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生成问题的应急处理与反思

2022-05-30于蕾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学反思

于蕾

摘 要:课堂突发性问题,大多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课堂组织管理,主要体现在课堂纪律上;其二是知识教授过程,学生针对教师的讲解适时地提出自己的疑问,而这些问题又恰恰是在教师预设问题之外的。这两个方面,考验教师组织教学应急能力的同时,也是对教师研究教材以及知识储备的一大挑战。一堂精彩的课,其魅力的升华展现,往往体现在对课堂生成问题的处理中。

关键词:课堂突发问题;教学反思;课堂组织管理;知识传授过程

抱着书本踏进教室,映入我眼帘的景象可以用八个字形容:“鸡飞狗跳、人仰马翻。”学生们完全沉浸在课下玩闹的兴奋中。那种投入,即便是上课铃声响彻整个教学楼,也没有让他们立即安静下来。

好心情一扫而光。我皱紧眉头,生气地吼了一句:“上课!”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声是没了,学生们的表情却依旧丰富多彩:面带微笑,嘴角微撇,彼此之间小眼神“顾盼生辉”,小手在桌子下面摆着各种只有他们才懂的姿势,“地下活动”依然猖獗。

这哪里是上课的状态,我心里憋着火,真想一走了之。可想想还要赶课,于是又强压火气,继续上课。那堂课,我要讲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五课《做守法公民,法不可违》。我带着火气上课,情绪不佳,导致课前预设的很多环节匆匆而过,很快就迎来本课最后一个重点问题“遇到非正义行为应该怎样做”。 讲解这个知识点时,我设问“我们周边可有违法行为?举例子說说”。我想根据预设的情景,让学生回答应对这些行为的方法。这一环节,学生比较感兴趣,学生们都在跟着我的思路走,课堂气氛也随之缓和。但是,在举例解决问题环节,却因一个学生故意的恶作剧,让稍有起色的一堂课完全崩盘。针对学生列举学校周边有“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的学生要钱这一违法行为”,我直接设问“假如我们遇到此类问题,应该如何帮助低年级学生?”话音刚落,课堂上就冒出了一句“和高年级学生一起要”,全班哄堂大笑。学生们肆意的哄笑声,终于让我强压的火气找到突破口,我将课本狠狠地摔在讲台上,巨大的声响,让全班彻底安静了。“你们这是上课吗?”面对看笑话的一群学生,我歇斯底里地吼着,狠狠地发泄着自己的不满,然后抱起课本,摔门而出。尽管那个开玩笑的学生急忙追出教室,不停向我道歉,也没有让失去理智、异常愤怒的我回到教室重新上课。

很显然,这是一堂失败的课。我在怒气冲冲回到办公室的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抱怨这个班级的学生,把造成不良后果的原因归咎于他人,仿佛这样就能多一些心里安慰。但是冷静之后反思这堂课失败的原因,却不得不承认其根源在于我——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反思这堂失效课,我既没有应对好课堂组织教学的突发情况,也没有有效解决学生“恶作剧”后果,错失了很好的德育渗透机会。这种教学反思也对我今后的教学带来很多启发。

一、课堂组织管理

在课堂预设中,上课铃声之后我们走进课堂,迎接教师的应该是已经做好课前准备的学生:课本、练习本以及其他必要的辅助资料已经被准备好,学生们安静等候,或者是看书预习。但是,现实却大多并非如此,往往需要教师提前进入教室,组织学生做好必要课堂学习准备,这样大多可以避免上课铃声响后教室内依然乱作一团。

回想起这堂失效课的开端,在我怒吼之后,学生表面安静,但是彼此之间的小表情依然“丰富多彩”,就是因为我没有很好地调整对策,只是强压火气上课,被自己的情绪左右。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尝试采用以下三种小策略解决此类问题:

1.融入式

融入到学生的故事中,引导学生回归课堂。以这堂失效课为例,首先要调节自己的情绪,告诫自己他们只是一群学生,进而很自然地问问学生:“你们今天有什么开心的事情,老师能不能和你们一起分享?”然后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寻找与今天上课内容相联系的突破点,引导学生回到课堂学习,这是很好的课堂导入,运用到位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2.案例导入式

