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模式对教学成果的影响机制

2022-05-30彭新华李蕙羽

广西教育·C版 2022年7期

彭新华 李蕙羽

【摘要】本文研究真实型领导对教学成果的影响作用、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提升型焦点的调节作用,构建高校教师真实型领导研究模型,检验作用机理和关系效度,为教师领导行为对教学成果的影响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关键词】高校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 领导信任 提升型焦点 效应检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2)21-0064-05

建立基于提升自我意识、道德和价值观内化、信息平衡加工及关系透明的高校教师真实型行为模式,通过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和提升型焦点的调节作用,可以有效积累作为追随者的学生的心理资本,促进学生在积极、乐观、真诚、公正的道德情境中增强学习效果、激发追求成功的内生动力。本文通过提出真实型领导对领导信任和提升型焦点之间的正向关系和中介调节作用的理论假设,构建研究模型,检验作用机理和关系效度,为教师领导行为对教学成果的影响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一、研究目的

在国内外教育研究领域,系统地运用组织行为学及学生个体效能理论来考察团队互动过程与团队效能间的关系的研究仍比较薄弱,一般仅抓住团队互动过程中某个要素,分析研究该要素对团队绩效的影响。本研究旨在综合运用组织行为学等相关理论,对高校学生个体的教学成果各维度进行归纳,分析各维度间的相互联系,构建关系模型,并从学生个体效能角度对教师领导行为、信任和学生个体动机内化机理进行分析论证,通过对其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分层次验证,从整体角度描述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和转换的路径。具体而言,本研究的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为了探明高校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对教学成果产生的影响过程中,领导信任的媒介作用。在教师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学生不信任教师或怀疑其教授内容,就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师生之间以情感为纽带,建立持久牢固的信任关系,使学生相信教师会在学习、生活及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为自己提供有用的帮助和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自觉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达到教学相长、良性互动的积极效果。从“资源守恒理论”的角度也可以解释这一观点,高校教师真实型领导力的发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了对教师的信任,从而有效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另一方面,为了探明真实型领导行为与领导信任的关系中“调节焦点理论(regulatory focus theory)”的调节效果。该理论认为,提高焦点是满足增长欲望,学生个体受到提升型焦点行为动机的影响,会将焦点放在肯定结果的成就上(Higgins,1997),因此,本研究将采用提升型焦点来探讨真实型领导“行为—领导信任”路径中的调节作用。

二、理论回顾与假设提出

高校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模式对学生心理资本的生成和积累以及学生个体的教学绩效成果和素质提升存在明显的正相關关系,而探讨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对教学成果产生的影响过程中,领导信任的媒介作用、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提升型焦点的调节作用则是本研究的重点。

(一)真实型领导对教学成果的影响作用

社会交换理论认为,真实型领导通过平衡加工信息、建立信任和保持透明关系,对受管理、服务和指导对象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有效提升其心理资本,积累重要的心理资源,不断提高绩效水平。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真实型领导的行为特质与中国传统文化“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思想高度契合,教师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展示真诚、公正、笃行的职业形象营造宽松积极的道德情境,能够引起作为追随者的学生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进而激发其信任、积极、乐观、希望等心理资本,提升学习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最终的绩效产出。

鉴于此,提出假设1:真实型领导与教学成果有显著正向关系。

(二)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

领导信任会受到领导因素、组织关系的影响。从领导因素来看,具有真实型领导特征的教师的能力、正直和慈爱会影响学生的信任感;从组织方面看,组织或团队中的程序公平、互动公平以及分配公平都会正向影响领导信任。

学生个体与其教师之间建立起的领导信任属于纵向信任,这种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在于,教师通过强烈的自我意识唤醒和展示其正直、诚实和言行一致的价值观念,可以有效激发和吸引作为追随者的学生的充分信任,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持续产生积极和有创造性的互动关系以及促进教学成果提升的倍数效应。

鉴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真实型领导对领导信任有显著正向关系。

假设3:领导信任与教学成果有显著正向关系。

假设4:领导信任在真实型领导与教学成果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三)提升型焦点的调节作用

