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颗钉子

2022-05-30绿海

少男少女·校园 2022年8期
关键词:力帆小山英语老师

1

古耳实在是忍不住了。

他脸色发青,连着太阳窝的几条筋抽动着,起伏的胸脯里有一腔怒火在熊熊燃烧着。

跟他的怒火相感应的,是这里的空气。虽然地处偏僻山区,可已经好久没下雨了,空气中飘荡着燥热的气息。

今天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他经过办公室的时候,里面没人,他发现办公桌上几叠作业本的旁边卧着一颗图钉,好像是由于墙上的地图松动掉落的。他顺手捡起了那颗钉,要用它来发泄胸中的怒火。

“太窝囊了!”古耳跑到停车棚。说是停车棚,其实是利用学校后边厨房旁的一片空地,连着搭的一个竹棚,竹棚的一角堆放着晒干劈开的树枝枯竹。这里的村民多用干枯的枝叶做燃料烧水煮饭,住校的老师也这样节省燃料费。古耳走近一辆有点锈迹的力帆摩托车旁边,瞧了一眼车后座上绑着的一个鼓鼓的购物袋,朝着后轮胎狠狠踢了一脚,他要把胸中的怒火喷射到轮胎上,“等放学的时候,让他见识一下厉害!”

马上就要见识到古耳“厉害”的人是这学期刚来坑寮学校支教的段老师。

学期初,爷爷牵着古耳到学校报名,顺便和新来的班主任段老师聊了一会。坑寮学校由于偏僻落后,师资较为紧缺,县城的老师大多不愿来这里任教,即使带着“镀金”的目的勉强来支教,待不了一年也会想尽办法回去。每当换新的班主任,爷爷都会亲自来会一下面,这是古耳在外地打工的爹特意交代的,爹这一代吃了教育的亏,打工的辛苦让他深深明白“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开学前,专门寄来一点意思,叮嘱爷爷一定要向新班主任老师意思意思。

临走时,爷爷紧握着段老师的手:“他娘走得早,这娃心地倒还不坏,就是性格有点像他爹,犟得很呐!请老师费心了。”

回家的路上,古耳听爷爷说段老师是新来支教的老师,心里起初有点高兴。上学年的班主任就是一位支教的英语老师,那位老师因为这里偏僻落后,没有住校。因这里山高皇帝远,英语老师便每天晚到早归。他的课多安排在早上,上完课处理完一些杂务就走了,也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这一年是古耳最为自由的一年。

英语老师高大白胖,留着一头富有质感的蘑菇状短发,戴着黑框眼镜,真酷。就在这一年,古耳也剪了蘑菇头,缠着爷爷买来了黑框眼镜,他要模仿英语老师的“酷”。据班里消息最灵通的二狗子说,英语老师住在县城,妻子在银行上班,他是为了评职称才到这所学校支教的。在古耳看来,英语老师待他不错,让他传递班级的“情报”,甚至还打了一把办公室的钥匙交给他。古耳中午在校寄餐,午餐后常借口到英语老师的办公室里拉上窗帘关上门,吃零食,睡大觉。而古耳自己感到最激动的是——他“谈恋爱”了。

古耳心中的“恋爱”,其实是他暗恋同班最“蔻”的女生刘菲菲。“蔻”是古耳专门针对刘菲菲这位女生的特点找来的一个词。据说来源于本地的常绿草本植物豆蔻,在古耳这类男生心目中含有“漂亮、性感、智慧”的“豆蔻年华”之意。之所以对刘菲菲充满好感,是因为他最忌别人叫他“古耳”。这个绰号,这可是触到了他的痛处啊。他的真名叫刘小山。因为耳朵比较大,平时性格有点古怪。自从有一次老师讲三国故事的时候说到刘备的耳朵特别大,下课后就有同学叫了他“古耳”,于是这个绰号就传开了。尽管他不愿意,可他成绩不好,一身坏习气,时常跟老师作对,早就被一些人视为“眼中钉”。加之班里的习惯就那样,都喜欢称外号,他也没办法。而全班只有刘菲菲从来没有叫过这个外号。当然,古耳用这个词形容刘菲菲,更多的原因是它与“酷”的读音有点接近。自从剪了蘑菇头,戴上黑框眼镜之后,他就认为自己很“酷”。可刘菲菲却一直“埋头苦读”,对此并不理会。只是有两三次在放学路上被古耳连堵带哄地带到村里的小卖部嗑嗑瓜子、喝喝饮料。作为回报,刘菲菲也帮古耳抄了几次作业。而古耳潜意识里,这俩字却如天生一对,不仅都含有相同的声母“k”,还含有相同的韵母“u”,甚至连声调也一样。这不是上天的安排是什么?所以,按照这一逻辑,他古耳当然是配“蔻”的“酷”了!

