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城的故事
2022-05-30赵雁
赵雁
1970年4月24日,太空中響起《东方红》乐曲,并以20.009兆周的频率回荡在中国大地,那时我尚未出生。据说太空中第一颗“中国星”的喜讯传来,全国士气大振。
而“东方红一号”卫星升起的地方,就在我的出生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父母和周围人日后的讲述里,我得知在当年乃至未来很多年,那都算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在那一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晚上,参加火箭和卫星研制和发射的功臣被邀请登上天安门城楼,和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观看节日庆典。在那群功臣代表中,就有发射基地的代表。
发射基地地处西北大漠戈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它后来的名字,那是直到二十多年前才被世人所知的。在此前的几十年中,它是一个不会在地图上显示的秘密所在。内部人都习惯称呼它的代号“东风”。它远离城市,荒凉和封闭是东风人记忆中的关键词,神秘是它赋予世界的印象。
尽管在地理位置上远隔几千里,但在心理上,基地与北京密不可分。关于它们的关系,是一个个具象和抽象的所在:基地所有的行动指令都来自北京。来自北京的专线电话,从北京来视察的首长,来自北京的试验队,北京调配的物资……基地人的出差地点,“北京”是频率最高的。
基地的高光时刻也来自北京,某一天的新闻播报里:“X月X日,在我国西北某试验基地成功发射了XXX……”虽然只是一句话新闻,尽管中央广播电台的播音员语调平静,但这几个字就像锣鼓喧天的喜庆鼓点,为干燥到近乎暴烈的沙漠哗啦啦下了一场透雨般,鼓舞着这里的人们。他们的欢呼雀跃只能留给同伴,一旦走出基地,即便在听到旁人议论或看到报纸上的新闻时,他们也要像没事人一般,只能偷偷在心里乐开花,把腰杆挺一挺。
对基地的孩子们来说,这是自豪。尽管在外人眼中他们是一群封闭在艰苦的小世界近乎可怜的孩子们,但他们的心却很大。“北京”就像亲肤的所在,笼罩在他们身体四周。谁的爸爸妈妈没有到北京出过差?出差北京的叔叔阿姨都会责无旁贷地充当北京物资的运送者,带来孩子们渴望的新奇玩具书籍和漂亮衣衫。一旦有发射任务,基地都会迎来北京的试验队。北京来的粉丝、啤酒、虾片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品。童年时,一旦听见收音机里响起《我爱北京天安门》,总会情不自禁起舞,我将自编的舞蹈跳得像模像样,成为招待家中来客人时的保留节目。
若干年后,我来到北京航天城,并成为其中的一名工作人员。在一次次对历史的探访中,中国航天的巨幅画卷在心中一点点被临摹、填补、着色。
在今天的北京西三环外北洼路,与香格里拉酒店隔路相望,有一所大楼高启,设备先进的现代化医院——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北区)。在院门外伫立的我,脑子却在飞快脑补着六十五年前它的模样。
那时,它是原解放军第466医院所在地。然而,令很多人想象不到的是,这座外观平淡无奇的院落却成为中国航天的起源之地,也是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心中一方无可替代的圣地。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在中国大地回荡。百废待兴之下,建设一个国强民富崭新的国家,是每一个华夏儿女心之所向。此时,所有急待建设的项目可谓千头万绪,然而国防科学先进技术的发展规划却成为党中央决策的重要议题,火箭、导弹的研制被列入重中之重。
穿过时光隧道,一个沸腾的年代在我面前徐徐展开。创造的激情在得到最充分的释放后,从零起步的一切都以高速运转。
当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筹建时,办公地点还没有着落。于是位于北京海淀区北洼路的466医院被命令火速腾撤。一群神秘的人进驻了这所还弥漫着强烈消毒药水味道的医院,虽说多是军用野战简易房,但丝毫不妨碍一批从全国高校经过精挑细选的优秀学子在此齐聚,他们中有学数学的、机械的、化学的、内燃机的,甚至还有学纺织的,就是没有一个学习过火箭导弹理论的。
这一年秋阳正好的日子——10月8日,迎来了国防部五院成立仪式。院长就是中国唯一的火箭导弹专家钱学森,此时距离他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怀抱整整一年。
在一个简陋的大食堂充当的礼堂会场,前方三两张三屉桌权当主席台,底下样貌各异的条凳上端坐着参会的20多名技术专家、150多名大学生和研究院工作人员,新来的学生们带着崇敬打量着那些在书本和学界声名远扬的专家们——屠守锷、任新民、梁守槃、黄纬禄、庄逢甘……谁能想到,就在这个简朴到有些寒酸的地方,会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之地。
主持会议的是刚刚组建成立的航空工业委员会主任聂荣臻,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的第一任市长。他郑重宣布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正式成立:“在座的各位,从今天起,你们就是中国火箭导弹事业的元勋了!”
