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语文课堂的“动感地带”
2022-05-30房元品
房元品
在语文课堂上,是让学生一味地被教师“牵”着走,还是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学习形态,这个问题需要教师想清楚。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具有“全感官性”“非连续性”“强冲动性”等特点。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要遵循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把握儿童学习的特征,让学生的全部感官都能参与学习,使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动感地带”,这样,语文课堂才是鲜活的,灵动的。
一、以演代讲,理解文本内容
小学生喜欢“全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不妨把表演带入语文课堂,一改学生被动阅读的地位,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动手,主动参与阅读活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菩萨兵》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了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
师:当藏在山上的藏民看到部队在为他们种地时,他们是怎么想的,怎么說的?
生1:他们会想,这回我们搞弄错了,我们遇上的是一群好兵,是为我们着想的队伍呀!
生2:他们会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啊!”
生3:他们会说:“我们赶快回家吧!好好地招待这些菩萨一样的兵……”
师:大家说的都不错,请同学们来演一演,把藏民当时所想、所说、所做表演出来,演出他们的惊奇、欣喜和感激。我请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来表演,一个同学演放哨的藏民,其余3人演躲在山上的藏民。
四个学生上台表演,气氛非常热烈。
生1:(急急匆匆地走向同伴……)同胞们,我们全都搞错了,大家快出来看呀,这些兵在为我们种地,你们看,他们把我们的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我们的地整得平平展展,大家快回家吧!
生2:(走出来往下望去……)真的!我们这回遇上好兵了,咱老百姓这回有好日子过了。
生3、生4:(赶紧走出来)快,赶快回家吧,我们得好好地招待这些兵呀!
师:当他们见到朱总司令和战士时,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请你们接着表演。
生1:你们是菩萨派来的吧,我从来没见过像你们这样好的军队,快到屋里来坐一坐,喝口水,歇一歇。
生2:你们不但不拿我们的东西,还帮我们种地,太感谢你们了!这是我自己种的红枣,你们尝尝吧!
生3、生4:呜呜呜……(大声地哭了起来)
师:请大家评一评,他们演得怎么样?
生A:他们演得都很好,我有一点没有看懂,那就是他们怎么突然哭起来呢?
生3、生4:我们是感动得哭了。
生B:我认为感动得哭起来不应该大声地哭,而是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的样子。
生C:我觉得他们演得不错,把藏民的惊喜和感激之情都演出来了。我觉得还可以适当加一些动作表演……
在上述活动中,我让学生来演一演藏民当时的所想所言,深切地体会当时藏民们的心理、神态、语言,不知不觉化解了“菩萨兵”这一难点。特别是“你们是菩萨派来的吧”这一句符合人物特点的话,虽平常,却能看出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之深。
我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把他们对文本的理解与诠释,通过表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各种感官“动”起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
二、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活力
开展上述表演活动之后,我让学生评一评这几个学生表演得怎么样。在评的过程中,我再一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把对课文的理解引向更深的层次。在愉快的评议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及感悟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学生的学习还具有“表象学”的特点,形象思维占主导,缺少理性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看到文本背后本质的思想和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把握学生的疑难点,及时捕捉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进行讨论,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给课堂注入生机。
比如,在教《这条小鱼在乎》一课时,我创设情境,采取提问的策略,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课文中的小男孩面对沙滩上被冲上来的许多小鱼,他一条条地捡起来,扔回大海,小鱼那么多,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那他为什么还要那么做呢?“这条小鱼在乎,还有这条,这条……”小鱼们在乎的是什么?如果你此刻也走在这片沙滩上,看到那么多的小鱼,你会怎么做?课堂上,学生个个参与,人人有话可说,讨论得非常热烈。这样做,不仅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而且让全班学生都感受到要珍惜生命的道理。
三、多读多思,进入课堂“动感地带”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的个体学习是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合作学习可以发挥课堂教学的群体功效,为学生学习提供一定的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多读多思多听多说,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比如,在教学《冰花》一课时,我对冰花的形态没作一一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己通过读课文、看画面说特点,使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接下来,我问学生:“窗玻璃上的冰花仅仅就这么些吗?”“还有哪些形状的冰花呢?”然后,我放手让学生动手,通过画画、剪纸等形式创作冰花,并将冰花贴在窗上。最后,我让学生以“啊,冰花真美啊,像……像……”的句式进行口语训练。这样做,强化了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参与率,使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总之,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动起来”,更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