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高中化学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2022-05-30吴丹

高考·中 2022年7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吴丹

摘 要:反思性学习能力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考虑到教师无法一直跟随在学生身边进行引导,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能力是教学目标之一,所以自反思性学习能力这一概念出现以来,便受到了教育部门的大力推广。因此,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发展特点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本文从反思性学习的含义、环节、方法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如何利用高中化学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方法

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的有效路径,是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使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须将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起来,利用一定的方法优化教学,促使学生在反思性学习中得到一定的进步。

一、反思性学习的含义概述

反思性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将学习过程中的反思利用起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学习。站在元认知层面上来看,反思性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学习者根据自己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涉及的事物、材料、信息、思维、结果等学习特征的反向思考获得知识、学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法[1]。其含义有二,一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思维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策略是否为合理状态、答案是否正确等;二为对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经验总结、结构调整。由此可见,反思性学习在学生深入探究、加深对知识的本质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且其目的并非为引导学生形成回顾过去的意识,而是指向未来的活动。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通过反思性学习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学活动的探究性、研究性展现,使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并在这一过程中理解知识、形成能力,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二、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环节

通过研究发现,反思性学习的基本环节有七个阶段,一为反省阶段,二为评判阶段,三为察觉问题阶段,四为界定问题阶段,五为确定对策阶段,六为实践验证阶段,七为总结提高阶段。其中,最重要的阶段是察觉问题阶段,因为学生的反思集中体现于这一阶段,只有教师将其与其他阶段进行有机结合,才可使反思性学习的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反思性学习这一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须严格按照这一环节进行[2]。

三、高中化学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的方法

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促使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学内容并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所以下面进行了简单阐述。

(一)通过冲突—反思—生成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冲突—反思—生成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模式,可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培养提供保障,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实效性。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将其利用重视起来。在基于这样的教学模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使学生在认知结构上产生冲突,从而建立新的知识体系。所以在开展这样的教学活动时,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搜集,以此达到教学目标,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3]。

例如,在教学“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原电池”时,教师便可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具体而言,教师可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借助其图文声结合的优势直观呈现原电池演示实验,并结合教学内容对其原理进行讲述,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并做到灵活运用。但在进行演示实验的呈现时,教师需选择与学生已有认知相反的、反常的实验。因为这样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想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以此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对其反思性学习能力进行培养。而在播放完演示实验后,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反思状态,进行反思性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锌铜分别插入稀硫酸中,能否发生化学反应?由于学生有着一定学习经验,所以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快速回答:“锌可以,铜不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以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了回忆,且为学生进行反思做好了铺垫。之后,教师可进行实验演示,利用导线将锌铜连接,直观呈现化学现象。由于这一现象与学生的认知存在冲突,所以学生会特别惊讶,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铜片表面会产生气泡?”而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会对已经掌握的知识及已经建立的知识体系进行验证检查,从而反思、评判这一冲突。考虑到学生的各项能力处于发展之中,且认知有限,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进行引导,确保学生可以发现问题、察觉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铜片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它是如何产生的?”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结合已有认知进行深入思考并获得这样的答案:H+得电子生成H2。在学生获得这一答案后,教师可以进行追问:“电子是从哪里来的?”结合实验来看,电子可能与导线有关,所以学生会提出假设。在学生提出假设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证明自己的假设,并将相关器材分發下去,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利用器材进行假设验证,从而得出相应结论。最后,教师可给予学生一定时间与空间,让学生总结讨论,从而获得启示,得到提高。

再如,复习“离子反应”的时候,教师也可将这样的教学模式利用起来,为课堂教学添彩的同时,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通过反思进行学习,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形成反思性学习能力。首先,根据这部分内容来看,其涉及较多内容,且反应物的相对量不同,发生的反应、产生的现象存在一定差异,为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教师可通过互滴这一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鉴别,从而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由此可见,冲突—反思—生成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模式可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结合自己看到的与教师的引导进行反思性学习,获得相应结论,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形成反思性学习能力,从而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二)通过变式—反思—归纳阶梯式上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除了上述提到的教学模式之外,变式—反思—归纳阶梯式上升的教学模式也可在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方面发挥出一定优势,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这一模式利用起来,为学生理解知识、形成反思性学习能力提供保障。