隔着时光,我依然能感受到聂帅的动情,和每一个人胸中升腾的豪气。掌声将会场的气氛推向高潮。而此时的他们别说火箭的基本概念,就是火箭的模样也没有人见过,他们更不会想到此生会和火箭导弹结缘,一干就是几十年。
研究院成立后,钱学森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火箭启蒙训练班。以火箭为攻克方向的年轻人的老师不仅有身边的大专家,还有来自全国的顶级教授,他们开设的课程独一无二。一个月后,十个专业方向的研究室成立,成为支撑未来中国航天的顶梁立柱,即将开启新的征程。
研制队伍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刚出校门不久的大中专毕业生,时势逼着他们必须迅速成材。而成材的唯一方法就是挤压一切时间来做一件事。
当时导弹的研制地点之一是在北京市西边距八宝山不远的永定路。为了不被卡脖子,早日拿出中国人自己的“争气弹”, 著名的“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的豪言壮语至今在航天人中流传。
永定路这家单位前身就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如今依旧是著名的航天单位。作为从神秘466发展壮大起来的血脉根系,几经变迁,如今它的职能已有了很大拓展。唯一不变的是航天人的初心。
我认识一个在院子里工作的女孩子,上班时她是严谨、雷厉风行的工程师,她可以为一个数据的跳变,铁面无情,毫无通融。也可以为一个传感器的失效,住进办公室,不眠不休,做拼命三郎。但业余时间,她是优雅时尚的潮人,朋友圈里令人眼花缭乱的尽是美食、美衣、美景等一切关于美好的展示。她对二院的历史,以及老一辈人的“流行语”熟悉而敬重,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的直白心语,在航天新时代也丝毫不失分量。
刚到北京航天城工作时,别人总会问,你去的是哪一个航天城?南苑的还是唐家岭的?
开始时,我总是很疑惑和咋舌,难道北京的航天城还不止一个?一番探究之下,原来北京具有“城”规模的航天城确有两个,分属京城一南一北,一个是历史传承,约定俗成。一个是后来新建,正式命名。一个是中国航天的发祥地,一个是中国航天的集成神经中枢,没有孰轻孰重,两个都是中国航天历史发展的代言之地。
在北京,说到南苑,说到东高地,就会想到航天,想到运载火箭。特定地理位置,蕴藏着卓著的功勋和辉煌的历史。
北京南中轴延长线的重要地标南苑,曾是元、明、清三朝的皇家狩猎场,是专供皇室、官员行猎和操兵习武的围场。清代诗人纳兰性德曾有诗《南海子》咏之,南海子正是南苑。作为北京历史上的最大湿地,优良的水文环境令植被茂盛,各种动物飞禽聚集。文人将它呈现的浓荫洒地、水光潋滟、鸟飞鹿栖的生态美景释为“南囿秋风”,荣登燕京十景之一。
到了近现代,南苑地区功能经历了重要转型。1913年,中国第一个机场落户南苑。1920年,第一条民用航线正式通航。这里开办了中国第一所航校,自行培养出150余名飞行员。这里开办的第一个飞机修理厂,不仅能维修,还会研制飞机。在中国的航空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受阅机群正是从南苑机场起飞的。
我猜想,就是因为南苑具有中国航空先行者奠定的基础和创造的基因,于是在这块沃土上开启中国航天征程就变得顺理成章。1957年11月,国防部五院决定在原有十个研究室的基础上组建两个分院。其中一分院即为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前身,是我国最大的导弹武器和运载火箭研究、设计和制造基地。