真实型领导行为个体在提升型焦点驱动下会表现出更强的影响力,能够在组织内营造宽容失败、激励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高信任度,会使学生更加信任教师。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模式可以持续释放和展示可靠、宽容和强烈目标导向的领导信任黏性,引导和激励学生在目标驱动下产生不断奋发进取的成就感。鉴于此,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5:提升型焦点在真实型领导与领导信任之间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根据上述理论假设,建立本文研究模型,目的是探讨真实型领导行为、领导信任、提升型焦点、教学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作用路径,如图1所示。

三、数据分析

(一)数据采集

本研究的样本来自广西区内10所高校450名学生。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5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有效问卷414份,有效问卷率为92%。

(二)测量

本研究中涉及的真实型领导、领导信任、提升型焦点、教学成果采用常用的比较成熟的量表进行测量。其中,“真实型领导”采用Neider & Schriesheim.(2011)开发的量表;“领导信任”采用单维领导信任量表;“提升型焦点”采用Lockwood,Jordan和Kunda(2002)开发的“调节焦点问卷”(GRFM);“教学成果”与“领导信任”一样,都采用Likert-5级评的量表。以上几个维度的量表在使用中都表现出良好的信效度。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本研究选择教学成果、真实型领导、领导信任、提升型焦点4个核心变量的维度、题项数以及维度和变量的Cronbachs Alpha值进行信度检验,根据信度检验结果,教学成果、真实型领导、领导信任、提升型焦点的Cronbachs Alpha值均大于0.7,该结果表明,本研究采用的量表整体信度较高。

2.效度分析

Bartletts球检验卡方值和KMO值是效度分析中最常用的两个判定指标,根据KMO及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KMO值超过了0.7,效度等级判定为相当好。同时,观察Bartlett球形度检验结果,卡方统计值为0.000,在0.01的水平上显著,具有极好的效度水平,适合进一步做因子分析。

四、主效应、中介及调节效应检验

本研究重点选取性别、年龄、年级、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干部五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结合已有的因变量、自变量、中介变量及调节变量,构建计量模型来检验前面的理论假设。

(一)真实型领导、领导信任与教学成果的作用检验

表1(见下页)列出了真实型领导对教学成果的影响。其中,自变量X1为真实型领导,X2为教师型领导,因变量为教学成果,其他变量为控制变量。Model 1列出了控制变量与教学成果之间的回归结果,Model 2在Model 1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变量X1,以此检验真实型领导对教学成果的影响。Model 3在Model 1的基础上加入了自变量X2教师型领导,以此检验真实型领导对教学成果的影响。由Model 2、Model 3可知,真实型领导(β=0.625,P<0.01)对教学成果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领导信任(β=0.737,P<0.01)对教学成果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显然,上述实证结果支持了本文的假设H1。

表1中,模型1和模型2分别是“只加入了控制变量”和“加入控制变量和真实型领导”的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真实型领导对教学成果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模型3为检验领导信任对教学成果的作用影响,结果表明在p-value 0.01水平上领导信任正向显著影响教学成果,假设3得到验证。模型5中,教师真实型领导对领导信任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假设2得到验证。模型4中自变量真实型领导与中介变量领导信任共同对教学成果的影响是正向显著的,且模型4中真实型领导与教学成果间的非标准化系数为0.213小于模型2中真实型领导与教学成果的非标准化系数0.625,说明领导信任在真实型领导与教学成果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假设4得到验证。

(二)提升型焦点的调节效应

本部分对提升型焦点的调节效应进行实证檢验。首先构造调节效应变量,在控制了必要的其他变量之后进行实证研究,观察调节效应是否显著,若显著,则表明相对应的研究假设得到了实证的检验。

表2列出提升型焦点对真实型领导和领导信任作用,研究结果显示,Model 1、Model 2给出了真实型领导、提升型焦点和领导信任回归结果。由Model 3的实证结果可知,调节效应亦即真实型领导与提升型焦点的交乘项的系数为正,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提升型焦点正向调节真实型领导与领导信任之间的关系,与本文研究假设5结论一致。

(三)被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本部分被调节的中介效应采用SPSS的Bootstrap Process程序进行验证,并在检验过程中选取Bootstrap Samples为5 000,Bootstrap取样方法选择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法,置信区间按照惯例选取95%,分组调节设计为均值以及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

