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侗族村落乡土文化景观特征与保护对策

2022-05-30郭静怡黄智孟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传统村落侗族

郭静怡 黄智孟

摘 要: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有着多样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从传统侗族村落入手,深入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乡土文化景观的特征,并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手段与技术对其加以保护、开发,从而进一步彰显广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便更好地建设美丽广西,发挥应有的实践价值,为祖国乡村振兴事业增砖添瓦。

关键词:侗族;传统村落;乡土文化景观

基金项目:本文系桂林旅游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广西侗族传统村落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对策研究”(2021Z41)研究成果。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广西、贵州、湖南的交界处。侗族村落通常被称为侗寨,从几十户到上百户人家不等,一般建在群山环绕、依山傍水、风光优美的山谷之中,山中溪流环绕着村寨而过。侗寨一般由寨门、井亭、吊脚楼、鼓楼、风雨桥等组成,整个建筑群环绕在作为村落中心的鼓楼周围,形成一个个同心圆状的景观聚落,分布在群山之中。

侗寨大都处于深山之中,崇山峻岭为侗族人提供了天然的保护屏障,但也阻挡了侗族人与外界的交流,因此保留下来许多古老的风俗文化。侗族文化源远流长,有其独具特色的民族元素,具体体现在当地的歌舞、饮食习惯、建筑风格中。在当下的传统侗寨里,仍保留着许多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供今人探究。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宝赠村是传统侗族聚居地,由11个自然屯组成。宝赠村的村落格局鲜明,保存良好,能体现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生产与生活方式,其寨门、民居、鼓楼、风雨桥、石板路、水井、水车等都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传统风貌。宝赠村有“八百里侗乡南大门”之称,是侗族文化精华荟萃的宝地,于2014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少数民族村落保护是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内容,以宝赠村为典型案例来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广西侗族传统村落的乡土文化,为之后同类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宝赠村侗族历史

据传说,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受楚国文化影响较大[1]。春秋末年,越国曾一度问鼎中原,后来随着对抗楚国的战争失利,越国人民被迫向南迁徙进入岭南、西南山区。在之后的千百年间,他们不断辗转各地,与当地土著通婚后定居下来。住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宝赠村的侗族,就是其中的一支。

二、宝赠侗寨自然环境

侗寨一般分布在我国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在崇山峻岭间有珠江与长江的支流穿过,多属于喀斯特地貌,山地较多而农田较少,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不冷,1月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气温一般为25℃左右,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同时,冬夏风向有明显变化,年降水量较为充沛,一般在1000mm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较少。

这样的气候为杉木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杉木是一种常绿大乔木,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山区。杉树树干笔直挺拔且略带香气,因易加工、耐腐蚀的特性,所以常被用作建筑、桥梁、车船等原材料。也正是由于这些优良的特性,侗族人民也大多选取杉木作为原材料,修建具有民族特色的侗族村落。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环境的保护,侗族人民在砍伐过后会补种上一片杉树林,以使其延续。

三、侗寨主要建筑——以宝赠侗寨为例

由于地处大山林区之中,侗族人民可以轻易获取大量木材来建造房屋,因此侗寨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建筑物底层架空,从二层以上才是主要起居空间,这也就是所谓的干栏式建筑。据《魏书列传第八十九僚传》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种……种类甚多,散居山谷,略无氏族之别,又无名字,所生男女,惟以长幼次第呼之……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往往推一长者为王,亦不能远相统摄。”一个大型的侗族村落主要包括鼓楼、鼓楼坪、风雨橋、民居、寨门、禾晾、禾仓、凉亭等[2]。

(一)寨门

寨门是村寨内外的分割线,也是一个侗寨的门面,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修建。寨门的功能主要是迎宾送客、防御外敌入侵和防止家禽家畜外出糟蹋庄稼。寨门的数量依村落的规模大小而定,如宝赠村这样的小型村落一般只开一个寨门,而中型或大型的村寨则能开两三个,甚至更多。寨门的屋顶材料与形式多与鼓楼和风雨桥相呼应,其间亦有龙凤花鸟等图形描绘其上。门前地面常嵌有圆形或方形大石板,石板上刻有双鱼戏水图案。沿着寨门的通道一直往前走,就能通向风雨桥和鼓楼。

