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践行语篇连贯理论

2022-05-30吴涵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2年7期
关键词:连贯性连贯行文

吴涵

语篇连贯是通过外在衔接的形式与内在语义的连贯实现句与句、段与段、段与篇之间语意逻辑上的一致性。衔接手段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层面,分属表达连贯性和内容连贯性。立足该理念的阅读教学强调学生站在语篇整体的视角上对内容进行解析、理解与重构,是语言和意义双重构建的过程,从而深化对语篇内涵的理解。基于此,文章以表达连贯、内容连贯两个层面为切入点,分别从段落主题、过渡语、主题段、衔接标识等方面,深入剖析阅读教学中有效运用语篇连贯理论的方法,旨在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语篇意识,促进其阅读素养的发展。

一、引导学生围绕主题,概括大意

语篇连贯性着重从语篇的整体对其进行解读,把握其行文结构,理解其主旨大意。段落是从语篇结构视角划分的,每个段落围绕主题展开。段落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段首或段尾,成为提取段落大意的突破口。基于此,教师可设置探寻段落主题句,概括大意的活动,引导学生从归纳段落大意的层次上,把握语篇整体结构,理解语篇主旨。

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reading部分的 The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的教学中,在阅读全文后,教师引导学生将全文划分为三个部分,即第一部分(para.1),第二部分(para.2-3),第三部分(pa- ra.4)。接着,让学生探寻每个段落的主题句,并提炼、总结每个部分的主旨大意。第一部分主题句位于段首,表明河北农村不断有怪事发生,如井水起伏不定,井壁有裂缝,家禽不进食,水里的鱼跳出来等现象。即提炼该部分的大意是:Phenomena before the earth- quake 。第二部分包含两个段落,需要学生对每个段落的主题句进行提炼,并概括主旨意思。第二段主要讲地震的发生以及造成的人数伤亡。第三段主要讲建筑、家禽、经济的损失。故将大意概括为:What hap- pened during the earthquake and the damage 。第三部分主题句为第一句,点明地震后有15万名救护人员实施救援工作。通过卡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为灾区的人民输送物资。故该段大意为:The rescue work after the earthquake 。纵观这三大部分,分别讲述的是震前、震中、震后的内容,体现了事情发展的时空性和时间顺序性,在逻辑上形成了内容上的连贯,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行文脉络,把握语篇结构。

语篇在情境语境中是连贯的,具有语域一致性。该语篇讲述是地震灾难的发生过程,赋予了地震这个真实的情节语境,使其在语篇段落的整体安排上保持情节发展的连贯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提炼段落主题句,归纳段落大意,让学生从内容的连贯性上,梳理语篇结构,从而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

二、引导学生分析段落间的逻辑关系

连贯性是语篇的特征,往往体现在段与段存在语义上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或是后一段是前一段内容的结果,或是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衔接过渡,又或是后一段内容展开的起因。在阅读中,学生需要理清段际关系,以便准确理解主题意义。教师可从段际关系着手,引导学生分析段落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领会上下文语义的内在连贯性。

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2 reading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 教学中,以该文的第2-6段为例,解析段落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第二段提出以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即使表达方式不相同,也能互相交流,并以Look at the example引出下文,即第3-4段,是对第二段的例证说明,英国人用flat表示公寓,美国人用apartment表示公寓,表达方式不同,但没有影响交流。紧接着第4段首句以提问的方式:“so why has English changed over time?(为什么英语会在一段时间内起变化?)”承接上文,引起下文,即第5段阐述了英语变化的发展史,该段以At first、then、so、later等连接词,描述了英语从公元450年到19世纪这段时间的变化原因。该段首句与后面内容形成了一问一答式的语意逻辑关系。而第6段以Finally开头,延续上面的话题,确定到20世纪英语真正定形,并以出版英语词典为标志,将英语语言的演变发展史画上完美的阶段性的句号。这些段落前后链接,环环相扣,衔接自然,构成浑然一体的语篇。