可是,随着英语老师的回城,随着段老师到来后的新举措,什么“蔻”和“酷”都烟消云散了。

2

很快,古耳对段老师和新举措就产生了抵触。他认为,这位教语文的段老师与英语老师品位相差那可不是一般的大。首先,英语老师约莫三十来岁,高大白胖,浑身洋溢着洋气;而语文老师又黑又瘦又矮,一身服饰加起来,还远远顶不上英语老师的一双“耐克”,一看就是一只四十多岁的“土鳖子”。其次,同样是到校报到,“卡罗拉”就要甩“力帆”幾条街。况且,人家“力帆”摩托后车架上驭的,净是便宜的旧书,还用帆布包得紧紧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载着什么贵重的东西,真虚伪。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位段老师居然穷到要寄住在学校原来英语老师的那个办公室里。

最先知道这一消息的是二狗子,他是从他爸爸与校长的交谈中偷听到的。古耳知道好日子到头了,那个办公室,他的乐园,很快就变成了这矮个子老师中午和晚上睡觉的地方。而段老师接下来的一连串动作,更是使古耳恨得牙痒痒的。

班级举行了班干部自荐竞选活动,他暗恋的刘菲菲被选为班长。没想到的是,刘菲菲的新班委会一成立,马上发布什么《班级学生一日常规》《班级学生奖惩制度》,而且招招“致命”。什么不能迟到早退缺课,不能乱扔乱丢乱吃,不能上课瞌睡游戏,这摆明了就是专门针对古耳这一类学生嘛!

接着就是谈话和家访电访。原来班里几个“刺头”,都由于家长被约谈而把“刺”收敛起来了。今天下午,听说爷爷也被约到学校交流谈话,真是可气。

还是二狗子机灵,也不知他从哪得到的消息,这位段老师也来自县城,不过妻子是在县城打工。据说今年本来轮不到他支教,可能因为没啥关系,被“优先”来到这里啦。活该,这样的人就该到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待一辈子。

可是自从刘菲菲被那个可恶的班主任叫去谈话之后,不但不再帮古耳抄作业,而且执行纪律翻脸不认人。古耳因为迟到和拖欠作业被点名批评,还要洗厕所,他颜面何在啊!这“蔻”与“酷”之间相同的“K”和“U”都不见了,只剩下不同的“O”,这姓段的就是该死的“O”啊!

“这家伙,处处跟俺作对,真把俺当病猫了。”古耳把拳砸在车后座那个鼓鼓的袋上。刚才踢了轮胎,脚有点疼,肚子似乎也饿了。他转身望向稍远处的厨房,走进一看,柴火灶中正塞满木柴条,好像正要开始煮晚饭。他想起段老师是要吃完晚饭才回家的,突然,他把正燃着的木柴条从灶中抽了出来,在地上狠狠敲了几下,看着火熄灭下去,“哼,今晚让你尝尝吃西北风的滋味!”他边说边用脚把这些还冒着烟的木柴条踢得远远的。他重新来到力帆旁边,看了看另一只手里的图钉,他知道,这力帆就是段老师的坐骑,“等下看你怎么回家?”古耳又把摩托旁的木柴条踢开,烟在空中划出漂亮弧线的同时,手中那颗图钉尖尖的一头已经把身旁的轮胎压出了嘶嘶的声音。随着车身慢慢变矮,古耳把钉子用力拔出,扔得远远的。