变式简单来说就是将不同形式的典型事例利用起来,对本质相同的事物进行说明。变式练习是传统练习与创新练习的桥梁,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反思性学习能力进行培养的有效路径[4]。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需将变式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改变问题情境、条件、结论及图形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归纳。例如,如果反应物的相对量不同的话,写出的离子方程式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在引领学生进行离子反应的复习时,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设计变式练习,以变式—反思—归纳阶梯式上升的教学模式实现化学教学的顺利开展,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进行有效培养。首先,教师可设计这样的教学任务:将NaOH溶液与AlCl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写出来。由于这一任务对于学生并不难,所以学生可结合自己掌握的知识按照相关步骤进行书写。在学生写完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这个反应一定能生成沉淀吗?”由于教材中的化学方程式便是这样的,所以,当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很多学生很是疑惑。此时,教师可以接着提问:“什么情况下没有沉淀?”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对知识进行检查,并进行反省评判,说出自己的答案。在学生说完答案后,教师可以继续追问:“这个反应能否生成沉淀取决于什么?”而借助这一问题,学生可以进行模拟思考,从而察觉问题。随后,教师可借助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讨论、实验验证。在学生获得实验结论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获得启示。如此一来,学生便可掌握上述特征,便可形成良好的反思性学习能力[5]。

另外,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先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待学生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将例题呈现于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运用刚刚学习的条件进行判断,从而实现规律与实例的有效结合,为学生掌握化学规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供保障。如,在教学“离子反应”时,教师可以将这样的学习任务提出:书写少量NaHCO3与C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这一任务相对简单,所以学生可以按照书写步骤进行书写,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同时,这一过程可为学生进行反思提供保障。之后,教师可以设计新的任务引导学生写出变式,即书写少量Ca(OH)2与NaH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在学生写完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改变任务,引导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书写少量NaHSO4与Ba(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由于教师一直让学生写化学方程式,而且这些方程式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学生可在写这一方程式的过程中进行批判、反省。随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方法?”由于这一问题开放性较强,且对学生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学生可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并察觉问题。但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所以很多学生无法找到思路。此时,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引导,即除了明显不参与反应的Na+要删去的离子一般来源于什么反应物?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产生一定灵感。之后,教师可以继续提出上述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激烈的思维碰撞,从而确定对策。之后,教师可将案例呈现,让学生利用自己获得的答案进行验证。在学生验证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的同时使相关方法得到完善。再如,教师可利用其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使学生学会学习。因为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教学目标不再仅是对理论知识进行教授,还包括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6]。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及时转变自身观念,通过教学模式创新达到这一目的。经过长时间思考能发现,变式—反思—归纳阶梯式上升这一教学模式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將其利用起来。例如,在“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需给予学生引导,通过呈现这样的变式,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思考: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学习经验、知识储备进行思考,并获得不同答案。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已经进行了反省、批判,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可以说出这样的话语:“大家的想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从这些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不仅物质本身会有影响,外部环境也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在教师的这一话语的启发下,学生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并察觉问题。此时,教师可以接着提问:“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有哪些?分别有什么影响?”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假设提出,从而实现问题界定。然后,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实验设计,并在其设计完实验后提供相应试剂及仪器,要求其进行实验验证。验证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从而达到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7]。由此可见,这一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有利于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想要使其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想要借助其推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就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做到始终如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化学教学是高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是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且化学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想要推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教师就需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结合高中化学的内容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教学活动、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以确保学生可在教学活动中获得知识、形成反思性学习能力。但在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时,教师要具有一定耐心、信心,因为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如此,才可使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邓宝玉.浅谈高中化学探究性学习与反思[J].华夏教师,2013(3):67-68.

[2]郑晓梅.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148-149.

[3]吴俊明.高中化学课程的定位的反思与改进[J].化学教学,2010(8):1-3.

[4]李建周.高中化学课程多元学生评价的实践与反思[J].化工管理,2013(10):18-19.

[5]薛锦芳.反思自己高中化学作业使用中的问题[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7(S2):59-61.

[6]许晓婷,李舒,许俊翠.基于发展学生高阶思维的高中化学探究教学设计思考: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J].安徽化工,2022,48(1):187-191.

[7]刘帅,邹国华,蔡小蔓,等.大概念统领下的高中化学读本建设与应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15):5-9.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