,引导学生根据已知答案逆向分析,能够完成一题多解。层次性问题是指在提问时根据学生思维能力的不同设置包含小问题的大问题,问题难度呈阶梯状,层层递进,既不会让学生感到问题过难,又能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维逻辑分析。通过提出多道有效的小问题,能够促使学生将思维能力开发到极致。这种教学思路可以让学生看待数学的角度变得更加巧妙,使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数学知识,能够主动质疑、主动思考,产生学习数学的问题意识。

3. 基于问题意识,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一般来说,为了实现问题意识的小学数学課堂教学的完整性,教师有必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强化。从问题意识方面来讲,针对问题进行情境创设,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情境模拟,根据当前的数学单元主题和问题内容来进行情境创设。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思维导图的创设与整合,然后充分结合当前学生的生活情境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两者的共同点来作为情境创设的切入点。具体的情境创设形式可以采用数学小故事或者数学小游戏等贴合学生年龄的方式进行。在此过程中,为了实现故事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比较匹配的图片或视频作为情境的背景表现形式,增强情境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在参与这种情境的过程中,既能够体会到乐趣,又能够深入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进而实现问题意识的创新教学方法。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利用“问题意识”引导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教师有必要在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问题意识教学正是为此而开展的。要想实现良好的问题意识教学,教师要先打破传统教学方法的思维禁锢,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注重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对问题产生疑问和探究,时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这样的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数学教学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索数学知识,形成学习数学的问题意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能因此得到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圳. “问题意识”引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析[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6).

[2]谭春林. 试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策[J]. 文渊(中学版),2019(3).

[3]杨德仁. 探究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策[J]. 下一代,2019(9).

[4]王智安. “问题意识”引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分析[J]. 读写算,2021(20).

[5]卢海春. “问题意识”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法探析[J]. 新课程(中),2019(6).

[6]金淑梅.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培养策略[J]. 数学教学通讯,2018(16).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问题意识,个性化阅读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