表3中,中介变量为领导信任,调节变量为提升型焦点。由实证结果可知,在提升型焦点水平低的情况下,领导信任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253 3,Bootstrap检验的置信区间为[0.189 4,0.320 4],说明中介效应显著;在提升型焦点水平中等的情况下,领导信任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285 7 ,Bootstrap检验的置信区间为[0.226 5,0.354 8],其中介效应亦显著;在提升型焦点水平高的情况下,领导信任的中介效应大小为0.318 1,Bootstrap检验的置信区间为[0.249 6,0.398 7],此时中介效应仍然显著。该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INDEX值为0.049 6,Bootstrap检验的置信区间为[0.012 7,0.104 8],可知置信区间不包括0,这表明本部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通过检验。

五、结论:基于理论假设检验的成果展示

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对教学成果的正向关系中,教师风格主要表现在:(1)为了提高竞技能力,教师会指导学生并咨询学生的意见;(2)教师了解学生对其能力和领导方式的评价;(3)教师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4)教师了解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力;(5)教师坚持信念与行为一贯性的方针;(6)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信念来做决策,对来自上级的违背自己信念的指示给予明确的态度;(7)教师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行动并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意图;(8)教师犯错时勇于承认;(9)教师与学生共享自己掌握的信息,沟通自己的想法。达成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1)学生能够明显感觉学习能力和效果每次都在提高;(2)学生有能力自发性地处理课程任务并清楚自己的能力将会达到什么程度。

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对教学成果的正向关系中,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体现在:(1)学生相信教师会尽可能以公正的方式对待自己;(2)学生相信教师诚实可信;(3)学生会在危机情况下支持教师。

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对教学成果的正向关系中,提升型焦点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1)学生能经常思考如何实现梦想;(2)学生在意未来能否取得成功并经常思考如何取得成功;(3)学生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不断提升个人能力,取得积极成果,最终实现梦想。

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模式通过领导信任的中介作用和提升型焦点的调节作用,对教学效果产生了显著的正向效应,也使真实型领导体现的四个关键性维度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充分彰显,甚至能够取得乘数级效果。具有真实型领导行为的教师不但自身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能够全面清晰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和他人的优缺点,而且能够将这種积极客观的认知有效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让学生能够真诚客观地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追求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规划,并通过积极的自我激励促进目标的顺利实现。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中的关系透明、道德内化及平衡信息加工的特质,可以使学生对教师建立起持久的牢固的信任,让学生有更强的心理安全感,并主动接受教师的价值和道德理念的引导和塑造,有利于学生养成坦诚、乐观、平和、进取的健全人格和优秀品格,使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够更快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快融入团队,并展现善于倾听他人意见、凝聚团队力量、勇于创新探索的人格魅力。

参考文献

[1]刘国梁,完好,陈驰茵.教练员领导风格对乒乓球运动员绩效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2).

[2]Higgins,E.T,Shah,J,Friedman,R.Emotional responses of goal attainment:Strength of regulatory focus as moderator[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3).

[3]王岑岑.教师真实型领导行为模式对青少年学生心理资本生成的影响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9.

[4]Avolio BJ,Gardner WL,Walumbwa FO.Authentic leadership scale(ALQ Version 1.0 Self).Redwood City,CA:Mind Garden.2007.

[5]李永占.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工作投入的中介效应[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9(6).

[6]张永军.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反生产行为:领导信任、领导认同与传统性的作用[J].管理评论,2017(12).

[7]张祥润,王宗水,时勘,等.内隐领导原型对领导有效性的影响机制:领导信任的中介效应和上下级沟通频率的调节效应[J].管理评论,2017(5).

[8]高天慧.包容型领导、情感承诺及角色外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促进型调节焦点视角[D].吉林:吉林大学,2018.

[9]王建明.资源节约意识对资源节约行为的影响:中国文化背景下一个交互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J].管理世界,2013(8).

[10]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

注:本文系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情境下创业型领导对组织创新、团队创新、员工创造力的跨层次研究”(17XJA63007)的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彭新华(1972— ),湖南南县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李蕙羽(1973— ),广西灵川人,硕士研究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