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才能写好借景抒情的文章

2022-05-30阎永锋

课外语文·上 2022年7期
关键词:树林景物感情

阎永锋

★同学们大都喜欢阅读借景抒情的文章,却抱怨写不好此类文章,不是觉得无从下笔,就是觉得感情抒发不得法、不到位。其实,借景抒情的文章并不难写,你只需做到以下四点:

其一,所写的景物必须真实、客观,必须是亲自观察过的。

在大家阅读过的《春》《秋天》《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等借景抒情的文章中,作者所写的景物全都是生活中真实存在的景物,既不是虚构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之所以强调要选择真实客观的景物来写,既是作文“写真实”的要求,也是读者“看真实”的需要,因为只有真实客观的景物才能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让读者由此及彼,准确感受、理解到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之所以强调要选择自己亲自观察的景物来写,既是为了“有得写”,更是为了“写得好”。一些同学不明白这一点,平时不注意观察、不注意留心身边的景物,作文时就只能应付了事、凭空编造了。如此弄一些虚假的或者根本不存在的景物来写,怎么会写具体、写形象呢?不“无从下笔”就怪了。请阅读下面例文,看看文中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真实客观吗,作者亲自观察过吗。

村后的那片树林

董姗姗

村子后边有一片树林,那是我心中的一处美景,是我百看不厌、百去不厌的地方。

发现它那年,我还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写完了其他学科的作业之后,我又拿起了令我头疼的英语课本。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那个时候,因为我不好意思主动地在别人面前大声说英语,所以英语口语很差劲。到哪里去练习练习呢?我走出屋门,转到房后,刚想读上几句,就看见后院的赵大妈向这边走来,我无奈地向村后走去。

已经记不得当时是怎么走进那片树林的了,只记得我马上被它的美丽所吸引了。虽然已是九月下旬,天也的确有点凉了,但这里仍然有鸟语花香,仍然是一个多彩的世界。踏着松软的树叶,呼吸着清新而湿润的空气,看着鸟儿不时地从自己的身边飞起,我的心忽然轻松了。我用草茎编了一个“帽子”,又采来花朵进行了装饰,戴在头上,我高兴地奔跑起来,我一边跑一边喊:“喂,我来了!”在远处,有一个同样的人也在跟着我喊:“喂,我来了!”我站住脚,对着那个人大声说:“Who are you?”那个人也一字一顿地说:“Who are you?”我说:“I'm Dong Shanshan.”那个人说:“I'm Dong Shanshan.”忽然发现,我敢大声地说英语了!

从那以后,那片树林就成了我练习英语口语的地方,渐渐地,我的英语口语得到老师表扬的次数多起来。每当同学们向我询问这其中的原委时,我总是神秘地对他们说:“It's a secret.”

去的次數多了,对那片树林的了解也渐渐地多起来。树林呈长方形,南北长约260米,东西宽约180米,这是一片人工林,栽有杨树、松树等树种。听爷爷说,那是60多年来村上人响应毛主席“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栽下的,最北边的那些樟子松还是他当学生的时候在那里栽下的呢!现在,树木的平均胸径已达30厘米了。爷爷说,那片树林就是我们村的绿色银行。

我喜欢村后的那片树林。

【简评】

尽管小作者只向我们介绍了村后那片树林的秋天,但当读到“踏着松软的树叶,呼吸着清新而湿润的空气,看着鸟儿不时地从自己的身边飞起,我的心忽然轻松了”等语句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否也有些共鸣呢?大家都懂得认真观察的重要,也都懂得深入思考的重要,但是观察也罢,思考也罢,都不是坐在教室里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较好的观察效果和较高的思考质量,是离不开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的——正因为小作者有多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才有了这独特的视角和独特的感受。文章感情真挚、叙述具体、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小作者笔下的那片树林的确很美。

其二,所抒发的感情必须真挚,必须以某个(些)景物为触发点。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当某个事物的出现或者存在引起我们的感情发生变化时,我们说那是“触景生情”,就是说,那些“触景”而生出来的“情”,是以所触的景为基础的;同理,借景抒情之作中的“情”,也必须以所写的景物为基础,也要在所写之景的“触发”下产生,而且这种“情”的真挚也必须是不容置疑的。以朱自清先生的《春》为例,作者依次赞美了春的“新”“美”“力”等特点,而这些特点是作者在具体景物的触动下借助联想和想象得到的——作者由小草的“嫩”“绿”联想到了“新”,由花的争奇斗艳、多姿多彩联想到了“美”,由山的“朗润”、水的“涨”、小草的“钻”等想象到了“力”,在由描绘春景到抒发感情的过程中,作者是全身心地参与其中的,因而文章所抒发的对春的赞美之情也是真实可信的。请阅读下面例文,看看文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是否真挚,是由什么景物“触发”的。

杭州—梦中天堂

卓 然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暑假期间,我随爸爸妈妈去了一趟以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而著称的杭州,虽然不是三月,但那唯美的意境,还是把我带入了梦中天堂。

