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宏宇&《一点就到家》再接再厉 平稳改道

2022-05-30小黛

中国银幕 2022年8期
关键词:处女作陈可辛励志

处女作:2017年《喜欢你》(票房:2.1亿;豆瓣评分:6.7分)

第二部:2020年《一点就到家》(票房:3.12亿;豆瓣评分:6.5分)

待     映:《一点就到家2》《滚去上学》

2017年,青年剪辑师许宏宇因一部典型的“神经喜剧”《喜欢你》(神经喜剧:好莱坞黄金时代的一种爱情喜剧,类型代表包括《一夜风流》《街角商店》)而被大众熟知,这部讲述一个随性厨师与一位刻板食客发生不可思议爱情的“俗套”故事,因其梦幻的色泽、轻盈的笔触,在市场上激起不可思议的反响,三天票房轻松破亿,成为当年当之无愧的类型黑马。

导演许宏宇虽然首执导筒,但在此之前,已作为剪辑与监制陈可辛、许月珍等人共同工作超十二年,因而处女作的爆红于业内而言,其实属于意料之内的厚积薄发,但这究竟是一次浅尝辄止还是坚定改道?撤掉单一、清晰的类型支撑,他的导演功力还能否正常发挥出来?2020年,导演许宏宇再度用自己杂糅了更多元素,且不失风格的主旋律题材青春励志片《一点就到家》,回应了观众与业界的质疑与期待。

第二部票房从2.1亿升至3.12亿,豆瓣评分与前作基本持平,许宏宇的再发力举重若轻地证明,在他手中跃起“黑马”这件事,并非源自幸运,而是才能。

第二部

讲一个更“大”的故事

那些年,当其他新导演纷纷以剑走偏锋和极致的风格化为“矛”,在人才济济的电影界凭新奇引起一阵关注时,向来给人以温和、清新印象的许宏宇,却选择举起传统的爱情喜剧之“盾”,不顾大众化、程式化等忧虑,在这片他人眼中早已过度开垦的类型土地上,培育出了刻有自己姓名的小而美的处女作之花——《喜欢你》。2017年的处女作,无疑为他吸引到不少诉求基础的传统受众的喜爱,不过在此基础上,如果“第二部”继续想在“冷饭”中炒出更多层次的滋味,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当他对第二部寻寻觅觅时,2020年初,一个电影大纲递到他面前,邀请他加入项目的是监制陈可辛和编剧张冀,面对这个“青年返乡创业”题材加“偏远山村电商兴起”桥段从许宏宇的个人经验出发,很难产生共鸣点。但换个角度,这部与处女作的简单、清晰逆向而驰的现实、复杂的作品,作为一鸣惊人后的第二部,恰是印证实力的不二之选。“影片并非是传统概念里,站在较高视角的主旋律作品,而是具有一定的突破与创新性,凸显年轻人力量的电影。我认为的主旋律题材,是讲我们中国人的信仰、情感、和一些特有的人文关怀,它也可以青春励志,充满趣味性,饱含更多‘花样。”

于是许宏宇怀着兴许可以玩出些“花样”的心态,加人到《一点就到家》的项目中,在这个稳扎稳打的现实题材里,他不断尝试找到一种更贴近年轻人、有网感、有点调皮的方式,把这个大众既定认知中的主旋律故事,尽最大可能,翻出一些新鲜的包袱来。比如谭卓亮相的一场戏,当时大家正在走戏,谭卓踩着高跟鞋下来,他瞬间注意到泥土上被踩出的一个个离奇的“弹孔”,于是他为此段特别添加了这个特写,轻松幽默地暗示着这个角色高管身份与踏实乡村的格格不人。

在细节之外,关于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设计,许宏宇也有意结合当前年轻人的三大症候群:彭昱畅饰演的彭秀兵日日做梦“起飞”,代表着白日梦;尹昉饰演的李邵群所有东西都要极致,是某种强迫症;而刘昊然饰演的魏晋北则不断遭遇情绪过山车,对应着抑郁症。

相较处女作,许宏宇看似借《一点就到家》,有意在讲一个更“大”的故事,实则剥开时代背景、电商话题、升级制作的表面之“大”,在故事的内核上,他依然把它回扣到了自己一以贯之的“小”主旨上,它不要做年轻版的《中国合伙人》,而是立意于三个青年回归自我走出困惑的一小段心路历程。

左手现实 右手幻想

借助如此主流的“第二部”,许宏宇足以印证身为新导演,自己拥有驾驭更复杂类型、更现实故事的能力,但他并不满足,在第二部中,还不忘把那根染有个人风格的风筝之线留在了自己的手里,即对梦幻的、超现实桥段的合理插人,以渲染全片亦真亦幻的俏皮风格。

在《喜欢你》中,他特别设计了因河豚中毒,引发的一场将二人距离拉近的小小冒險,陈绮贞清澈的声音中,周冬雨与金城武撑伞坐在公交车上,感受着窗外的水管在开花,身下的椅子在异乡,树叶仿佛也有了翅膀,多年后,走入漫山谝野满目皆绿的《一点就到家》,他同样为渴望站在风口起飞的彭秀兵设计了一只头脑中的“小黑猪”,每每需要,便陪伴在他身边,而一只来自普洱的飞舞的虫子,则成为了魏晋北返回云南继续创业的无厘头契机。

在许宏宇心中,这份愿意幻想、片刻返还童真的设计,无论与处女作的爱情氛围,还是第二部的励志场合,都十分贴切,“幻想来自一种不受约束的开放状态。和团队合作时,给别人空间的时候自己也会有空间”,这是他从一路陪伴身后的监制陈可辛导演身上学习到的珍贵东西。

下一部

步入正轨 规律出片

2020年,在黑马之作《喜欢你》后,许宏宇借“第二部”守住了专属个人的现实与超现实交融的风格,同时面对“主旋律题材青春励志片”这份订单,完成了一次兼顾可看性与思考性的全面升级。记得拍第一部电影时,监制陈可辛还会常常出现在片场,为帮助许宏宇安心创作;而到拍摄第二部时,虽然陈可辛依然担任着保驾护航的某种功能,但过程中,他没有再去现场,这是一次导师对学生有意的“放手”,同样也是青年导演许宏宇在团队瞩目中的迅速成长。他与类型的精彩碰撞不再是意外,而是众所周知源自他的擅长领域。

与不少新导演随性而至的创作节奏不同,目前步入商业片正轨的许宏宇,未来已有两部新作计划公布,预计2023年上映的《一点就到家2》和可能2025年会上映的《滚去上学》,想必“第二部”后,他对尚未涉足的新鲜题材可以燃起更大的勇气,“以前我不敢换题材因为我没有找到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其实不论什么类型,都要找到一种状态核心,我现在找到了”。(文 小黛)

猜你喜欢

处女作陈可辛励志
陈可辛不再执导《酱园弄杀夫案》
王啸坤“处女作”导后感
金城武手捧剧本羡慕嫉妒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Viktor&Rolf推出导演“处女作”短片
“差钱”也演“励志”剧
跨越与融合,离散与回归——陈可辛“北漂”十年的文化审视和空间位移
励志之情对里隐 嵌名之趣联中生
说处女作