三、引导学生分析主题段落,明析写作意图

主题段亦中心论点段,是作者在文中要证实的论点或者提出的观点,通常在文章的开头段,有的也会在行文过程中提出,又或在结尾处以结论的形式出现。主题段能够帮助学生领会语篇写作意图。教师可通过解析主题段落,引导学生推测语篇行文脉络,把握行文意图。

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 Unit2 reading 部分 The road to modern English中的第一段,就是主题段,教师以此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讨论:(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ragraph?(2)Whatinfor- mation can you get from the structural level of the text?学生围绕问题阅读第一段,问题(1)需要学生概括出该段的大意,即 More and more people speak English。问题(2)则是让学生从行文脉络上对该段进行分析。该段一共有三句话,按照时间顺序,简述了每个时间段英语的情况,第一句讲16世纪末讲英语的人多数生活在英国,第二句讲17世纪很多國家的人开始说英语,第三句讲现在讲英语的人更多。段落以Later、To- day 为时间点衔接为一个整体,构成语意上的连贯性。纵观其它段落可知,第2-6段完全是按照主题段的时间顺序描述英语语言的演变与发展。即第2-6段与第1-2句相对应,第7段与第3句相对应,分别是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说明。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只需理解主题段,就能掌握了全文的行文结构,把握作者写作的意图。

主题段揭示了全文的中心思想,围绕该段学生就能快速掌握全文的行文结构。教师借此,引导学生从语篇宏观的视角对语篇各个部分的关系进行审读,从而帮助学生达成对语篇的整体理解。

四、引导学生判断句群关系

句群从结构视角而言,是一组前后连贯,中心明晰的句子,即在意思上和结构上有着密切联系且互相独立的句子组成的语言交际单位。句群内各个句子在内容上存在严谨的逻辑关系,主要包括解释、因果、重复、转折、并列、顺序、对应等关系。这些关系通常具有明显的标志词,帮助学生预测句子内容。教师可通过识别这些衔接信息标识,引导学生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如,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2 Using Language 中Standard English and dialects,第一段讲什么是标准英语,多数人认为电视和收音机里说的就是标准英语。该段最后一句以However表示转折的信息词,表明在听电视或收音机时,能够听出说话时的差异。第二段讲述了美国英语多种方言产生的原因,文中出现了so、because等表示因果关系的衔接词。第三段讲述了地理位置对方言的影响。段落中出现了so解释了美国人通过搬迁将语言带到另一个地方,成为相同方言的结果。Although表递进的衔接词,阐述了美国人虽然经常搬迁,但并不影响彼此之间对方言的理解。这些衔接词语构成了句群之间意义上的连贯性,使语篇成为一个主题意义一致的整体。

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寻表示句子逻辑关系的衔接词,引导学生读懂句子之间存在的关系,体验句群之间内容的连贯性。此外,学生在日常阅读中,还可通过有意识地总结这些衔接标识词,来增强对句群逻辑关系的敏感性。当然,语篇中也会出现没有任何衔接标识,但存在语义逻辑关系的句群,此时需要学生从内容的逻辑关系上对句群关系作出判断。

总之,语篇连贯理论引领下的阅读教学,强调学生从语篇整体进行理解,遵循自上而下的阅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教师可通过概括段落大意、探寻过渡句、解析主题段、捕捉衔接标识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整体语义切入,探寻句、段、群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将语言的學习与语义的学习深度融合,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交互作用,逐步引导学生从语篇整体意义的理解到句子结构赏析的过渡,促进其阅读素养的提升。

猜你喜欢

连贯性连贯行文
慢性宫颈炎患者采用连贯性护理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
语意巧连贯,旧“貌”换新“颜”——从“八省联考”卷探析高考语意连贯题
Why do we celebrate the New Year?
思维有支架 行文有范式
如何避免行文平淡无奇
衔接连贯题的复习备考注意点
《湘江青年法学》行文体例与注释规范
《锦衣少年行》周行文:没有能与不能,只有想与不想
从主位结构角度分析罗斯福演讲中的连贯性
俄语广告语篇整体连贯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