终于出了一口恶气!想着放学时间快到了,古耳站了起来,咦!刚才砸袋的手也有点疼了,里面究竟装着什么玩意?他用力扯断绑袋的绳子,再从中抖出一叠书,掉落的书里有一本蓝皮封面的旧本子特别显眼。里面是不是藏着姓段的什么秘密?放学铃声响了,古耳抓起旧本子,一溜烟跑出了校门,跑的时候,他似乎闻到了一股焦味。

3

古耳一口气跑到了小卖部。从学校到县城,一般都要经过小卖部。按他观察到的一般规律,每周五下午放学后,段老师都会骑着力帆回家。等会他要看着那个黑瘦的矮个“土鳖子”吃力地推着力帆经过这里,让他接受自己边嗑瓜子边喝饮料边呵呵大笑的“检阅”。

好像还有时间,古耳翻开了那个本子。

里面肯定是“土鳖子”的日记。

有好几页,古耳的目光被吸引住了,啊不!他有点惊讶!

这几页写的,净是全班三十多位同学的个人分析。

这家伙,来了还不到两个月,居然已经为全班三十多人建了个人档案。

很快,他翻到了自己的那一页:

“刘小山,男,14岁,处于叛逆期,母亲因病早亡,父亲在省城打工,家中只有爷爷。”

别的不说,“刘小山”这三个字一映入眼帘,他就仿佛听到母亲在世时的呼唤。小的时候,他常常因为贪玩忘记回家,每当此时,母亲常会沿着山路大声呼唤:“小山啊,回家吃饭啦!”每次玩得又累又饿时,听到“小山”的呼唤声,回到家就能吃到香喷喷的饭菜,这是多亲切的声音啊!可是三年前,母亲不幸走了,他再也听不到这样亲切的呼唤了。刘小山这个称呼,似乎拉近了他和老师的距离。

“八月三十日,小山爷爷来访,特别交代要照顾好小山,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呐!(附记:小山父亲托小山爺爷送来一个红包,共80元,小山爷爷死活不愿收回,心意收下了,钱已转为代缴小山的午餐费)……”

怪不得这个月还没有人催我交餐费,往时,都是月初就交餐费,还以为今年学校有新的举措呢。他想着,没想到,这位段老师,还是这样的人!

“刘小山似乎对‘古耳这个绰号极其反感,班里的这股‘歪风,应该刹一刹了。”

古耳的鼻翼有点酸:“这位段老师,怎么知道我心里的真实想法?我刚才的做法是不是过分了?错了?”

突然,燥热的街上热闹起来,远处腾起了一股烟,“不好,学校起火了!”人群中有人大声疾呼。许多人纷纷往学校方向跑。“坏了!爷爷!老师!”古耳一跃而起,也跟着众人跑向学校。

校门口,校长和老师们气喘吁吁地疏导着出校的学生,拦着要进校的群众,“是厨房柴堆失火,幸亏段老师发现得早,火已经扑灭了!”

只见段老师从校门出来,浑身湿透了,原来黑瘦的脸被烟熏得更黑了,一只手抓着那辆力帆的手捏柄,另一只手扶着一位老人的腰,吃力地向村卫生室的方向前行,后面还有一位不知名的老师在帮忙向前推着。古耳再仔细一瞧,车后座上坐的就是爷爷。爷爷两只手并拢在身后,紧紧地抓着后车架,一边把那只缠着纱布的赤脚往上缩,一边用骂声回应着大家的关切:“兔崽子的,哪个捣蛋娃娃?钉子要放对地方,不能乱扔……”

望着那个矮矮的湿透的瘦弱背影,望着那个瘪了气的车胎旁缠着纱布的爷爷的脚,古耳感到鼻翼酸酸的,眼角湿润起来……

作者简介

绿海,原名陈延伟,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2012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农村中学优秀语文教师”(2004年);多篇论文获全国一等奖、省级一等奖,在《语言文字报》《少男少女》等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多篇作品。现任教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揭阳真理中学。

猜你喜欢

力帆小山英语老师
英语老师必须跨越的一座大山
小山小水
《寻找獾小山》围炉点评
寻找獾小山
李小山:艺术害苦了多少人?
力帆向两大方向突围
力帆新能源产品线全面转型
第一次见英语老师
力帆老兵的新乐途
我的英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