(二)鼓楼

鼓楼是侗寨的标志,因顶层悬挂一长形细腰的牛皮大鼓而得名。一般来说,一个族姓在一个侗寨内会建造一座鼓楼。大型的侗寨内可能会有好几座鼓楼,以示侗寨的兴旺发达。最初,鼓楼是作为战争时期的瞭望哨而设立的,楼内最顶层放置一面大鼓,如遇兵匪骚乱劫掠,或发生寨火,族首便派人上楼击鼓求援。

侗寨鼓楼为木结构的宝塔型建筑,整栋建筑全靠榫卯搭接架构而成,整体结构浑然一体,巧妙地运用杠杆原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其平面都是偶数的多边形,或形成“回”字形平面的双套筒结构。鼓楼立面基本都为奇数重檐,为三段式构图,由亭顶、塔身、阁底组成。远远望去,每座鼓楼都仿佛是一棵高大的杉木矗立在村落中心。鼓楼屋顶大多采用青瓦覆盖,形制多为歇山顶或攒尖顶,少则三五层,多达数十层,与下大上小的楼身通过榫卯结构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鼓楼坐落在鼓楼坪之上,此处为可供人们集会的活动中心,村落举行典礼、商议村中事物和人们闲暇时间的休息娱乐活动大都在此地进行。遇到节假日,此地还会举行唱侗歌、吹芦笙、唱侗戏等民俗活动。

(三)风雨桥

和鼓楼一样,风雨桥也是侗寨的标志之一,因桥上建有廊道和亭子可遮风挡雨,故称风雨桥。侗族村寨大都依山傍水,在河流密布的山区里,大量风雨桥横跨河流两岸,成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休憩娱乐场所。若有重要的客人前来,好客的侗族人民还会穿着盛装在风雨桥上载歌载舞,唱拦客歌,饮敬客酒,以此来表达对来客的热烈欢迎。遇到节假日,风雨桥上还会有唱大歌和吹芦笙等比赛,充满喜庆的气息。

风雨桥的桥墩一般都较为粗壮,底下垫有生松木,用油灰黏合石料砌成菱形的墩座。桥身以上全部采用木结构,以巨大的杉木为骨架,其上铺设木板作为桥面,桥面上使用榫卯结,通过相互穿插连接而构起长廊作为桥身,可保证其坚固稳定。桥身表面均涂上防腐的桐油,以保证不受水汽侵蚀。桥顶则使用坚实的瓦片覆盖其上,以为过往的行人挡风遮雨。

风雨桥一般跨度较大,桥上有连廊和亭子可供行人歇息。桥檐瓦梁的末端有檐瓴作为装饰,翘檐上还常有陶雕彩塑。廊桥两侧长凳的凳外边均有供人们休息交流的美人靠,檐边和内部横梁上还装饰着山水人物、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日月星辰等彩画,色彩鲜明,栩栩如生。风雨桥集桥、廊、亭、楼为一体,是侗族桥梁建筑艺术的智慧结晶。

(四)民居

早在上古时期就有“巢居”一说,后期逐渐演变为干栏式建筑,而作为侗族民居标志的木结构吊脚楼就是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不仅可以适应有高差的地形地貌,使人们获得平整的居住平面,也可以防止野兽的侵袭,同时避免食物、家具因受潮而发霉,可谓一举多得。

侗族吊脚楼又被称为长屋,通常为两到三层的穿斗式建筑,通过穿枋将柱网串联起来,使得整个建筑浑然一体。底层一侧架空,另一侧砌筑在山坡上,整个建筑随着山势的高低起伏跌宕。旧时,人们主要采用篱笆式的木条或竹竿作为围栏,后来也使用砖石材料作为维护结构,主要堆放杂物或饲养家禽家畜。二层及以上才是住户日常起居的场所。若有三层楼,则主人卧室多半设于三楼,也有部分人家在此处设置储藏或晾晒空间。房屋前半部为廊,宽敞明亮,为全家休息或从事手工劳动的场所,后半部为内室。宝赠村内的多数民居都是按照此类形式建造而成的。

一般来说,侗族民居多为一户一楼,但是侗族长屋具有一定的可延展性,当一个大家族添丁进口的时候,可以在长屋两侧增加新的居住单元。每个居住单元里包含着一个小家庭,通过檐廊与其他住户相连接。这样既保证了小家庭的独立性,又与整个家族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五)凉亭

