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四联互动”模式 提升案件查办质效

2022-05-30王芳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2年7期
关键词:评查监委办案

王芳

稻城县纪委监委有效整合全县纪检监察力量,持续创新监督执纪审查调查方式,以案件查办为重要抓手,做实做深案件查办文章,提高案件查办质效,全力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7件,同比增长145%,结案16件,同比增长78%。

“攥指成拳”实现人员联动配合

针对基层纪检监察工作依然存在“抽空干”“看着干”“专而不专”等现象,稻城县纪委监委盘活各方资源,实现人员联动配合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全县13个乡镇的纪委书记,其中编制数低于21个的9个乡镇已配备“一专两兼”,编制数超过21个的4个乡镇已配备“两专三兼”,全县村(社区)配备村级纪检委员兼党风政风监督员92名、村级监督员184名。

建立作战单元。充分考虑地理位置远近、监督对象多少、业务水平高低等因素,在不增加人员编制、不改变隶属关系、不变更乡镇纪委书记原有职责的基礎上,按照“就近就便、优势互补”的思路,统筹全县3个纪检监察室、7个派驻纪检组、13个乡镇纪委,搭建4个相对固定的联合作战单元。

注重业务培训。制定《稻城县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工作方案》,分层分类分批次对县乡村三级纪检监察干部实行集中培训,通过研讨交流、“一线说案”等方式,就信访举报办理、问题线索处置、监督检查、审查调查等实务进行指导。目前,已组织县乡两级和村级片区培训4场次,覆盖256人次。

多管齐下实现线索联席分析

问题线索来源单一、成案率低,向来是困扰基层纪检监察组织的一大问题。针对这一问题,稻城县纪委监委通过“三个一”方式不断拓宽问题线索来源。

开展一轮问题线索摸排。积极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坚持“接访+下访”相结合,组建以委领导为组长的流动接访小组,深入开展带案下访、督查下访、敲门下访“三下访”活动。对收集的问题线索进行甄别。

召开一次联席分析会议。通过问题线索排查处置专题会议等方式,对反映的问题及所涉及的单位、个人情况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细致分析。

制定一本分类梳理台账。聚焦监督工作重点,灵活运用“四种形态”,通过信访举报、司法移送、巡视巡察等重要渠道,对问题线索进行梳理,分类建立问题线索管理台账。截至目前,受理和处置问题线索53件,立案27件28人,结案16件16人,组织处理11人,党纪政务处分16人,其中开除党籍4人。

精准把脉实现案件联合办理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查办案件过程中,面临“圈子小、熟人多”的现实,“人情关”是要突破的一大阻碍。为此,稻城县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构建“室组地”联合办案、片区协作、交叉办案等机制,逐步推进联合办案高效化。

加强具体案件指导。对承办案件的乡镇在办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明确提出整改意见,跟踪落实相关整改工作。

规范案件查办程序。根据乡镇案件查办实际情况,开展案件查办业务一对一指导。结合案件办理中容易忽略、多次出现的关键问题,梳理总结出统一的案件办理规范标准,并不定期统一发送至各乡镇。

突出案件查办重点。及时汇总案件办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多发性、关键性问题,提出立案调查取证、处分执行等案件查办关键环节的规范化要求,形成统一的案件查办、案卷归档规范。

严把“三关”实现乡案联手审理

稻城县纪委监委充分考虑乡镇纪委书记职务变动快、县纪委审理室的工作量繁杂等问题,在深入开展“乡案县审”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县乡联审”机制。

严把“能力关”。加大对乡镇纪检干部的培训力度,今年以来共组织2次业务培训,围绕执纪监督和审查调查取证、纪律法律条规运用、案件审理等内容,提升乡镇纪检监察干部业务水平。

严把“程序关”。由乡镇纪委对所办案件进行初审,县纪委再进行审核把关,最后由县纪委联合乡镇纪委层层“把脉会诊”,对受理、审核、审理谈话、案件审议、处分决定执行、回访教育“六大环节”进行全面梳理,严格统一办案程序、定性量纪标准。

严把“质量关”。严格执行跟踪落实制度,案件审理室在乡镇纪委下达处分决定一个月后跟踪落实。建立案件质量常态化评查机制,通过定期评查、日常评查等形式进行监督检查,采取通报、约谈等方式反馈评查结果。(作者系稻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猜你喜欢

评查监委办案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5个多月近2万名干警向纪委监委投案
茶文化的“办案经”
女法官“马虎”办案,怎么办?
石家庄市人大常委会 认真开展案卷评查
疫情防控与检察办案“两不误”——河北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无接触”办案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英文名及简称
案件质量评查制度研究
宁夏贺兰:三项措施加强案件评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