利用道德与法治课的优势,将与本课有关的案例、时政新闻讲给学生们听,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利用故事、案例导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也是很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同时让学生安静下来,跟着教师的思路走。

3.埋设悬念式

先告诉学生这一堂课的重要性,然后告诉学生:“如果这堂课大家学得好,并且能答出教师最后提出的问题,我就送你们一个小惊喜。”“小惊喜”可以是小的奖励、免一次作业,甚至是和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故事的机会。

这些小小的举措运用的时候都很简单,但是却可以有效避免本文案例中那种情况的发生。当然,课堂组织教学突发问题,不仅仅是课的开端,可以是课堂上的任何时间段,例如听讲走神、传纸条、打手势暗语,甚至是有的学生偷偷走出座位。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对的方式有很多,这其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讽刺挖苦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解决问题,是我在这件事后教学中一直秉持的原则。所以“眼神暗示、突然提问、默默走近犯错的学生轻轻抚摸……”这些都是我应对课堂组织教学突发问题采取的举措,收效不错,也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研究。

二、知识教授过程

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在于课堂的教授过程,为此教师们要在课前认真研究教材、充分地准备,预设出课堂教授过程中学生会提出的问题。但是百密往往也有一疏,有时候做了充足的准备,课堂上学生也会提出你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一些是对我们教学环节疏漏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有时候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很好的契机,如果能抓住并且处理好,那么这些突发问题的处理就会成为这堂课最大的亮点。

例如,让我摔门而出、失去理智的是一个学生的恶作剧“帮他抢劫”。这句话其实就是很好的一个教育契机,但是因为我情绪的失控,很遗憾地错失了。假如我当时能冷静一下,根据当时形势,借助这个学生的想法,在全班讲解一个此类法律案例,这堂课也会在不足中迎来一个小高潮。

后来,当我再到这个班级上课时,我以这个恶作剧学生的观点为导引,讲解了《今日说法》节目中的一个真实案例:“一名青少年,禁不住诱惑,协同他人抢劫,结果导致他的母亲受到刺激而精神失常,他的父亲不得不辞掉工作照顾他生病的母亲,原本和睦幸福的家庭就这样陷入了困境。因为案例的真实性,乱糟糟的课堂安静些,我继续设问:“导致这一悲剧的原因是什么?”那些上课调皮捣蛋的学生此时也格外认真,当案例引发了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思考,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下课之后,课堂上那个非常跳脱、愿意插话的学生,甚至还特意叫住我咨询一些与法律有关的问题,这对于培养他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也开了一个好头,多多少少弥补了那堂失效课的损失。

设计是艺术,提问是重点,引导是技巧,思考和内化就是成果。我们在教学中通过列举事例,预设问题,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设计走,大多数情况下会完成预设教学任务。教学质量的考究体现在我们授课过程中,学生对预设问题的回答,以及他们课堂练习准确率的反馈,都是他们思考和内化知识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适时抛出的疑问,也就生成了课堂教学中突发的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绝对不能抱着怕影响教学进度,或者不是自己预设的问题而回避的态度去解决,那样很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容易忽略学生们理解上存在的偏差。

当然,并不是所有突发课堂生成问题,都需要我们面面俱到,是否有解释探究的价值,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去研判,这是对我们课前能否研究吃透教材的一个考验,同时也需要教师们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广泛储备知识,这是应对课堂生成问题完美收官的前提。

总而言之,一堂高效的课,一定是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课,但是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却在于课堂的引导组织者——教师。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在吃透教材、备好学生的基础上,还要有引导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要有应对课堂突发性生成问题的能力。高效课堂是所有教师的追求,教会学生知识并学会运用所学分析解决问题,一直是我们教学的初心。在实践教学目标过程中,来自于组织教学和知识讲授过程中突发性生成的问题会一直考验着我们的教育教学能力,激励着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学习突破,这是高效课堂的要求,也是教学相长的体现。

见习编辑/张婷婷

猜你喜欢

教学反思
感受溶液“生长”的历程
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力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