这里是挑战科技尖端前沿的战场,这里曾创造了许多震荡寰宇的中国奇迹,当第一次实战蹒跚起步,历经困难,却平地飞起了中国自行制造的第一枚导弹——“东风一号”,成为我国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第一枚运载火箭在太平洋海域驰骋,到今天,几十种型号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整齐列阵,有着高达300多次的成功率,成为中国航天通天之箭,它们佑护着一颗颗卫星、一艘艘飞船,一个个航天器飞上万里九天,星辰揽月,一次次的成功也让世界一次次重新评价中国。
对这方神奇的土地,我充满崇敬,不仅仅是因为它光芒夺目的骄人成绩,也不仅仅是航天同道的惺惺相惜,还有一层对故乡相依相存情感的追寻与召唤。是的,作为曾经出生和成长的地方,虽然离开了三十多年,日后也没有回归的机会,但东风基地被我视为第一故乡,情感上无可替代。而火箭出征太空之地正是在发射场。作家周肖在三十多年前以东风基地为背景,写过长篇小说《神箭故乡》,曾被我视为解读故乡的密码。因为只有当摁下发射场按钮,经历过烈火焚身的考验,将托举物送上预定位置,火箭才完成使命,而这一刻也是它终结生命的时刻,悲壮却似凤凰涅槃。火箭的品格正代表着航天人的精神品质。
我却仅仅去过一次火箭研究院,那是一次事先约定,时间颇为紧张的工作采访。对它的印象如同所有航天单位一样,充满神秘和森严的气息,让你不由自主约束一举一动,生怕越界。
那天的采访对象有院士,有型号火箭的总设计师,也有某一专业领域的负责人和一般科研人员。印象中,他们和所有航天人一样工作繁忙,他们都擅长时间规划,每日的计划如同程序设计一般没有一点儿含糊,所以不能有丁点儿无效采访去耽误宝贵时间。他们说话逻辑强,语言准确,对专业的表达总是多于对个人的表达,叙述也更流利。但面对无法拒绝和回避的涉及个人的提问,却表述简单,不讲故事,不会煽情。我想这一定是所有文字工作者颇为“头痛”的采访对象。
但恰恰在这一次采访,诞生了我致敬航天人的长篇小说的标题——《第四级火箭》。航天业内人士认为其非常贴切,有深意。没错,我写的就是在六十年时光隧道中,中国飞天基座上那些默默奉献的千万航天人。
这不能不说是与生注定的缘分。
如果说,地处京南的火箭研究院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中国飞天之路。如一架高速運转的孵化器,将一众航天精英播撒全国各地,将“两弹一星”精神和航天精神辐照神州大地。那京西北的北京航天城则是插上腾飞之翼的接力手,接过几代航天人用心血培育的航天精神之花,与火箭研究院强强联手,联袂成为今天航天强国的主力军、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在北京,人们熟知新技术革命在中关村造就了神话般的电子城。而前些年,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北京西北郊名叫唐家岭的地方有一座占地面积达3000亩的航天城。而随着近些年中国人一次次飞上太空;从月球背面第一次取回珍贵月壤,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完满收官;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中国 “祝融”火星车踏上新征程……一次次极目抒怀的成就,掀起了经久不息的航天热潮,北京航天城成为普通百姓心向往之的神秘所在,知道它的人越来越多,但能一睹真容的却不多。
沿北清路一路向西,南侧拐弯进入友谊路,入口立有一标志性雕塑,上书:北京航天城。
在百度搜索到一段关于它的表述,大致说明了它的状况。“北京航天城,世界三大航天员中心之一的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所在地,也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所在地,位于北京西北郊,是中国第一个也是世界第三个具有透明控制能力、可视化测控支持能力、高精度实时定轨能力、高速数据处理能力、自动化计划生成能力和清晰图像传输能力的现代化飞控中心。”