凉亭也是侗寨传统的建筑之一,在山顶、半山腰、山脚、路旁都很常见,亦有建于泉水边上的。在郁郁葱葱的林间,一座小凉亭突然出现,令人不禁眼前一亮。凉亭顶部有树枝、茅草、青瓦等材料铺设其上,各不相同。涼亭内设有桌椅板凳,可供游人遮风避雨、乘凉休憩。部分凉亭边上或亭内也立有石碑,上书建造和捐款人士的姓名、款数及建造时间。宝赠村内的凉亭既具功能性又有观赏性,能给侗家山寨增添不少趣味。

四、宝赠侗寨开发保护策略

(一)将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相融合

在侗族传统建筑文化中,其榫卯、柱础、翘脚、宝顶等都是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独具特色和识别性的建筑构件。在传统建筑的重复利用上,应发挥好鼓楼作为侗寨中心的人群集散作用,并对作为侗族主要集会场所的鼓楼坪进行一定的改造更新,使之成为一个能够展示侗族乡土文化,并同时面对村民和外界游客开放的大型演出集会文化广场。

在材质的选择上,可以沿用传统建筑里的砖石和杉木。通过学习、总结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和设计要素,使用现代化手段改造传统工艺,在设计过程中融合现代审美,在“新”与“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居住者在感受传统建筑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便利的现代化生活。

与此同时,也可以采用保护性利用传统建筑的方式,在村落里增加一些新型功能建筑,例如民俗博物馆、非遗展览陈列馆、特色民宿、传统商铺、手工作坊、风味美食街等。这些建筑不仅能保存当地特色的传统手艺文化,也能通过增加趣味性互动来吸引游客,增进其对侗族传统民俗的了解,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一定的就业岗位,从而带动村里的经济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二)完善升级道路交通系统

关于宝赠村道路的维护与修缮,需要根据村中现有建筑的状况,通过整体规划建立合理的功能分区。在此基础上,通过主要道路将村落内部与外部连接起来,使用次一级的道路连接村落内部的各个区域,并将房前屋后的小路作为建筑与建筑之间的联系过道。

村内道路主要分为车行道与人行道,采取人车分流的设计方式。车行道为主干道,主要考虑地势坡度和与外界道路系统的连接,并在车行道旁设置单独的停车场。人行道则需要根据景观游憩学原理,合理设置具有侗族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节点,以满足村民日常使用和游客的游玩需求。对于已经存在的狭窄的旧石板巷道,需要将荒废的道路周边的杂草与杂物清理干净,达到拓宽路面的效果,并通过现代化手段对其进行维护,把已经破碎的青石板路面重新整修一新。

(三)建设新的村落景观

在已有村落景观的基础上,对当地特有的植物、建筑材料进行归纳总结。大胆运用本土文化元素,通过传统乡土材料与现代工艺的结合,杉木、砖石等作为主要建材,选取该地区特有的植物品种,设计出具有当地特色的景观小品。同时,将景观小品作为承载地域文化的载体与媒介,对外展示宝赠村的社会风俗与风土人情。对于本身就是村寨中心的鼓楼与鼓楼周围的鼓楼坪,应将其作为村落景观中心节点精心设计,在其能容纳本村居民活动的同时,也要让前来观礼的游客获得参与感。对风雨桥、水井、凉亭等本身就具有一定休憩功能的建筑物进行改造更新活化设计,在为来往的行人遮风避雨的同时,也使人们能获得观景和交流的良好体验。

五、结语

通过对宝赠村这样的侗族村寨民居建筑进行专项研究,以此为指导村寨空间特色保护的依据,从而在侗族村落保护开发对策上准确地识别、整理出村落中的典型形态要素,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对村寨文化特色空间的开发和保护。通过保持建筑形式、体量、风格、装饰、色彩等形态要素与整体风貌协调一致的方式,传统村落不仅能克服自身缺陷,而且能延续自身特色,同时也能与外界相互交流,在保持传统文化与自然风貌的同时,以适应城镇化现代生活的方式实现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龙耀宏.侗族先民关于自然和人类起源的朴素观念[J].贵州民族研究,1983(4):113-117.

[2]汪峥.侗族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18.

作者简介:

郭静怡,硕士,桂林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环境设计。

黄智孟,桂林旅游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传统村落侗族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布面油画《侗族女孩》
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安全建设的新视角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方式初探
从“传统村落”项目申报看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文化旅游开发
贴近大地:侗族栖居之所的智慧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