游西湖,看遗址,逛市区,虽然有些疲惫,但仍然无法抗拒导游小姐的蛊惑和自己内心的渴望。

一行人冒着小雨来到灵隐寺。据介绍,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当年印度僧人慧理来到杭州,看到这里山峰奇秀,认为是“仙灵所隐”,于是就在这里建寺,并取名“灵隐”。 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时,曾登临寺后的北高峰顶览胜,他见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庙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显得十分幽静,于是赐名“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不是说那是康熙爷错把‘灵字写成‘云字的吗?”我好奇地问。

“传说而已,何必求真。”导游平静地回答。

“灵隐寺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以飞来峰最为知名。相传当年慧理和尚看到此峰后曾惊奇地说:‘此乃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来?”

我插嘴问:“这就是飞来峰名字的由来?”

“是的,”导游说,“飞来峰又名灵鹫峰,高168米,因山体由石灰岩构成,经地下水多年溶蚀,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

我们一路前行,但见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山坡上遍布五代以来的佛教石窟造像达三百余尊,据说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堪与四川大足石刻媲美。“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我知道,导游吟诵的正是苏东坡的著名诗句。

一路下来,陶醉在秀美的山水之间,感受着蕴藏其中的丰厚的历史文化韵味。杭州是我国旅游业的一块瑰宝,更是我的梦中天堂。

【简评】

这篇优秀习作不但感悟用心、描述准确,顺序合理、条理清晰,而且有详有略、重点突出。能够表现杭州是瑰宝、是梦中天堂这一特点的素材很多,小作者的杭州之行也肯定观赏并感受到了许多唯美的景色与意境,但他没有将这些素材全都罗列出来,而是做到了有取有舍、取舍合理,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对自己真正参与其中并感受较深的进行了精雕细刻,对其他内容或略写或不写,这样做,既突出了重点,又减小了篇幅。

其三,要努力追求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

即使“景”与“情”都具备了,也并不意味着一篇有景有情的借景抒情之作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完成了,在写作借景抒情类文章时,既不能单纯地写景,也不能单纯地抒情,要努力追求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还以《春》为例,朱自清先生是带着欣喜、赞赏的感情去描绘“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先生既是在满怀激情地写景,也是在通过写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怀。一些同学处理不好写景与抒情之间的关系,写景时只是单纯地客观地写景,没有半点儿感情的参与,抒情时只是空洞地干巴地抒情,没有把感情渗透到或寄托到对景物的描述之中,结果“景”是“景”,“情”是“情”,“景”与“情”出现了两层皮。下面这篇例文不但有景有情,在追求情景交融表达效果方面做得也很出色。看看去!

乡村的早晨

林 芳

大公鸡一阵接着一阵的叫声把我催醒。又是一个新的早晨。

外公、外婆还没有起床,我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门来到庭院。啊!好清新、好凉爽的空气啊!推开重重的大门,我沿着门前的小路径直向村前的小树林走去。

昨晚下过一场小雨,地上湿漉漉的,小路旁的青草叶尖儿上还挂着水滴呢!幾朵叫不上名来的黄色小花已经开放,乍看像几颗黄色的绒扣儿掉在那儿。

树林里此时已是鸟儿们的天下。鸟儿们躲在密密的绿叶之中,展开了动听的歌喉,一张口就是一首抒情诗,再张口又是一首通俗歌曲!声音大的,声音小的,声音尖的,声音憨的,声音长的,声音短的,此起彼伏,那绝对不是随意的鸣叫,而是配合绝妙的“大合唱”。

我下意识地拍了一下手,声音虽然不很大,但刹那间,鸟的鸣叫声停止了,附近的树上传来鸟“扑棱棱”飞动的声响。几滴水珠落在我身上,真的好凉爽!只一会儿工夫,远处树上传来短短的细小的一声“唧唧”,渐渐地,声音变多、变大、变长,终于又如初了。也许,这世上只有它们才是无忧无虑的。

我不忍心再打扰它们,便信步向不远处的一片草地走去。这时,太阳刚刚离开地平线,红红的,圆圆的,大大的,阳光很温和,一点儿也不耀眼。迎着太阳的方向看去,只见草地上亮光闪闪,远处有一片白雾在升腾。望着那亮晶晶、绿茵茵、毛茸茸的草地,我真想躺下去打几个滚儿。

该是吃早饭的时候了,我踏上了回家的路。但见家家屋顶的烟囱里冒出一股股直直上升的烟。村子里传来牛、马、羊,鸡、鸭、鹅的叫声。远处,已经有农民伯伯下田劳动的身影了。

世上美景多得难以计数,在我看来,乡村的早晨肯定是最美的风景之一。

【简评】

这篇优秀习作的突出特点有二:

1.特色鲜明,特点精准。文中所写事物、景物都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都属于乡村的早晨所特有,小作者在选材以及前期观察方面不但下了很大功夫,而且准确地抓住了各种景物的特点,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精妙地写出了其各自特点。

2.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小作者既是带着感情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的,更是带着感情去描摹、去措辞、去谋篇的。对于动态的事物(鸟儿),她多以声音的变化来描摹,对于静态的事物,则多以颜色、形状来比拟,且将自己喜欢、热爱、赞美等情感融入其中,称得上手法老到。

其四,要在创新上狠下功夫。

同一种景物,古人可以写,今人也可以写,文学大家可以写,普通学生也可以写。既然都可以写,就应该写出各自的特点和新意来,否则,套作、雷同就在所难免了。大家可以在内容上求新,就是敢于写他人未曾写过的“景”,敢于抒他人未曾抒发的“情”;还可以在立意上求新,就是试着从更独特更新颖的角度去分析事物、认识事物,进而生发出更加与众不同的感情。“春”原本就是一个“老”题目,但朱自清先生从“新”“美”“力”的角度去审视它,就写出了“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却无”的很高层次的境界。此外,在结构上求新、在语言上求新,也都可以大胆地试一试。下面这篇例文可谓新意颇多,很值得一看。

西行漫记

方 圆

早就想到革命圣地延安去看看了,不为别的,只为了寻找一个“答案”……

车过石家庄,转向西南,开始进入黄土高原腹地。车窗外汾河谷地的风景被窗框分割成一幅幅图画,有的以绿色为主色调,有的是黄色唱主角,更多的则是黄绿相间,那绿色的是树木、庄稼,那黄色的便是千沟万壑高低起伏的黄土地!我禁不住地想:那一幅幅图画是何等的相似啊!它们都与我有缘吗?前面车厢的乘客看到的场景,我也会在几秒钟之后看得到吗?也许在我回头的一刹那,就与它们擦肩而过了。于是我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直到把脖子看酸,把眼睛看疼。

一脚踏上延安的土地,顾不得扑打掉满身的黄土,忘记了刚才在汽车上的“翻江倒海”,我迫不及待地爬上了宝塔山。目光所及,满眼金黄,天地间似乎更亮了;耳边所闻,有欢歌笑语,有鸡鸣犬吠。一切都是那样熟悉,跟书本上写的、电影电视里描绘的完全一样;一切又都是那样陌生,脚下的土地已不是随便抓一把就可以攥出油来的黑土地,黄土地反射的太阳光线直逼人眼,身边的人群也换成了在穿戴、饮食、语言等方面与东北人截然不同的西北人。我在心里感叹: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枣园,在杨家岭,在南泥湾……在与当地人的交谈中,在各个纪念馆的陈列品上,在讲解员、导游员的解说词里,我不断地寻找着“问题的答案”。

沿延河顺流而下,我来到了黄河边。从地图上看,我当时所处的位置离壶口瀑布不远。导游指着远处的渡口对我们说:“看,那就是当年毛主席东渡黄河的地方,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国革命的胜利一个接着一个……”

漫步在黄河岸边,我低头沉思:没有脚下的这片黄土地,哪来的“兵员”和“给养”?没有了“兵员”和“给养”,我们靠什么去组建人们的军队?靠什么去打胜仗?陕北的这片黄土地哟,你不仅养育了人民的军队,你还养育了中国革命啊!

“找到‘答案了?”不知什么时候,妈妈来到我的身边。

“有些感觉了。”

“圆儿,再仔细地看一看脚下的黄河吧!你看它那奔腾不息一去不回的气势,你看它那吸纳百川的胸怀!这都是平凡、朴实的黄土地给予它的;不仅如此,它还把黄土地赋予它的本色一直带到了数千里之外的大海,并把一大片的海域变成了‘黄海!”

我的心不禁一颤:胸怀远大!勇往直前!朴实无华!永不变色!这不正是我要寻找的“问题的答案”吗?

太阳已经很高了,阳光照耀下的黄土高原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司机把音响开得很大,极具地方特色和穿透力的“信天游”飞出车厢,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听得出,那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黄土高坡》。

【简评】

这篇优秀习作的突出特点有二:

1.构思巧妙、新颖。文章标题拟得好、拟得巧——写的虽然是当代的事情,但“西行漫记”这个标题还是很自然地引起了人们对那个年代、那个区域、那个人群、那段生活的回忆,文章自然就有了厚重感,也有了抒发感情的突破口; “寻找答案”犹如一条红线贯穿全文——正是因为有了这条线索的存在,文章的结构与层次才显得更严谨、更清楚。

2.感情真挚、自然。文中所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是多方面的,有赞美、有感激、有崇敬,还有些许的自豪,但所有这些感情都是真挚的,都是发自内心的,都是自然的,没有半点人为的痕迹。

猜你喜欢

树林景物感情
四时景物皆成趣
写写冬天的景物
秋天的树林
在树林里捉迷藏
带着感情
雨后的树林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景物描写要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