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
2022-05-30林大龙刘铭永戴明剑
林大龙 刘铭永 戴明剑
“山上没资源,守着七分田,砍柴换油盐,养一头猪等过年。”这句在龙岩市长汀县四都镇上蕉村盛传的顺口溜,道出了2016年以前上蕉村经济发展结构单一、人均收入低下的困境。然而,不到6年的时间,上蕉村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人均收入不足8000元,到如今增长到22000余元。
近年来,上蕉村党支部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党建富民强村”工程,通過支部强引领、产业促致富、党员当先锋,以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努力建设民富村美“新上蕉”。上蕉村获得福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第一批高级版“绿盈乡村”、龙岩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十佳乡村治理村等称号。
支部领办合作社,筑牢乡村振兴桥头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上蕉村以“山林田地为基础、种植大户为支撑、林下经济为重点、扶贫致富和壮大集体经济为目标”,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由党支部牵头成立辉鸿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集体林地、苗木等入股,党员群众以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入股,整合碎片化资源,抱团发展、规模经营,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党员+农户+林下产业”发展模式,有效推动党支部的组织优势与合作社经营优势及党员群众能动性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实现村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双赢”。目前,村集体按照合作社收入30%的分红,每年增收10万余元;全村117户村民加入合作社,通过分红和劳务收入,每户年均增收5万多元。
产业振兴促发展,蹚出村民致富“幸福路”。“以前上山就是砍竹子、砍木头卖了换钱,怎么也想不到还能在竹林下种兰花、种灵芝,而且还比卖竹子、木头更挣钱哩。”村民刘柏余笑着说道。上蕉村党支部充分利用本村林地面积大、林业资源多的生态优势,大力实施“百千万”特色产业项目,带领村民实施林下经济整村推进致富工程,建成3个百亩大田农业产业基地、1个千亩林下经济整村推进示范基地、1个万亩丰产毛竹基地,有效推动村民致富。同时,利用上蕉村被列入“河仁慈善基金会”三年扶贫计划和长汀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挂钩帮扶契机,争取授信资金1000万元,不断扩大林下经济种植规模。目前,全村种植林下经济作物3200亩,逐步形成以林下经济为重点、种养结合相促进的特色产业链,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发展、村民共同致富的幸福之路。
党员示范当先锋,搭起乡村治理“大舞台”。“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推进乡村治理中,我们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治的生动局面。”四都镇党委组织委员廖文华介绍。上蕉村党支部创新实施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将全体党员划分为2个党小组,根据个人自愿选择和组织指定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党员联系户,每个党小组联系10个以上党员户,每个党员户联系10户以上群众,实现了党员联系群众“无缝隙、全覆盖”。同时,组建上蕉村治安巡逻党员先锋队,配备警用电瓶车、警用橡胶棒等装备,对村内人口聚集区实行24小时治安巡防;成立矛盾调解党员先锋岗,开展矛盾纠纷排查与调解、禁毒反诈摸排管控等平安建设工作,构筑起党员和村民群众之间的“快速服务直通车”,从过去的“干部要群众干”转变为“群众自己要干”,逐渐形成“村民事、村民议、村民建、村民管”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