航天城在日益逼仄的城市中,抛开职业赋予的庄严肃穆神秘的隔离感,还是一个远离喧嚣的清幽去处,有着独特的气韵,四季的色调鲜明。春天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是清新的橙粉色;夏天,清水依傍,绿地莹莹,粉荷初绽,是蓬勃的青绿色;收获的秋天,经历红叶的绚烂,再归于宁静的温厚,伴着秋日暖阳,和这个季节独有的蓝色净空,便是温暖的金黄色;而冬季,清冽的风顺着整齐划一的建筑,宽阔的马路飘过,伴随着鼓舞人心的航天誓言警句,以及忙碌有序却始终沉静的科研工作者,一切现出本质,便是沉静的深蓝,那是深邃的太空色彩。
它是中国航天的心脏位置,也是我工作的地方。
这里之前是一大片庄稼地,1996年,现代化的试验厂房拔地而起,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科研人员在这里敲下了第一行代码,航天器的研制,航天员的选拔、训练,以及与航天员相关的各种医学和工程技术研究和实验等等,都超常规地高效运转起来。
把几个关系紧密的航天机构建在一起,对航天这样庞大的工程,便于全系统整合,组织管理和技术协调,是富有创造性的建设思路。
而在我眼中,北京航天城就像缩小版的东风航天城,它们都远离城市喧嚣,偏僻静谧,封闭和高远。因航天城与主城区相隔遥远,在航天城工作生活的人,一说到北京市区,总以“进城”“去市里”表明与日常的差别。
航天城是每次航天任务的神经中枢,虽说经历了多次航天任务,但我还是被航天人的沉静所折服。
每临大事有静气。每次发射任务前,外人丝毫感受不到大战来临前的紧张和忙乱。而每一次任务成功,片刻的喧嚣过后,旋即就回复平静。
经历多了,我就知道,这种静是平和心态、良好状态,是自信坚强的表现,是胜利成功的希望。这种静是靠一次次艰苦的科研攻关磨砺出来的,是靠一件件合格的产品成功试验铺就出来的,是靠一遍遍枯燥的数据判读比对出来的,是靠航天人追求卓越默默奉献干出来的。
如果说,从前只是对航天的远观,受到火箭烈焰喷射的微幅振动。此时,我是真正置身其中。“航天”依旧生冷枯燥,紧张烦琐,过程并不美好。我还知道,卸下神秘的光环,无数的煎熬和等待才能换回一次局部小成功,若干局部微小成功,紧密连接,环环相扣,才有整个系统的成功。每个岗位都是咬合紧密齿轮上的小小锯齿,容不得你有一点出离跑偏、懈怠停滞。
也因此,每一次成功,带给我的都是火箭升腾带来的地动山摇的震撼。
在航天城里,有名满天下的航天英雄,有运筹帷幄的总设计师,但更多的是虽名不见经传却同样卓越非凡的普通科技工作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无限挤压属于自己的时间、体力和脑力,与时间赛跑,与世界赛跑。他们毫无吝啬地牺牲和奉献,只为能亲身参与和见证这项国家伟业,他们一点点描绘出中国人的太空蓝图,将不可能变为可能,把不敢想变为现实,在他们笔下的图景变得愈来愈生动、清晰和饱满,他们就会格外珍惜此生的幸运。
在庞大的系统工程中,他们只是微小的分子。他们更是人类探索太空的先锋。他们并非圣人也非铁人,只是从来没有丢掉过梦想。
关于太空的梦想也感染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
今天的北京,航天似乎已成为朝阳产业,正在打造“南箭北星”的卫星网络产业布局,形成有规划、有规模的产业基地与创新中心,辐射引领着北京海淀區、丰台区、大兴区、经开区建设。民营商业航天走上舞台,渐成气候。中国民营商业火箭、民营商业卫星相继诞生并走向成熟。
在这风云际会的时代,我希望有新的航天城加入,也期盼更多的人来到航天城,沿着太空飞行的轨迹去想象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